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焊接底座及焊接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15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接头焊接底座及焊接装配结构,涉及焊接技术领域,解决了管径较小的管接头在焊接时易发生堵塞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座体,座体上与管接头配合的一端存在有芯杆,且座体与管接头连接时芯杆至少延伸至管接头的用于与待焊接工件配合的容纳槽中。该焊接装配结构包括管接头和上述焊接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底座上设置芯杆,当芯杆的高度到达容纳槽中时,芯杆会阻隔焊料聚集堵塞管接头内的通孔,且由于芯杆与铜管内壁间隙有限,当焊料下沉到一定程度,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过度下沉的物料;能避免管接头的焊堵,可取消人工检堵工序,提高管接头与待焊接工件的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接头焊接底座及焊接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接头焊接底座及焊接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空调制冷及其附属行业中,一般采用火焰钎焊将管接头焊接至工件上,具体为将管接头的螺母端焊接至工件上,从而管接头的螺纹端可与另一工件连接。例如家用空调器生产进液管组件时,需要将管接头与铜管焊接在一起。传统焊接时,将管接头的螺纹端或管接头的螺纹端通过接管螺母固定到焊接底座上,其中接管螺母用于保护管接头的螺纹,防止管接头螺纹在焊接高温时损坏,管接头的另一端为焊接端插入需焊接工件(如铜管);焊接底座的底部插入到焊接机充氮立柱中,在自动送丝焊设备中的送丝机构送料的同时,焊接机充氮立柱补充惰性气体防止铜管加热时氧化。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在焊接时,尤其是对于管径较小的管接头,焊料易从铜管与管接头之间的焊缝底部下沉在管接头的内腔中聚集,冷却后将管接头的内腔通孔堵塞。对于管径较小的A、B型管接头需人工进行检堵,检堵过程工序较多,如:每个班次启动检堵机前,必须先排空至少1分钟再进行检堵操作,时间设定为总测试时间1.5S,开始测试时间1.0S,还要取同一批次中的5个组件进行动态参数测定,将已检堵合格的管路组件整齐置于工装架上,并贴上物料标识及物料标识上贴检堵标签。检堵过程工序较多,检堵效率较低,员工劳动强度大。而对于C型及以上的管接头未作检堵要求,前期出现过管接头来料两端未车到位,来料堵的情况,生产过程中难以检出。2、现有焊接底座充氮口位于底座顶端正上方,充氮孔容易被杂质堵塞影响效果,为避免焊渣、助焊剂结晶物等堵塞充氮孔需定期用湿布擦拭,影响生产效率。3、以管接头铜螺母为定位基准,管接头来料螺母的拧紧程度不同会影响到焊枪的加热位置,引起焊接质量隐患。且焊接机生产B、C、D型等多种型号,每次转机都需要调整焊枪位置,难以保障每次转机火焰情况的一致性;多次避免调节焊枪位置易造成焊点的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接头焊接底座及焊接装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径较小的管接头在焊接时易发生堵塞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接头焊接底座,包括座体,其中:所述座体上与管接头配合的一端存在有芯杆,且所述座体与所述管接头连接时所述芯杆至少延伸至所述管接头的用于与待焊接工件配合的容纳槽中。优选的,所述座体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充气装置的进气腔,所述芯杆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气腔导通的充气孔。优选的,所述进气腔沿所述座体的轴线设置。优选的,所述进气腔位于所述芯杆内的一端为封闭端。优选的,所述芯杆的侧部设置有两个关于所述芯杆的轴线对称设置的所述充气孔。优选的,两个所述充气孔的中心分别经过不同的垂直于所述芯杆的轴线的线。优选的,所述座体上设置有定位台,所述管接头或与所述管接头的螺纹端连接的螺纹保护部固定于所述定位台上。优选的,所述定位台为圆柱体,所述管接头或所述螺纹保护部过盈配合于所述定位台的外围,且所述管接头或所述螺纹保护部的顶端抵接有定位台阶。优选的,所述座体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直径与不同型号的所述管接头相对应的定位台,当同一设备生产的不同型号的所述管接头分别固定于相应所述定位台上时,所述管接头的与待焊接工件连接的一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优选的,多个所述定位台沿所述座体的轴线方向排列。优选的,所有所述定位台与所述座体均同轴设置。优选的,所述座体上与所述充气装置配合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台,当所述座体与所述充气装置的出气柱配合时,所述出气柱的顶端与所述抵接台抵接,且充气装置内的气体能由所述出气柱进入所述进气腔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焊接装配结构,包括管接头和上述管接头焊接底座,所述座体与所述管接头连接且所述芯杆至少延伸至所述管接头的用于与待焊接工件配合的容纳槽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焊接底座上设置芯杆,且管接头固定于座体上时芯杆能延伸至用于连接待焊接工件的容纳槽中;由于焊接时焊点位于容纳槽的内壁上,焊堵易发生在容纳槽的底部位置,当芯杆的高度到达容纳槽中时,芯杆会阻隔焊料聚集堵塞管接头内的通孔,且由于芯杆与铜管内壁间隙有限,当焊料下沉到一定程度,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过度下沉的物料。能避免管接头的焊堵,可取消人工检堵工序,提高管接头与待焊接工件的焊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管接头焊接底座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管接头焊接底座与A型管接头配合的示意图;图3是管接头焊接底座与A型管接头配合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管接头焊接底座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管接头焊接底座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正视图;图6是管接头焊接底座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管接头焊接底座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是管接头焊接底座与C型管接头配合的示意图;图9是管接头焊接底座与C型管接头配合的剖视图;图10是管接头焊接底座与B型管接头配合的示意图。图中1、座体;11、芯杆;101、进气腔;102、充气孔;12、第一定位台;13、第二定位台;131、定位台阶;14、抵接台;2、管接头;201、容纳槽;3、接管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1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接头焊接底座,包括座体1,其中:座体1上与管接头2配合的一端存在有芯杆11,且座体与管接头2连接时芯杆11至少延伸至管接头2的用于与待焊接工件配合的容纳槽201中。其中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接头焊接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其中:所述座体上与管接头配合的一端存在有芯杆,且所述座体与所述管接头连接时所述芯杆至少延伸至所述管接头的用于与待焊接工件配合的容纳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接头焊接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其中:所述座体上与管接头配合的一端存在有芯杆,且所述座体与所述管接头连接时所述芯杆至少延伸至所述管接头的用于与待焊接工件配合的容纳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焊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充气装置的进气腔,所述芯杆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气腔导通的充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焊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沿所述座体的轴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焊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位于所述芯杆内的一端为封闭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焊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的侧部设置有两个关于所述芯杆的轴线对称设置的所述充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接头焊接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充气孔的中心分别经过不同的垂直于所述芯杆的轴线的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焊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设置有定位台,所述管接头或与所述管接头的螺纹端连接的螺纹保护部固定于所述定位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焊接底座,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相沣黄冬磊高海涛朱璐璐朱正伟肖杨陈超祥赵雪梅李敏董杰甘威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