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52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属于胶管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下模板和上模板,下模板的正面通过铰链与上模板转动连接,下模板的顶部和上模板的底部均开设有卡槽,上模板上的卡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下模板靠近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扇,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卷盘,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人力固定胶管,通过将胶管放置于卡槽内时,胶管挤压着活动夹板,会使得减震弹簧收缩后,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将胶管稳定住;且设置有收卷盘,杜绝了因收集不当而导致胶管出现二次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
本技术涉及胶管修复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胶管是用以输送气体、液体、浆状或粒状物料的一类管状橡胶制品。由内外胶层和骨架层组成,骨架层的材料可用棉纤维、各种合成纤维、碳纤维或石棉、钢丝等。一般胶管的内外胶层材料采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顺丁橡胶;耐油胶管采用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耐酸碱,耐高温胶管采用乙丙橡胶、氟橡胶或硅橡胶等。胶管在进行生产或使用过程时,因受到人、机、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受到破坏而存在缺陷,造成破损或生产时废弃,一般情况下,均采用热补法,使用胶布叠压式地缠绕胶管中所需修复的位置上,再使用焊枪焊接好,这样会使胶布受热不均匀,从而存在胶布与胶管粘合不良等缺点,严重影响到了胶管的质量;同时,目前在修复胶管时,采用的是人工扶持,这样工作量较大,胶管不便于固定和收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背景中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包括底座、下模板和上模板,所述底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温度监控器,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柱,所述底座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承重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正面通过铰链与上模板转动连接,所述下模板的顶部远离铰链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起,所述上模板的底部远离铰链的一侧开设有嵌槽,所述下模板的顶部和上模板的底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上模板上的卡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夹板,所述下模板上的卡槽内壁与活动夹板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片,所述下模板靠近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卷盘,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优选的,所述凸起和嵌槽相适配,且凸起和嵌槽嵌合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排风扇的出风口朝向上方设置,且排风扇的安装位置位于卡槽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减震弹簧呈弧形分布。优选的,所述上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且手柄的外侧套设有硅胶防滑套。优选的,所述收卷盘对应卡槽设置。优选的,所述温度监控器、排风扇以及旋转电机均与电源电性连接;且温度监控器与加热片电性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设置有减震弹簧,工作人员使用胶布将胶管中所需修复的位置缠绕好,并将胶管所需修复的部位放置于下模板上的卡槽内,然后提拉手柄将上模板通过铰链转动至与下模板平行的位置,会使得凸起和嵌槽相互嵌合在一起,同时,胶管挤压着活动夹板,会使得减震弹簧收缩后,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将胶管稳定住,无需人力固定胶管,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得修复工作更加地简便、快捷。2、该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设置有收卷盘,旋转电机会使得传动轴带动收卷盘转动,进而将胶管统一收纳好,杜绝了因收集不当而导致胶管出现二次损坏的现象。3、该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设置有排风扇,在胶管缠绕于收卷盘的过程中,排风扇会将周围的空气形成气流,将胶管修复后所携带的热量挥发出去,使其冷却即可,提高了修复效率,还能够确保胶管的修复质量。4、该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设置有凸起、嵌槽、减震弹簧、活动夹板和加热片,使胶管受热更加均匀,与胶布粘连得更加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下模板和上模板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模板和上模板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4中:底座1、下模板2、上模板3、卡槽4、活动夹板5、减震弹簧6、加热片7、铰链8、手柄9、凸起10、嵌槽11、排风扇12、旋转电机13、收卷盘14、传动轴15、承重柱16、支撑杆17、温度监控器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包括底座1、下模板2和上模板3,底座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温度监控器18,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柱16,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承重柱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板2,下模板2的正面通过铰链8与上模板3转动连接,下模板2的顶部远离铰链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起10,上模板3的底部远离铰链8的一侧开设有嵌槽11,下模板2的顶部和上模板3的底部均开设有卡槽4,上模板3上的卡槽4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6,减震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夹板5,下模板2上的卡槽4内壁与活动夹板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片7,下模板2靠近支撑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扇12,支撑杆1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5,传动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卷盘14,传动轴15的另一端与旋转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旋转电机13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7上。本实施例中,凸起10和嵌槽11相适配,且凸起10和嵌槽11嵌合在一起,有助于将下模板2和上模板3能够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使胶管受热更加均匀,与胶布粘连得更加充分。本实施例中,排风扇12的出风口朝向上方设置,且排风扇12的安装位置位于卡槽4的下方,有助于将修复后胶管表面所夹带的热气挥发出去,加快胶管的冷却效果,使得修复质量更加完美。本实施例中,减震弹簧6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减震弹簧6呈弧形分布,有助于增强减震效果,使得活动夹板5能够更加牢固地将胶管固定住,使得修复效率加快。本实施例中,上模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9,且手柄9的外侧套设有硅胶防滑套,有助于工作人员通过提拉手柄9将上模板3转动打开时,减少手部与手柄9之间的摩擦,降低手部磨损破皮的概率。本实施例中,收卷盘14对应卡槽4设置,使得胶管能够有序地收集好,避免胶管收集不当而导致正常使用功能受损。本实施例中,温度监控器18、排风扇12以及旋转电机13均与电源电性连接;且温度监控器18与加热片7电性连接。在使用本技术一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时,首先工作人员使用胶布将胶管中所需修复的位置缠绕好,并将胶管所需修复的部位放置于下模板2上的卡槽4内,而将然后提拉手柄9,进而使得上模板3通过铰链8转动至与下模板2平行的位置,会使得凸起10和嵌槽11相互嵌合在一起,同时,胶管挤压着活动夹板5,会使得减震弹簧6收缩后,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将胶管稳定住,接着连接好电源,往温度监控器18输入一个设定值,当温度监控器18感知到加热片7低于设定值时,会使得加热片7发热,将胶管与胶布粘连在一起;一旦温度监控器18感知到加热片7高于设定值时,会将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包括底座(1)、下模板(2)和上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温度监控器(18),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柱(16),所述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所述承重柱(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板(2),所述下模板(2)的正面通过铰链(8)与上模板(3)转动连接,所述下模板(2)的顶部远离铰链(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起(10),所述上模板(3)的底部远离铰链(8)的一侧开设有嵌槽(11),所述下模板(2)的顶部和上模板(3)的底部均开设有卡槽(4),所述上模板(3)上的卡槽(4)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6),所述减震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夹板(5),所述下模板(2)上的卡槽(4)内壁与活动夹板(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片(7),所述下模板(2)靠近支撑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扇(12),所述支撑杆(1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卷盘(14),所述传动轴(15)的另一端与旋转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13)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管修复模具装置,包括底座(1)、下模板(2)和上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温度监控器(18),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柱(16),所述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所述承重柱(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板(2),所述下模板(2)的正面通过铰链(8)与上模板(3)转动连接,所述下模板(2)的顶部远离铰链(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起(10),所述上模板(3)的底部远离铰链(8)的一侧开设有嵌槽(11),所述下模板(2)的顶部和上模板(3)的底部均开设有卡槽(4),所述上模板(3)上的卡槽(4)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6),所述减震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夹板(5),所述下模板(2)上的卡槽(4)内壁与活动夹板(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片(7),所述下模板(2)靠近支撑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扇(12),所述支撑杆(1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卷盘(14),所述传动轴(15)的另一端与旋转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蓬莱市临阁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