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421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1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对上行数据进行解扰时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携带传输模式标识以及频域资源索引。若传输模式标识对应的传输模式为非调度传输时,则终端设备采用第一RNTI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第一RNTI为预设值,或者,第一RNTI与频域资源索引存在对应关系。若传输模式标识对应的传输模式为调度传输,则终端设备采用第二RNTI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通过将待传输数据加载在子载波上来进行信道传输。信道传输的方式分为调度和非调度两种方式。基于非调度的上行信道传输中,终端设备和基站预先约定好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载波(carrier)索引(index),以及调制与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index等约定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在接入过程中,基站为该终端设备分配PUSCH carrier index、MCSindex等约定信息并进行通知。终端设备不需要基站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信息进行上行授权,而是在需要发送数据时在PUSCH carrier index对应PUSCH上按照约定信息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则在PUSCH carrier index对应PUSCH上按照约定信息接收上行数据。在上行信道传输过程中,终端设备通常采用自身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对上行数据进行加扰,而在基于非调度的上行信道传输中,如果有多个终端设备配置在同一个PUSCH信道,那么基站在该PUSCH上接收到上行数据时不知道是哪个终端设备发送的,也就无法得知该上行数据的加扰参数,因此基站在对该上行数据进行解扰时采用配置了该PUSCH的所有终端设备的C-RNTI进行盲检,从而导致基站对上行数据进行解扰时复杂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对上行数据进行解扰时复杂度较高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在非调度传输模式下,采用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所述第一RNTI为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一RNTI与指定频域资源索引存在对应关系。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在调度传输模式下,采用第二RNTI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所述第二RNTI与所述第一RNTI不同。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在采用非调度传输模式时,可以采用预设值对待发送数据加扰,基站则可以采用该预设值进行解扰,而不需要采用盲检的方式进行解扰,可以有效的降低解扰的复杂度。或者,终端设备在采用非调度传输模式时,也可以根据指定频域资源索引确定第一RNTI,然后采用该第一RNTI进行加扰,基站则可以根据指定频域资源索引确定该第一RNTI,然后采用该第一RNTI进行解扰,而不需要采用盲检的方式进行解扰,可以有效的降低解扰的复杂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RNTI与指定频域资源索引存在对应关系时,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指定频域资源索引确定所述第一RNTI。上述设计中,第一RNTI是根据所述指定频域资源索引确定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加扰参数为终端设备对应的C-RNTI,采用根据频域资源索引确定的RNTI进行加扰使得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数据的频域资源确定该数据的加扰参数,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解扰的复杂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将所述指定频域资源索引与预设值进行求模运算,得到所述第一RNTI。上述设计中,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数据的频域资源的频域资源索引与该预设值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的加扰参数,从而可以根据确定的该加扰参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扰,这样可以避免采用盲检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解扰复杂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采用第一RNTI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时,可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得到校验编码数据,并对所述校验编码数据进行冗余信息扩充处理,得到纠错编码数据。然后对所述纠错编码数据进行速率匹配,得到速率匹配数据。之后基于所述第一RNTI确定伪随机序列,并采用所述伪随机序列对所述速率匹配数据进行加扰。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基于终端设备的C-RNTI确定伪随机序列,上述设计中,通过基于所述第一RNTI确定伪随机序列,使基站可以不关心发送数据的终端设备的C-RNTI,因此也就不需要进行通过盲检的方式对数据进行解扰,可以有效的降低解扰复杂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采用第一RNTI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时,可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得到校验编码数据,然后采用所述第一RNTI对所述校验编码数据的校验位进行加扰。上述设计中,通过采用所述第一RNTI对CRC进行加扰可以达到干扰随机化的目的,从而可以减少信道间的干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采用第一RNTI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时,可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得到校验编码数据。并采用所述第一RNTI对所述校验编码数据的校验位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校验编码数据。然后对所述加扰后的校验编码数据进行冗余信息扩充处理,得到纠错编码数据,并对所述纠错编码数据进行速率匹配,得到速率匹配数据。之后基于所述第一RNTI确定伪随机序列,并采用所述伪随机序列对所述速率匹配数据进行加扰。上述设计中,一方面采用与终端设备身份无关的第一RNTI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可以使基站不需要盲检的方式即可确定加扰参数,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解扰复杂度,另一方面,采用第一RNTI对CRC进行加扰,并且基于第一RNTI确定伪随机序列,可以达到干扰随机化的目的,从而可以减少信道间的干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采用所述第一RNTI对所述校验编码数据的校验位进行加扰时,将所述第一RNTI与所述校验编码数据的校验位进行异或运算。上述设计中,通过将所述第一RNTI与CRC进行异或运算,可以实现干扰随机化,从而可以减少信道间的干扰。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若在非调度传输模式下,则所述基站采用第一RNTI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扰,所述第一RNTI为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一RNTI与指定频域资源索引存在对应关系。若在调度传输模式下,则所述基站采用第二RNTI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扰;所述第二RNTI与所述第一RNTI不同。上述设计中在终端设备采用非调度传输模式时,基站在接收到数据后,可以不关心发送该数据的终端设备,而可以采用预设值进行对接收到的数据解扰,或者,根据指定频域资源索引对应的RNTI对接收到的数据解扰,相比于基站通过盲检的方式对数据进行解扰,上述设计可以有效的降低解扰的复杂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RNTI与指定频域资源索引存在对应关系时,所述基站可以根据所述指定频域资源索引确定所述第一RNTI。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加扰参数为终端设备对应的C-RNTI,上述设计中由于第一RNTI是根据所述频域资源索引确定的,因此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数据的频域资源确定该数据的加扰参数,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解扰的复杂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站在根据所述指定频域资源索引确定所述第一R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终端设备在非调度传输模式下,采用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所述第一RNTI为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一RNTI与指定频域资源索引存在对应关系;或者,/n所述终端设备在调度传输模式下,采用第二RNTI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所述第二RNTI与所述第一RNTI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在非调度传输模式下,采用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所述第一RNTI为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一RNTI与指定频域资源索引存在对应关系;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在调度传输模式下,采用第二RNTI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所述第二RNTI与所述第一RNTI不同。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RNTI与指定频域资源索引存在对应关系时,所述第一RNTI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定频域资源索引确定所述第一RNTI。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定频域资源索引确定所述第一RNTI,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指定频域资源索引与预设值进行求模运算,得到所述第一RNTI。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第一RNTI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得到校验编码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校验编码数据进行冗余信息扩充处理,得到纠错编码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纠错编码数据进行速率匹配,得到速率匹配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RNTI确定伪随机序列;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伪随机序列对所述速率匹配数据进行加扰。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第一RNTI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得到校验编码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RNTI对所述校验编码数据的校验位进行加扰。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第一RNTI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得到校验编码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RNTI对所述校验编码数据的校验位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校验编码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加扰后的校验编码数据进行冗余信息扩充处理,得到纠错编码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纠错编码数据进行速率匹配,得到速率匹配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RNTI确定伪随机序列;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伪随机序列对所述速率匹配数据进行加扰。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RNTI对所述校验编码数据的校验位进行加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RNTI与所述校验编码数据的校验位进行异或运算。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在非调度传输模式下,所述基站采用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扰,所述第一RNTI为预设值,或者,所述第一RNTI与指定频域资源索引存在对应关系;或者,
在调度传输模式下,所述基站采用第二RNTI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扰;所述第二RNTI与所述第一RNTI不同。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RNTI与指定频域资源索引存在对应关系时,所述第一RNTI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指定频域资源索引确定所述第一RNTI。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指定频域资源索引确定所述第一RNTI,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指定频域资源索引与预设值进行求模运算,得到所述第一RNTI。


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采用第一RNTI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扰,包括: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RNTI确定伪随机序列;
所述基站采用所述伪随机序列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扰。


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采用第一RNTI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扰,包括:
所述基站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扰,得到解扰数据;
所述基站对所述解扰数据进行速率匹配的反向处理,得到速率匹配前数据;
所述基站对所述速率匹配前数据进行去除冗余处理,得到去冗余数据;
所述基站采用所述第一RNTI对所述去冗余数据的校验位进行解扰,得到校验编码数据;
所述基站对所述校验编码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的反向处理。


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采用第一RNTI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扰,包括: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RNTI确定伪随机序列;
所述基站采用所述伪随机序列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扰,得到解扰数据;
所述基站对所述解扰数据进行速率匹配的反向处理,得到速率匹配前数据;
所述基站对所述速率匹配前数据进行去除冗余处理,得到去冗余数据;
所述基站采用所述第一RNTI对所述去冗余数据的校验位进行解扰,得到校验编码数据;
所述基站对所述校验编码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的反向处理。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采用所述第一RNTI对所述去冗余数据的校验位进行解扰,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一RNTI与所述去冗余数据的校验位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松吴毅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