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双层轮辐风孔的车辆轮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585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双层轮辐风孔的车辆轮辐,包括轮辐本体,轮辐本体上设置有中孔、螺栓孔、多个呈圆周分布的风孔,风孔内边缘内翻或外翻后压紧在轮辐本体上形成加强凸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风孔内边缘内翻或外翻后压紧在轮辐本体上形成加强凸筋,此时风孔周侧的厚度增加,在受力时可提高风孔的承载能力,不易出现风孔有裂缝的情况,且可增加强度;同时在相同的承载能力下,轮辐本体可采用更薄的材料,降低车辐的重量,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双层轮辐风孔的车辆轮辐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加强双层轮辐风孔的车辆轮辐。
技术介绍
目前,车轮是指介于轮胎和车轴之间的旋转承载件。通常由轮辋和轮辐组成,轮辋和轮辐可以是整体的、永久连接的或可拆卸的。轮辋是指车辆上安装和支承轮胎的部件,轮辐是指轮胎上介于车轴和轮辋之间的支承部件。风孔是轮辐上用于对车轮、刹车系统进行散热,并方便轮胎充气的孔,又叫散热孔、手孔等。因为风孔是均匀分布在轮辐的旋压型面上的,可以直接看到,所以风孔也是一种提高轮辐外观形象的亮点。同时因为有风孔,可以降低车轮重量,减少能源消耗,节能环保。目前车轮轮辐大多是旋压成型的,导致轮辐旋压型面厚度均有减薄,当重载车辆使用时,轮辐风孔会出现裂缝,继而导致轮辐整个安装面断裂,车辆脱落车轴,造成严重的车辆安全事故。综上所述,如何提高车辆载重的前提下,还能够降低车辆的重量以及避免轮辐风孔出现裂缝,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双层轮辐风孔的车辆轮辐,具有提高车轮载重能力、避免轮辐风孔出现裂缝、提高美观性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强双层轮辐风孔的车辆轮辐,包括轮辐本体,所述轮辐本体上设置有中孔、螺栓孔、多个呈圆周分布的风孔,所述风孔内边缘内翻或外翻后压紧在轮辐本体上形成加强凸筋。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风孔内边缘内翻或外翻后压紧在轮辐本体上形成加强凸筋,此时风孔周侧的厚度增加,在受力时可提高风孔的承载能力,不易出现风孔有裂缝的情况,且可增加强度;同时在相同的承载能力下,轮辐本体可采用更薄的材料,降低车辐的重量,实现节能减排。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孔内边缘内翻或外翻形成加强凸筋的弯折处呈朝向风孔中心突出的圆弧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风孔内边缘内翻或外翻形成加强凸筋的弯折处呈朝向风孔中心突出的圆弧过渡,能提高抗拉强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孔周侧部分的轮辐本体在形成加强凸筋的过程中朝向远离加强凸筋的方向突出。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此时风孔内外两侧军突出于轮辐本体,在外观上形成环形加强的结构,避免统一的风孔样式,提高车轮外观形象。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凸筋端部靠近轮辐本体的部分嵌入在轮辐本体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强凸筋端部靠近轮辐本体的部分嵌入在轮辐本体内,此时可提高加强凸筋与轮辐本体的接触面积,使得加强凸筋不易发生形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轮辐本体;11、中孔;12、螺栓孔;13、风孔;14、加强凸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加强双层轮辐风孔的车辆轮辐,如图1所示,包括轮辐本体1,轮辐本体1中部开设有中孔11,轮辐本体1靠近中孔11的周侧开设有多个螺栓孔12,轮辐本体1的旋压型面上开设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风孔13。如图1所示,风孔13的内边缘内翻后压紧在轮辐本体1上形成加强凸筋14,且风孔13内边缘内翻形成加强凸筋14的弯折处呈朝向风孔13中心突出的圆弧过渡。风孔13周侧部分的轮辐本体1在形成加强凸筋14的过程中朝向远离加强凸筋14的方向突出。加强凸筋14端部靠近轮辐本体1的部分嵌入在轮辐本体1内。实施效果:风孔13内边缘内翻或外翻后压紧在轮辐本体1上形成加强凸筋14,此时风孔13周侧的厚度增加,在受力时可提高风孔13的承载能力,不易出现风孔13有裂缝的情况,且可增加强度;同时在相同的承载能力下,轮辐本体1可采用更薄的材料,降低车辐的重量,实现节能减排。风孔13内边缘内翻或外翻形成加强凸筋14的弯折处呈朝向风孔13中心突出的圆弧过渡,能提高抗拉强度。此时风孔13内外两侧军突出于轮辐本体1,在外观上形成环形加强的结构,避免统一的风孔13样式,提高车轮外观形象。实施例2:一种加强双层轮辐风孔的车辆轮辐,如图2所示,包括轮辐本体1,轮辐本体1中部开设有中孔11,轮辐本体1靠近中孔11的周侧开设有多个螺栓孔12,轮辐本体1的旋压型面上开设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风孔13。如图2所示,风孔13的内边缘外翻后压紧在轮辐本体1上形成加强凸筋14,且风孔13内边缘外翻形成加强凸筋14的弯折处呈朝向风孔13中心突出的圆弧过渡。风孔13周侧部分的轮辐本体1在形成加强凸筋14的过程中朝向远离加强凸筋14的方向突出。加强凸筋14端部靠近轮辐本体1的部分嵌入在轮辐本体1内。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强双层轮辐风孔的车辆轮辐,包括轮辐本体(1),所述轮辐本体(1)上设置有中孔(11)、螺栓孔(12)、多个呈圆周分布的风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13)内边缘内翻或外翻后压紧在轮辐本体(1)上形成加强凸筋(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双层轮辐风孔的车辆轮辐,包括轮辐本体(1),所述轮辐本体(1)上设置有中孔(11)、螺栓孔(12)、多个呈圆周分布的风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13)内边缘内翻或外翻后压紧在轮辐本体(1)上形成加强凸筋(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双层轮辐风孔的车辆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13)内边缘内翻或外翻形成加强凸筋(14)的弯折处呈朝向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鹏白雨鑫
申请(专利权)人:业诺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