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81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架,且两个固定架之间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有机箱,且机箱内设置有与主动轮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靠近从动轮的一侧外壁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圆周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驱动机构转动主动轮实现牵引作业,且通过旋转调节杆可上下移动从动轮,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可调整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对线缆的挤压强度,使线缆保持稳定地进行牵引输送,避免线缆牵引输送的过程中发生抖动影响牵引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缆牵引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电力施工的过程中,常需要进行电力线缆的回收和布置,电力线缆在布置时一般利用牵引装置将卷绕的线缆引出,来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布线作业。现有技术的线缆牵引一般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将线缆设置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然后利用驱动电机转动主动轮,利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挤压转动,实现对电力线缆的牵引输送,但实际在长时间使用主动轮和从动轮进行牵引电力线缆的过程中,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间隙会由于长时间的牵引作业发生变化,导致线缆牵引过程中无法进行稳定的输送,影响实际牵引作业的有效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架,且两个固定架之间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有机箱,且机箱内设置有与主动轮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靠近从动轮的一侧外壁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圆周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延伸出固定架,且调节杆的顶端外壁固定有限位块。优选的,两个所述调节杆圆周外壁的顶端之间转动连接有同步带。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部外壁和滑槽的顶部内壁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外壁靠近机箱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环。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外壁远离机箱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环。优选的,所述底座远离机箱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远离机箱的一侧外壁与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电动推杆,限位板一侧外壁的底端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与主动轮的外壁转动连接,限位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的内壁与从动轮的外壁滑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装置在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主动轮和从动轮,利用驱动机构转动主动轮实现牵引作业,且从动轮的两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滑块在固定架内的滑槽滑动连接,且滑块与调节杆之间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调节杆可上下移动从动轮,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可调整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对线缆的挤压强度,使线缆保持稳定地进行牵引,避免线缆牵引输送过程中抖动影响牵引作业。2、装置在滑块的顶部和滑槽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利用缓冲弹簧的弹性和缓冲性能,可避免滑块与调节杆之间发生松脱,以在长时间的牵引作业过程中,保证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的稳定性,保证牵引作业的正常进行,且调节杆的顶部之间套设有同步带,使从动轮的两端可同时升降,避免从动轮倾斜影响对线缆的牵引作业。3、进一步的,在装置的一侧利用电动推杆连接有限位板,主动轮与限位板的底部转动连接,从动轮与限位板顶部的辅助槽滑动连接,且限位板与主动轮和从动轮一侧的固定环配合对牵引的线缆进行限位,可避免牵引的过程中线缆发生偏移,且通过电动推杆可调整限位板与固定环之间的距离,可利用调节杆调整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的距离,从而对不同外径的线缆进行牵引作业,提高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架、3主动轮、4机箱、5从动轮、6滑槽、7调节杆、8滑块、9限位块、10同步带、11缓冲弹簧、12固定环、13电动推杆、14限位板、15辅助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架2,且两个固定架2之间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主动轮3和从动轮5,底座1的一侧固定有机箱4,且机箱4内设置有与主动轮3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固定架2靠近从动轮5的一侧外壁顶部开设有滑槽6,且滑槽6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7,调节杆7的圆周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块8,且滑块8的外壁与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从动轮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8之间转动连接。本技术中,调节杆7的顶端延伸出固定架2,且调节杆7的顶端外壁固定有限位块9,限位块9横截面的面积大于调节杆7横截面的面积,两个调节杆7圆周外壁的顶端之间转动连接有同步带10,滑块8的顶部外壁和滑槽6的顶部内壁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11,且缓冲弹簧11的内壁与调节杆7的外壁滑动连接,主动轮3和从动轮5外壁靠近机箱4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环12,主动轮3和从动轮5外壁远离机箱4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环。实施例2参照图3,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进一步的,底座1远离机箱4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14,且限位板14远离机箱4的一侧外壁与固定架2之间连接有电动推杆13,限位板14一侧外壁的底端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与主动轮3的外壁转动连接,限位板14的顶部外壁开设有辅助槽15,辅助槽15的内壁与从动轮5的外壁滑动连接。工作原理: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驱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装置在底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主动轮3和从动轮5,利用驱动机构转动主动轮3实现牵引作业,且从动轮5的两端与滑块8转动连接,滑块8在固定架2内的滑槽6滑动连接,且滑块8与调节杆7之间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调节杆7可上下移动从动轮5,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可调整主动轮3与从动轮5之间对线缆的挤压强度,使线缆保持稳定地进行牵引,避免线缆牵引输送过程中发生抖动影响牵引作业;装置在滑块8的顶部和滑槽6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11,利用缓冲弹簧11的弹性和缓冲性能,可避免滑块8与调节杆7之间发生松脱,以在长时间的牵引作业过程中,保证从动轮5和主动轮3之间的稳定性,保证牵引作业的正常进行,且调节杆7的顶部之间套设有同步带10,使从动轮5的两端可同时升降,避免从动轮5倾斜影响对线缆的牵引作业;进一步的,在装置的一侧利用电动推杆13连接有限位板14,主动轮3与限位板14的底部转动连接,从动轮5与限位板14顶部的辅助槽15滑动连接,且限位板14与主动轮3和从动轮5一侧的固定环12配合对牵引的线缆进行限位,可避免牵引的过程中线缆发生偏移,且通过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架(2),且两个固定架(2)之间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主动轮(3)和从动轮(5),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有机箱(4),且机箱(4)内设置有与主动轮(3)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靠近从动轮(5)的一侧外壁顶部开设有滑槽(6),且滑槽(6)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的圆周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块(8),且滑块(8)的外壁与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从动轮(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8)之间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架(2),且两个固定架(2)之间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主动轮(3)和从动轮(5),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有机箱(4),且机箱(4)内设置有与主动轮(3)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靠近从动轮(5)的一侧外壁顶部开设有滑槽(6),且滑槽(6)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的圆周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块(8),且滑块(8)的外壁与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从动轮(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8)之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7)的顶端延伸出固定架(2),且调节杆(7)的顶端外壁固定有限位块(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杆(7)圆周外壁的顶端之间转动连接有同步带(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林曲永张性东王伟张菲毛锋雷震姜红军惠东军张春焦玉振窦红宇王合王丽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社旗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