一种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97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其机架首端设置放料平台和两根长进料管,长进料管衔接喇叭口,喇叭口设置进草齿轮,两个进草齿轮的后方三方锥体和斜齿传动桨,三方锥体的大端内设置内圈齿轮,内圈齿轮与两个进草齿轮相啮合,斜齿传动桨的一端设置多个桨片,另一端设置斜齿轮,多个桨片与三方锥体形成拨动连接,传动轴的一端固套主齿轮,另一端固套副齿轮,主齿轮与斜齿轮相啮合,两根捻绳旋转杆的两端部均通过成对的大齿轮啮合连接,其一大齿轮与副齿轮相啮合,绕绳器包括两侧的齿轮挡盘和中间的缠绳锥管,齿轮挡盘与大齿轮之间通过小齿轮组形成啮合传动连接,转动框固设大轮盘,电机驱动小带轮,小带轮与大轮盘传动带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制绳系统,特别是一种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
技术介绍
在当今国内贻贝养殖过程中,贻贝通过育苗后通常会系挂在水中主绳上,其进行采摘的操作过程繁琐费时,很难有工作效率,并且很难做到采摘干净,导致贻贝上携带的污物比较多,影响下一步加工工作,另外绳体与污物也会对环境形成新的污染。若采用草绳材料进行贻贝养殖,根据稻草自溶降解特性及贻贝生物多样性原理,将贻贝串配合贻贝搓洗机进行直接收获搓洗加工,由此达到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主题。由此创造出草绳制造设备便成为贻贝环保养殖的首要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单一动力源,通过多道传动结构划分为二股传动力,实现自动化捻绳的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首端设置放料平台,所述放料平台上设置两根长进料管,所述长进料管的出料口衔接可自转的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出料口处设置进草齿轮,两个进草齿轮呈聚拢设置,两个进草齿轮的后方设置转体传动组件,所述转体传动组件包括三方锥体和斜齿传动桨,所述三方锥体为具有多窗口的锥形架,所述锥形架的大端内设置内圈齿轮,所述内圈齿轮与两个进草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斜齿传动桨具有中空通道,所述斜齿传动桨的一端均匀设置多个桨片,另一端设置斜齿轮,所述多个桨片一一对应插入所述三方锥体的多个窗口形成拨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转动框,所述转动框的一端通过轴承铰接在所述机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斜齿轮的端头相固连,所述转动框上铰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套主齿轮,另一端固套副齿轮,所述主齿轮与所述斜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框上还铰接一对捻绳旋转杆,两根所述捻绳旋转杆之间为捻绳缝隙,两根捻绳旋转杆的两端部均通过成对的大齿轮啮合连接,其一大齿轮与所述副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框上还铰接绕绳器,所述绕绳器包括两侧的齿轮挡盘和中间的缠绳锥管,所述齿轮挡盘与所述大齿轮之间通过小齿轮组形成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框的尾端还固设大轮盘,所述大轮盘的中心为出绳通孔,所述机架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固连小带轮,所述小带轮与所述大轮盘通过传动带连接。本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的运作方式为,启动电机驱动小带轮转动,通过传动带带动大轮盘转动,以使整体转动框同步自转,进一步带动斜齿传动桨转动,斜齿传动桨首端的多个桨片在转动时,拨动三方锥体自转,三方锥体通过齿啮合带动两个进草齿轮定向转动。斜齿传动桨的斜齿轮转动,通过啮合带动主齿轮转动,因为同轴故副齿轮同步转动,副齿轮通过啮合连接带动一对捻绳旋转杆自转,捻绳旋转杆转动后通过大齿轮与小齿轮组的啮合传动,进一步带动绕绳器自转。本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的制绳方法包括两种,第一种为,将草料放置在放料平台上,分成两小股分别穿入两根长进料管中,小股草绳进一步进入喇叭口中,在进草齿轮的旋转力及固定管壁作用下进行预搓,伸出进草齿轮后两小股草绳合成一大股草绳进入斜齿传动桨的中空通道中,由斜齿传动桨出来进入两根捻绳旋转杆之间的捻绳缝隙,由于一对捻绳旋转杆在转动框带动下持续旋转,利用该旋转力将两小股草绳拧成一股大草绳,一对捻绳旋转杆的作用主要是压绳紧固作用,提高绳的抗拉强度等,捻绳完成后,大股草绳的端头被卡接在缠绳锥管上,齿轮挡盘在啮合传动下带动整体绕绳器自转,以实现对大股草绳的卷绕。第二种为,捻绳完成后,大股草绳不进入绕绳器,直接越过绕绳器穿入大轮盘的出绳通孔,以进入下一加工工序。第二种为直接穿入法,也是主要应用的方法。在上述的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中,所述进草齿轮的中管内壁上攻设螺纹。在进草齿轮的旋转带动下,利用内壁螺纹可使通过它的稻草变成螺旋状。在上述的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中,所述绕绳器的中轴一端穿出所述转动框后由销钉形成限位卡接;所述绕绳器的中轴另一端穿出所述转动框后固连一装卸手柄。当绕绳器上的草绳缠满后,拔出销钉,从装卸手柄将整体绕绳器由转动框上卸除,以更换新的缠绳锥管。在上述的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中,所述小齿轮组包括若干个依次啮合的小齿轮,位于末位的小齿轮的转轴贯穿所述转动框后固套执行齿轮,所述执行齿轮与所述齿轮挡盘相啮合连接。在上述的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中,所述机架上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由上座和下座拼合组成,所述喇叭口外周套设轴承,该轴承固装在所述固定座中。在上述的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中,所述机架上设置固定架,所述斜齿传动桨外周套设轴承,该轴承固装在所述固定架中。在上述的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中,所述长进料管为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大口朝向所述放料平台,小口延伸衔接所述喇叭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本编绳设备整体构造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细化进料、制绳等工序,将工序整体连接起来,实现草绳产品的制绳成型生产作业。3、工序统一生产加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料平台;2、长进料管;3、喇叭口;4、进草齿轮;5、三方锥体;6、桨片;7、斜齿轮;8、转动框;9、主齿轮;10、副齿轮;11、捻绳旋转杆;12、大齿轮;13、小齿轮;14、执行齿轮;15、齿轮挡盘;16、缠绳锥管;17、销钉;18、装卸手柄;19、大轮盘;20、传动带;21、小带轮;22、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包括机架,机架的首端设置放料平台1,放料平台1上设置两根长进料管2,长进料管2的出料口衔接可自转的喇叭口3,喇叭口3的出料口处设置进草齿轮4,两个进草齿轮4呈聚拢设置,两个进草齿轮4的后方设置转体传动组件,转体传动组件包括三方锥体5和斜齿传动桨,三方锥体5为具有多窗口的锥形架,锥形架的大端内设置内圈齿轮,内圈齿轮与两个进草齿轮4相啮合连接,斜齿传动桨具有中空通道,斜齿传动桨的一端均匀设置多个桨片6,另一端设置斜齿轮7,多个桨片6一一对应插入三方锥体5的多个窗口形成拨动连接,机架上还设置转动框8,转动框8的一端通过轴承铰接在机架上,另一端与斜齿轮7的端头相固连,转动框8上铰接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固套主齿轮9,另一端固套副齿轮10,主齿轮9与斜齿轮7相啮合,转动框8上还铰接一对捻绳旋转杆11,两根捻绳旋转杆11之间为捻绳缝隙,两根捻绳旋转杆11的两端部均通过成对的大齿轮12啮合连接,其一大齿轮12与副齿轮10相啮合,转动框8上还铰接绕绳器,绕绳器包括两侧的齿轮挡盘15和中间的缠绳锥管16,齿轮挡盘15与大齿轮12之间通过小齿轮组形成啮合传动连接,转动框8的尾端还固设大轮盘19,大轮盘19的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首端设置放料平台,所述放料平台上设置两根长进料管,所述长进料管的出料口衔接可自转的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出料口处设置进草齿轮,两个进草齿轮呈聚拢设置,两个进草齿轮的后方设置转体传动组件,所述转体传动组件包括三方锥体和斜齿传动桨,所述三方锥体为具有多窗口的锥形架,所述锥形架的大端内设置内圈齿轮,所述内圈齿轮与两个进草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斜齿传动桨具有中空通道,所述斜齿传动桨的一端均匀设置多个桨片,另一端设置斜齿轮,所述多个桨片一一对应插入所述三方锥体的多个窗口形成拨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转动框,所述转动框的一端通过轴承铰接在所述机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斜齿轮的端头相固连,所述转动框上铰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套主齿轮,另一端固套副齿轮,所述主齿轮与所述斜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框上还铰接一对捻绳旋转杆,两根所述捻绳旋转杆之间为捻绳缝隙,两根捻绳旋转杆的两端部均通过成对的大齿轮啮合连接,其一大齿轮与所述副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框上还铰接绕绳器,所述绕绳器包括两侧的齿轮挡盘和中间的缠绳锥管,所述齿轮挡盘与所述大齿轮之间通过小齿轮组形成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框的尾端还固设大轮盘,所述大轮盘的中心为出绳通孔,所述机架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固连小带轮,所述小带轮与所述大轮盘通过传动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绳流水线中的编绳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首端设置放料平台,所述放料平台上设置两根长进料管,所述长进料管的出料口衔接可自转的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出料口处设置进草齿轮,两个进草齿轮呈聚拢设置,两个进草齿轮的后方设置转体传动组件,所述转体传动组件包括三方锥体和斜齿传动桨,所述三方锥体为具有多窗口的锥形架,所述锥形架的大端内设置内圈齿轮,所述内圈齿轮与两个进草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斜齿传动桨具有中空通道,所述斜齿传动桨的一端均匀设置多个桨片,另一端设置斜齿轮,所述多个桨片一一对应插入所述三方锥体的多个窗口形成拨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转动框,所述转动框的一端通过轴承铰接在所述机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斜齿轮的端头相固连,所述转动框上铰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套主齿轮,另一端固套副齿轮,所述主齿轮与所述斜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框上还铰接一对捻绳旋转杆,两根所述捻绳旋转杆之间为捻绳缝隙,两根捻绳旋转杆的两端部均通过成对的大齿轮啮合连接,其一大齿轮与所述副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框上还铰接绕绳器,所述绕绳器包括两侧的齿轮挡盘和中间的缠绳锥管,所述齿轮挡盘与所述大齿轮之间通过小齿轮组形成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框的尾端还固设大轮盘,所述大轮盘的中心为出绳通孔,所述机架上设置电机,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然袁跃峰邓江盛沈健代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