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925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充电路径和放电路径;充电路径的一端与系统电源端相连,另一端与RTC电池相连;放电路径的一端与RTC芯片相连,另一端与RTC电池相连;RTC芯片还与系统电源端相连;充电路径包括第一二极管模块和第一电阻模块;第一二极管模块的阳极与系统电源端相连,阴极与第一电阻模块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模块的另一端与RTC电池相连;放电路径包括第二二极管模块和第二电阻模块;第二二极管模块的阳极与第二电阻模块的一端相连,阴极与RTC芯片相连,第二电阻模块的另一端与RTC电池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充可放循环使用,可以使得RTC电池做到终生不换。可以使得RTC电池做到终生不换。可以使得RTC电池做到终生不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子设备中的RTC系统通常采用纽扣电池作为后备电源。采用纽扣电池时,设备关机后(例如关机一周),如果纽扣电池电量不足,将引起RTC系统时间被复位。而RTC系统中的RTC芯片因电池电量低或电路受到其他干扰触发低电量警告时,RTC系统将无法自动排查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能够使得RTC电池终生不换。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充电路径和放电路径;所述充电路径的一端与系统电源端相连,另一端与RTC电池相连;所述放电路径的一端与RTC芯片相连,另一端与所述RTC电池相连;所述RTC芯片还与所述系统电源端相连;所述充电路径包括第一二极管模块和第一电阻模块;所述第一二极管模块的阳极与所述系统电源端相连,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RTC电池相连;所述放电路径包括第二二极管模块和第二电阻模块;所述第二二极管模块的阳极与第二电阻模块的一端相连,阴极与所述RTC芯片相连,所述第二电阻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RTC电池相连。
[0005]所述RTC芯片与所述系统电源端之间设置有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系统电源端相连,阴极与所述RTC芯片相连。
[0006]所述的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二极管模块包括多个并联设置且型号不同的第一二极管,且每个第一二极管配置有第一二极管开关;所述第一电阻模块包括多个并联设置且阻值不同的第一电阻,且每个第一电阻配置有第一电阻开关;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二极管开关和第一电阻开关相连,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RTC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控制多个第一二极管开关中的一个第一二极管开关和多个第一电阻开关中的一个第一电阻开关闭合。
[0007]所述的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二二极管模块包括多个并联设置且型号不同的第二二极管,且每个第二二极管配置有第二二极管开关;所述第二电阻模块包括多个并联设置且阻值不同的第二电阻,且每个第二电阻配置有第二电阻开关;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二二极管开关和第二电阻开关相连,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RTC芯片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控制多个第二二极管开关中的一个第二二极管开关和多个第二电阻开关中的一个第二电阻开关闭合。
[0008]有益效果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
极效果:本技术在系统电源供电时可靠对RTC电池进行充电,同时将RTC芯片的供电路径切换到系统电源,当系统电源缺失时,将RTC芯片的供电路径切换到RTC电池,由RTC电池进行供电。本技术可充可放循环使用,可以使得RTC电池做到终生不换。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3]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充电路径和放电路径;所述充电路径的一端与系统电源端VCC相连,另一端与RTC电池相连;所述放电路径的一端与RTC芯片U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RTC电池BAT相连;所述RTC芯片U1还与所述系统电源端VCC相连;所述充电路径包括第一二极管模块1和第一电阻模块2,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二极管模块1采用一个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模块2采用一个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系统电源端VCC相连,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RTC电池BAT相连;所述放电路径包括第二二极管模块3和第二电阻模块4,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二极管模块3采用一个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阻模块4采用一个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阴极与所述RTC芯片UC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RTC电池BAT相连。
[0014]上述电路中,当系统电源端VCC开启时,RTC芯片可以直接由系统电源端VCC供电,且系统电源端VCC还通过充电路径给所述RTC电池进行充电;当系统电源端VCC关闭时,RTC芯片则由RTC电池经过放电路径进行供电。由此可见,本实施方式在系统电源端VCC开启时,系统电源端VCC不仅能够给RTC芯片供电,还能给RTC电池进行充电,确保RTC电池的电量,从而保证RTC电池可充可放循环使用。另外,为了防止RTC电池供电时,电流通过充电路径返回到RTC电池,本实施方式在RTC芯片与系统电源端VCC之间设置有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系统电源端VCC相连,阴极与所述RTC芯片相连,通过该第三二极管D3防止电流返回。
[0015]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器5,所述第一二极管模块1包括多个并联设置且型号不同的第一二极管D1,且每个第一二极管D1配置有第一二极管开关K1;所述第一电阻模块2包括多个并联设置且阻值不同的第一电阻R1,且每个第一电阻配置有第一电阻开关K1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二极管开关K1和第一电阻开关K1

相连。
[0016]所述控制器5根据所述RTC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控制多个第一二极管开关中的一个第一二极管开关和多个第一电阻开关中的一个第一电阻开关闭合。具体地说,控制器5可以从BMS系统获得RTC电池的充电电压V
BAT
和充电电流I
BAT
,选择第一二极管时,第一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V
F
需要满足:3.3V

V
F
≤V
BAT
;第一二极管的工作电流I
F
需要满足:I
F
>I
BAT
,基于上述条件,控制器从多个第一二极管D1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第一二极管D1,并控制该第一二极管D1对应的第一二极管开关K1闭合。选择第一电阻R1时,第一电阻R1的阻值R满足:(3.3V

V
F
)/R≤I
BAT
,控制器从多个第一电阻R1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第一电阻R1,并控制该第一电阻R1对应的第一电阻开关K1

闭合。
[0017]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路径和放电路径;所述充电路径的一端与系统电源端相连,另一端与RTC电池相连;所述放电路径的一端与RTC芯片相连,另一端与所述RTC电池相连;所述RTC芯片还与所述系统电源端相连;所述充电路径包括第一二极管模块和第一电阻模块;所述第一二极管模块的阳极与所述系统电源端相连,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RTC电池相连;所述放电路径包括第二二极管模块和第二电阻模块;所述第二二极管模块的阳极与第二电阻模块的一端相连,阴极与所述RTC芯片相连,所述第二电阻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RTC电池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TC芯片与所述系统电源端之间设置有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系统电源端相连,阴极与所述RTC芯片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C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宏贵邱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微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