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智能光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825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光幕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梯智能光幕,旨在解决现有电梯光幕使用的红外传感器对透明物体、细小物体检测能力弱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电梯智能光幕,包括安装在轿厢且对准厅门与轿门的图像传感器、安装在轿厢顶部且与图像传感器耦接的核心控制模块,其中图像传感器与轿厢之间通过可调节支架连接,可调节支架包括对图像传感器竖直方向进行调节的竖直调节部、对图像传感器水平方向进行调节的水平调节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图像传感器代替光伏红外传感器,对于细小物体、透明物体的检测能力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智能光幕
本技术涉及电梯光幕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梯智能光幕。
技术介绍
在城市房屋建筑中,为了少占用土地,高层楼宇不断涌现,且楼层越来越高。因此,电梯的使用随之增多,并且电梯已成为高层楼宇中人和物品必不可缺的运载工具。电梯一般包括设置在各个楼层的电梯厅门、承载乘客升降的轿厢,其中轿厢同样开设有轿门,在电梯的使用中,厅门、轿门夹住乘客或其携带物品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需要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对乘客进行保护,电梯智能光幕就是一种视觉形式的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适用于客梯,货梯,确保乘客出入电梯安全。如申请号为:CN201220676967.8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梯智能光幕,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两个光幕主体、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每个光幕主体分别设有多组红外发射器和多组接收器,其特征是:每个光幕主体上至少安装一组儿童限高光电传感器和一组儿童检测光电传感器,每组光电传感器分别由两个光电传感器平行设置组成计数传感器。该方案通过额外设置的红外组件解决了儿童可能被未被检测到的问题。但是,使用红外线识别的检测面并不全面,在红外线检测器之间存在盲区,即使不考虑成本将红外线检测器设置的十分密集,对于玻璃等透明物体也还是检测不到,对狗绳等细小物体的检测效果仍然很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智能光幕,通过图像传感器代替光伏红外传感器,对于细小物体、透明物体的检测能力大大提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梯智能光幕,包括安装在轿厢且对准厅门与轿门的图像传感器、安装在轿厢顶部且与图像传感器耦接的核心控制模块,其中图像传感器与轿厢之间通过可调节支架连接,可调节支架包括对图像传感器竖直方向进行调节的竖直调节部、对图像传感器水平方向进行调节的水平调节部。该方案采用分体式结构,由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核心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从而可以将图像传感器模块尽量做小,方便安装,同时核心控制模块连接在轿厢上,体积没有过多限制,可以根据硬件需求设计;核心控制模块对图像传感器实时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判断,输出控制信号,如果有人或物体进入检测区域,核心控制模块立即输出开门信号,厅门、轿门停止关闭并反转开启,直至乘客或阻挡物离开检测区域后电梯方可正常关闭,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目的,避免电梯夹人事故发生。这种架构可以实现高通用性,适合不同的安装环境,甚至可以将电梯的监控摄像头,以及更多的图像传感器统一连接到核心控制模块上,成为未来智能轿厢的核心部件。同时,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电梯环境千差万别,电梯高度,厅轿门间距,门机型号都有较大差异,而智能视觉光幕需要一个视场较好的位置,通过可调节支架,可以适用绝大多数的电梯安装环境,且可通过上下调节,左右调节,使图像传感器模块达到一个合适的视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于轿门与厅门之间。将图像传感器设置于厅门与轿门之间,一方面能够方便与核心控制模块的连接,同时也能更好的对准厅门与轿门,不占用轿厢内部的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梯轿厢于轿门正上方挖设有收纳槽,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于收纳槽内。将图像传感器收纳于收纳槽内,能够节省轿厢的空间,同时也能避免轿门与厢门过近,难以安装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于轿厢内壁,且位于轿厢靠近厢门的一侧。图像传感器连接于轿厢内壁,从而一方面能够避免轿门与厢门过近难以安装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使图像传感器能够拍到门外更多的区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核心控制模块使用控制盒,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控制盒之间通过USB连接线进行连接,控制盒内设有排风扇。控制盒中主控板上的CPU在长时间运行后会过热,因此设置排风扇对控制盒降温,提高系统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控制盒自下而上依次包括下壳、连接于下壳的供电板、电连于供电板的主控板、抵接于主控板的扇热块、开设有排风口的上壳,其中排风扇连接在扇热块上,且与排风口配合设计。扇热块紧贴着主控板,排风扇位置对准主控板上的CPU,发热量最大的部位,从而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调节支架包括连接于轿厢的锁定座,所述锁定座开设有竖直滑轨,所述竖直调节部包括滑动连接于竖直滑轨的竖直滑板,所述竖直滑轨上垂直于竖直滑板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连接有抵紧锁定竖直滑板的第一紧固件。通过竖直滑轨与竖直滑板的配合,来调整图像传感器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并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第一紧固件锁定竖直滑板与锁定座的相对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调节部包括连接于竖直滑板底部的水平滑轨、滑动连接于水平滑轨的水平滑板,所述水平滑轨垂直于水平滑板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连接有抵紧锁定水平滑板的第二紧固件。通过水平滑轨与水平滑板的配合,来实现图像传感器在水平方向的移动,第二紧固件用于锁定水平滑板相对水平滑槽的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能够解决狗绳的问题。传统光幕对细小物体,比如狗绳的检测效果很差,当宠物狗进入电梯而主人还未进入电梯时,狗绳被夹在电梯中间无法被传统光幕检测到,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本专利通过图像传感器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智能光幕采用图片分析判断是否有异物,能够检测到更细小的物体,灵敏度和精度显著提升;其二,能够解决玻璃等透明物体检测不到的问题,传统光幕是通过光信号来检测物体,利用红外对管是否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射接收回路来判断是否有障碍物,而透明物体能够透射红外光线,导致传统光幕不起作用,智能光幕采用图片分析可轻松识别透明物体。其三,采用图像传感器与核心控制模块的分体式设计,使得图像传感器部分体积小,方便安装与运输。其四,功能扩展性强,由于该装置为采集乘梯状态的图片,并对其进行处理,细节信息多,对于以后其它功能的扩展,比如监控,乘梯人信息识别等有着很好的拓展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隐藏厅门、厅门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示出了核心区域检测范围的一个截面;图4为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图中虚线示出了核心区域检测范围的另一个截面;图5为隐藏厅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示出了门前趋势检测的区域范围;图6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厅门;2、轿厢;21、轿门;3、图像传感器;31、限位套;4、核心控制模块;41、下壳;42、供电板;43、主控板;44、扇热块;45、上壳;46、排风扇;47、排风口;48、斜槽口;5、USB线;6、可调节支架;61、锁定座;611、竖直滑轨;612、第一紧固件;62、竖直调节部;621、竖直滑板;63、水平滑轨;64、水平滑板;65、第二紧固件;66、水平调节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智能光幕,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轿厢(2)且对准厅门(1)与轿门(21)的图像传感器(3)、安装在轿厢(2)顶部且与图像传感器(3)耦接的核心控制模块(4),其中图像传感器(3)与轿厢(2)之间通过可调节支架(6)连接,可调节支架(6)包括对图像传感器(3)竖直方向进行调节的竖直调节部(62)、对图像传感器(3)水平方向进行调节的水平调节部(6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智能光幕,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轿厢(2)且对准厅门(1)与轿门(21)的图像传感器(3)、安装在轿厢(2)顶部且与图像传感器(3)耦接的核心控制模块(4),其中图像传感器(3)与轿厢(2)之间通过可调节支架(6)连接,可调节支架(6)包括对图像传感器(3)竖直方向进行调节的竖直调节部(62)、对图像传感器(3)水平方向进行调节的水平调节部(6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智能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3)连接于轿门(21)与厅门(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智能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2)于轿门(21)正上方挖设有收纳槽,所述图像传感器(3)连接于收纳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智能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3)连接于轿厢(2)内壁,且位于轿厢(2)靠近厢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智能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控制模块(4)使用控制盒,所述图像传感器(3)与控制盒之间通过USB线(5)进行连接,控制盒内设有排风扇(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小康钟亚林曹学升李京乐邓道举杨莉徐越翰赵雷杰杨嘉炀寿梦娜孔菁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微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