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30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带缠绕装置,包括壳体、及置于壳体内的转动机构;壳体设有通孔以供电缆穿设;转动机构包括连接壳体的转动轮、连接转动轮的胶带安装座、啮合转动轮的主动轮、连接主动轮的动力元件、及啮合转动轮的定位轮;转动轮设有对应连通通孔的容纳孔以供电缆穿设;定位轮枢接于壳体;定位轮与主动轮配合以限定转动轮的位置。本胶带缠绕装置通过将电缆置于通孔与容纳孔、胶带置于胶带安装座后,动力元件驱动主动轮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带动胶带安装座绕通孔圆周转动,从而使胶带缠绕电缆;本胶带缠绕装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作业人员在高剂量区域工作的时间,降低作业人员受照射剂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带缠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带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核电厂每台机组布置了核仪表电缆,这些电缆主要负责传输核仪表探测器收集到的微弱中子电流信号和传输探测器工作高压,由于中子电流信号微弱(最小为1E-11A)易受电磁干扰,故在所有电缆外层缠绕胶带增加电缆的屏地绝缘性能,减少电磁干扰对弱信号的影响,核仪表电缆环绕反应堆布置,功率运行期间辐射剂量率高,机组经多循环运行以后胶带因辐照原因导致绝缘性能下降,需要定期进行胶带修补,以提高核仪表电缆的屏地绝缘性能。目前,一般是作业人员到机组现场手工在电缆上缠绕胶带,修复电缆外皮绝缘低的问题,增加作业人员不必要的辐射剂量照射,提高了作业人员的体表污染和内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胶带缠绕装置。一种胶带缠绕装置,包括壳体、及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转动机构;所述壳体设有通孔以供电缆穿设;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所述壳体的转动轮、连接所述转动轮的胶带安装座、啮合所述转动轮的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动力元件、及啮合所述转动轮的定位轮;所述转动轮设有对应连通所述通孔的容纳孔以供电缆穿设;所述定位轮枢接于壳体;所述定位轮与主动轮配合以限定所述转动轮的位置。本技术的胶带缠绕装置通过将电缆置于通孔与容纳孔、胶带置于胶带安装座后,动力元件驱动主动轮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带动胶带安装座绕通孔圆周转动,从而使胶带缠绕电缆。本胶带缠绕装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作业人员在高剂量区域工作的时间,降低作业人员受照射剂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缺口;所述缺口设于壳体的一端;所述转动轮还设有对应所述缺口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连通所述容纳孔;所述电缆穿设所述缺口及连接口而进入所述通孔及容纳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轮的直径及主动轮的直径均大于所述连接口的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导向轮、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向轮两侧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垂直设置于所述转动轮;所述导向轮设置于转动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连接转动轮,另一端连接第二限位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相对距离可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动力元件的转速及控制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相对距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孔与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容纳孔的直径对应匹配通孔的直径;所述容纳孔设于所述转动轮的中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带安装座包括连接所述转动轮的连接部、及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固定部;所述胶带设置于固定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及连接所述底壳的外壳;所述底壳与外壳的形状对应匹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胶带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胶带缠绕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胶带缠绕装置100;壳体10、底壳11、通孔110、缺口111、外壳12;转动机构20、转动轮21、容纳孔210、连接口211、胶带安装座22、连接部221、固定部222、主动轮23、动力元件24、定位轮25、导向轮26、第一限位件27、第二限位件28、调节杆29;撑机构30、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电缆9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胶带缠绕装置100,包括壳体10、及置于壳体10内的转动机构20;壳体10设有通孔110以供电缆90穿设;转动机构20包括连接壳体10的转动轮21、连接转动轮21的胶带安装座22、啮合转动轮21的主动轮23、连接主动轮23的动力元件24、及啮合转动轮21的定位轮25;转动轮21设有对应连通通孔110的容纳孔210以供电缆90穿设;定位轮25枢接于壳体10;定位轮25与主动轮23配合以限定转动轮21的位置。本技术的胶带缠绕装置100通过将电缆90置于通孔110与容纳孔210、胶带置于胶带安装座22后,动力元件24驱动主动轮23带动转动轮21转动,转动轮21带动胶带安装座22绕通孔110圆周转动,从而使胶带缠绕电缆90。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底壳11及连接底壳11的外壳12;底壳11与外壳12的形状对应匹配。可选地,壳体10还设有连通通孔110的缺口111;缺口111设于壳体10的一端;进一步地,通孔110及缺口111均贯穿底壳11及外壳12。由于核电设备工作区域存在伽马射线,壳体10为抗辐照壳体以满足在高剂量区域的性能要求,避免受射线影响无法正常工作。可选地,壳体10为铅合金壳体。考虑到胶带缠绕装置100在反应堆堆芯附近使用,其他设备存在较多粉尘,壳体10需做到形状规整光滑,以避免不小心触碰其他设备导致去污困难。在一实施例中,容纳孔210设于转动轮21的中部;容纳孔210与通孔110同轴设置;容纳孔210的直径对应匹配通孔110的直径。可选地,转动轮21还设有对应缺口111的连接口211;连接口211连通容纳孔210;连接口211的宽度与缺口111的宽度相同。使用时,电缆90穿设缺口111及连接口211而进入通孔110及容纳孔210。胶带安装座22用于固定胶带;胶带安装座22包括连接转动轮21的连接部221、及连接连接部221的固定部222;胶带设置于固定部222。可选地,固定部222为锥形;通过紧固件将胶带固定于胶带安装座22。动力元件24用于驱动主动轮23带动转动轮21转动而使胶带安装座22绕通孔110圆周转动;进一步地,转动轮21、主动轮23及定位轮25均为齿轮,动力元件24为电机;定位轮25至少为两个,定位轮25与主动轮23配合以限定转动轮21的位置。定位轮25的直径及主动轮23的直径均大于连接口211的宽度,避免转动轮21发生卡滞。转动机构20还包括导向轮26、及分别设置于导向轮26两侧的第一限位件27与第二限位件28;导向轮26设置于转动轮21;第一限位件27与第二限位件28垂直设置于转动轮21,以限定电缆90的活动。可选地,导向轮26设置于第一限位件27与第二限位件28之间的间隙;胶带绕导向轮26经第一限位件27与第二限位件28之间的间隙而与电缆90连接,以限定胶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转动机构;所述壳体设有通孔以供电缆穿设;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所述壳体的转动轮、连接所述转动轮的胶带安装座、啮合所述转动轮的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动力元件、及啮合所述转动轮的定位轮;所述转动轮设有对应连通所述通孔的容纳孔以供电缆穿设;所述定位轮枢接于壳体;所述定位轮与主动轮配合以限定所述转动轮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转动机构;所述壳体设有通孔以供电缆穿设;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所述壳体的转动轮、连接所述转动轮的胶带安装座、啮合所述转动轮的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动力元件、及啮合所述转动轮的定位轮;所述转动轮设有对应连通所述通孔的容纳孔以供电缆穿设;所述定位轮枢接于壳体;所述定位轮与主动轮配合以限定所述转动轮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缺口;所述缺口设于壳体的一端;所述转动轮还设有对应所述缺口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连通所述容纳孔;所述电缆穿设所述缺口及连接口而进入所述通孔及容纳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轮的直径及主动轮的直径均大于所述连接口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导向轮、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向轮两侧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垂直设置于所述转动轮;所述导向轮设置于转动轮。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邦续刘尧刘桓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