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46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包括机架、卷扬机和搅拌斗,卷扬机装设在机架顶部,并在机架上装设有转轴,搅拌斗通过转轴装设在机架上,卷扬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钢丝绳,钢丝绳的末端与搅拌斗的末端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通过采用卷扬机配合钢丝绳,利用在机架上装设转轴,利用转轴与搅拌斗固定相连,可以实现搅拌斗的自动卸料,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同时,采用搅拌叶和活动搅拌杆的结构,利用电机带动搅拌叶转动实现对搅拌斗底部物料的搅拌,并利用物料的作用推动活动搅拌杆运动,可以在物料较少时,降低物料飞溅的问题,而在物料较多时,可以利用活动搅拌杆实现对物料的搅拌,提高其搅拌效果和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指由胶结料(有机的、无机的或有机无机复合的)、颗粒状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或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普通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目前混凝土的搅拌主要是依赖于搅拌机进行,搅拌机在建筑工地和工厂得到了普遍使用,将沙、石渣、水泥等搅拌成需要的混凝土浇筑熟料,具有搅拌均匀、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是,现有搅拌机在进行搅拌时,当搅拌量较小时,由于搅拌叶片的搅拌运动,导致搅拌料斗内的物料飞溅,严重威胁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当搅拌量较大时,则由于搅拌叶相对较小,则容易导致其搅拌效率低,搅拌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效率高、搅拌飞溅小且搅拌效果好的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混凝土搅拌飞溅较大、搅拌不均匀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包括机架、卷扬机和搅拌斗,所述卷扬机装设在所述机架顶部,并在所述机架上装设有转轴,所述搅拌斗通过所述转轴装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卷扬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末端与所述搅拌斗的末端固定相连;所述搅拌斗的开口端装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末端向底部延伸,并在所述搅拌电机的末端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部装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上还装设有活动搅拌杆。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搅拌叶呈梯形框状,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搅拌叶的两个相对边并与其固定相连。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活动搅拌杆呈梯形框状,装设在所述搅拌叶上部的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穿设在所述活动搅拌杆的两端。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搅拌斗的顶部装设有两个安装梁,所述安装梁间隔设置,所述搅拌电机装设在所述安装梁上。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机架上装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耳,所述转轴的两端转动式装设在所述凸耳上,所述搅拌斗与所述转轴固定相连。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搅拌斗呈锥形,并在所述搅拌斗的开口处设有倒料导向板。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通过采用卷扬机配合钢丝绳,利用在机架上装设转轴,利用转轴与搅拌斗固定相连,可以实现搅拌斗的自动卸料,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同时,采用搅拌叶和活动搅拌杆的结构,利用电机带动搅拌叶转动实现对搅拌斗底部物料的搅拌,并利用物料的作用推动活动搅拌杆运动,可以在物料较少时,降低物料飞溅的问题,而在物料较多时,可以利用活动搅拌杆实现对物料的搅拌,提高其搅拌效果和搅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搅拌轴的安装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叶和搅拌杆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请参阅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包括机架10、卷扬机20和搅拌斗30,机架10提供安装基础,卷扬机20用于提供搅拌斗30翻转动力,搅拌斗30则用于提供物料混合的容纳腔。本技术的卷扬机20装设在机架10顶部,机架10可以设置成框架结构,整体可以呈梯形,也可以呈矩形。而在机架10上装设有转轴40,转轴40可以相对机架10转动,搅拌斗30与转轴40固定相连,卷扬机2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钢丝沈,钢丝绳21的末端与搅拌斗30的底部固定相连,当卷扬机20工作时,带动钢丝绳21伸长或缩短,从而使得搅拌斗30带动转轴40相对机架10转动,可以实现其从0°到90°的翻转,从而实现其搅拌斗30内物料的自动输出。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搅拌斗30的开口端装设有搅拌电机31,搅拌电机31的输出轴末端向底部延伸,并搅拌电机31的端部装设有搅拌轴32,搅拌轴32末端装设有搅拌叶33,当搅拌电机31工作时,带动输出轴旋转,从而使得搅拌叶33相对转动,实现对搅拌斗30内物料的混合和搅拌,并在搅拌轴32上海装设有活动搅拌杆34,活动搅拌杆34套装在搅拌轴32上,并可以相对搅拌轴32旋转,当搅拌轴32旋转时,搅拌轴32上的周向作用力并不传递至活动搅拌杆34上,而是通过搅拌叶33转动带动物料旋转,通过物料推动活动搅拌杆34运动,以实现活动搅拌杆34的运动。其中,本技术的搅拌叶33呈梯形框状,搅拌轴32穿过搅拌叶33的两个相对边并与其固定相连。本技术的活动搅拌杆34呈梯形框状,装设在搅拌叶33上部的搅拌轴32上,搅拌轴32穿设在活动搅拌杆34的两端。为了保证搅拌叶33的搅拌效果,本技术还在搅拌杆34对应的搅拌轴32上设置呈V型的混合叶35,以提高其整体的混合效果。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的搅拌斗30的顶部装设有两个安装梁41,安装梁41间隔设置,搅拌电机31装设在安装梁41上。本技术的机架10上装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耳42,转轴40的两端转动式装设在凸耳42上,搅拌斗30与转轴40固定相连,本技术的搅拌斗30呈锥形,并在搅拌斗30的开口处设有倒料导向板43,利用倒料导向板43可以实现对物料倾倒时的导向作用。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通过采用卷扬机20配合钢丝绳21,利用在机架10上装设转轴40,利用转轴40与搅拌斗30固定相连,可以实现搅拌斗30的自动卸料,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同时,采用搅拌叶33和活动搅拌杆34的结构,利用电机带动搅拌叶33转动实现对搅拌斗30底部物料的搅拌,并利用物料的作用推动活动搅拌杆34运动,可以在物料较少时,降低物料飞溅的问题,而在物料较多时,可以利用活动搅拌杆34实现对物料的搅拌,提高其搅拌效果和搅拌效率。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卷扬机和搅拌斗,所述卷扬机装设在所述机架顶部,并在所述机架上装设有转轴,所述搅拌斗通过所述转轴装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卷扬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末端与所述搅拌斗的末端固定相连;所述搅拌斗的开口端装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末端向底部延伸,并在所述搅拌电机的末端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部装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上还装设有活动搅拌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卷扬机和搅拌斗,所述卷扬机装设在所述机架顶部,并在所述机架上装设有转轴,所述搅拌斗通过所述转轴装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卷扬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末端与所述搅拌斗的末端固定相连;所述搅拌斗的开口端装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末端向底部延伸,并在所述搅拌电机的末端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部装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上还装设有活动搅拌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呈梯形框状,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搅拌叶的两个相对边并与其固定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满强易明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龙城新能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