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07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涉及浇注设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浇注设备直浇道外可调节连接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个保护套体上下依次连接套装于直浇道的外部,最上端一个保护套体与浇口杯固定连接,下端一个保护套体固定装于砂箱上;保护套体与直浇道之间装有填充砂块;保护套体包括:固定套和连接套;固定套的外部套装有两个反向设置的连接套;连接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上下两个保护套体通过相邻的两个连接法兰装配连接螺栓螺母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现有保护装置直筒圆管无法实现随浇口杯高度的调整而调整,且定位安装困难、易倾斜、打箱后清理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
本技术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涉及浇注设备辅助装置
,尤其涉及浇注设备直浇道外可调节连接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大型定距螺旋桨的浇注方法主要采用底注式重力浇注方法,即浇注时高温金属液通过浇口杯经由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后再进入到螺旋桨内部。其中直浇道是浇注的源头,浇注时若高温金属液在此处泄漏,不但因浇不到螺旋桨中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为防止浇注时高温金属液在直浇道处发生泄漏,大型定距螺旋桨在造型时,采用直筒圆管加型砂对直浇道进行加固保护。通常,一个大型螺旋桨铸件的直浇道长度约为6-7m,因直筒圆管长度固定,所以吊装和罩在直浇道外定位安装困难,且易倾斜,打箱后清理非常困难,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直接导致生产效率极低。此外,由于螺旋桨的桨毂高度不同,为了实现重力浇注,需要直浇道足够高以便获取足够大的压头,因此,不同产品每次造型时设置的直浇道高度均不相同。这时,使用的直筒圆管要根据直浇道的高度进行多次切割去除或者焊接加高来调节,以达到与浇口杯底部贴合的目的,由此耗费大量人力、焊条、圆钢、乙炔和电能等资源,无形中增加了很大一笔资金开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提出的现有保护装置直筒圆管无法实现随浇口杯高度的调整而调整,且定位安装困难、易倾斜、打箱后清理困难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本技术主要利用多个可调式结构以拼装的形式组合成直浇道外部保护装置,从而起到防止高温金属液外泄而造成的人员伤害及物料浪费的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套体、填充砂块;多个保护套体上下依次连接套装于直浇道的外部,最上端一个保护套体与浇口杯固定连接,下端一个保护套体固定装于砂箱上;保护套体与直浇道之间装有填充砂块;保护套体包括:固定套和连接套;固定套的外部套装有两个反向设置的连接套;连接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上下两个保护套体通过相邻的两个连接法兰装配连接螺栓螺母相连接;进一步地,连接套与固定套之间通过设置在二者上的连接结构调整连接位置并固定;连接结构包括:螺孔、长通孔及蝶形螺栓;螺孔设置在固定套上,至少为两个,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长通孔沿轴线方向设置在连接套上,蝶形螺栓穿过长通孔旋于螺孔内,拧紧蝶形螺栓可将连接套和固定套紧固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填充砂块包括:固定砂块和调整砂块;固定砂块和调整砂块均为半弧形结构;固定砂块的内弧直径略大于直浇道的外径,外弧直径略小于固定套内径;调整砂块的内弧直径略大于直浇道的外径,外弧直径略小于连接套内径。进一步地,固定砂块的厚度与固定套的高度一致。进一步地,调整砂块为多个,加工为不同厚度,用以填充连接后保护套体内部留下的空隙。本技术的使用方式为:将保护套体套装在直浇道的外部,并将填充砂块放置于直浇道和保护套体之间;两个相邻的保护套体上的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和螺母相连接,多节保护套体连接后可获得所需的高度,如有差距可通过调节可调的连接套改变高度,再填充调整砂块即可实现完全包裹直浇道,实现完全保护。具体操作如下:A、根据产品毛坯件重量和尺寸,计算出造型时需要的直浇道高度,由此可确定需要的直浇道的高度;B、根据理论计算后确定的直浇道的高度,选择所需的保护套体的数量。C、将最下一个保护套体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砂箱上,将上部的连接套向上拉出,并通过蝶形螺栓配合螺孔和长通孔将连接套固定;然后放入固定砂块和调整砂块(根据具体高度差,选择不同厚度的填充砂块);D、通过螺栓螺母将一个保护套体与下面一个保护套体相连接,并将上下两个连接套向两端拉出,再通过蝶形螺栓配合螺孔和长通孔将连接套固定;然后放入固定砂块和调整砂块;E、重复D步骤将剩余的保护套体和填充砂块依次套装于直浇道的外部,直至与浇口杯底部相接触,在最上端一个保护套体的连接套内填充好调整砂块,然后通过螺栓将连接套固定在浇口杯底部,并进行密封。然后将其余的各个保护套体外层的两个连接套向两端拉出,然后逐个将相邻的两个保护套体的连接套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并填充入调整砂块。较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装置长度可调节的保护套体,可满足任何高度的直浇道造型;2、本技术提供的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每两节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能达到期望的高度,顶端可与浇口杯贴合平整,底端能与包含完整浇注系统及铸件的砂箱无缝结合,可完全替代现有的直筒圆管,并可解决直筒圆管所不能实现的自由调整高度、无法重复使用的问题;3、本技术提供的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体积短小,吊装及浇注后打箱清理十分方便,组装容易,可节省大量人力、焊条、圆钢、乙炔和电能等资源;4、本技术提供的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体积小,不占空间,方便存放及使用;5、本技术提供的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适用性强,可用于如铜合金、铸钢、铸铁等多种高温金属液浇注时直浇道的保护6、本技术提供的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使用的范围广泛,可作为任何底注式重力浇注的大型铸件造型时直浇道保护装置。综上,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现有保护装置直筒圆管无法实现随浇口杯高度的调整而调整,且定位安装困难、易倾斜、打箱后清理困难等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配一块调整砂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装配两块调整砂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下两端连接套都拉伸开结构示意图。图中:1、浇口杯2、保护套体2.1、连接套2.2、固定套2.3、连接法兰2.4、螺孔2.5、蝶形螺栓2.6、长通孔3、填充砂块3.1、固定砂块3.2、调整砂块4、直浇道5、砂箱。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套体(2)、填充砂块(3);多个保护套体(2)上下依次连接套装于直浇道(4)的外部,最上端一个保护套体(2)与浇口杯(1)固定连接,下端一个保护套体(2)固定装于砂箱(5)上;保护套体(2)与直浇道(4)之间装有填充砂块(3);/n所述的保护套体(2)包括:固定套(2.2)和连接套(2.1);固定套(2.2)的外部套装有两个反向设置的连接套(2.1);连接套(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2.3),上下两个保护套体(2)通过相邻的两个连接法兰(2.3)装配连接螺栓螺母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套体(2)、填充砂块(3);多个保护套体(2)上下依次连接套装于直浇道(4)的外部,最上端一个保护套体(2)与浇口杯(1)固定连接,下端一个保护套体(2)固定装于砂箱(5)上;保护套体(2)与直浇道(4)之间装有填充砂块(3);
所述的保护套体(2)包括:固定套(2.2)和连接套(2.1);固定套(2.2)的外部套装有两个反向设置的连接套(2.1);连接套(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2.3),上下两个保护套体(2)通过相邻的两个连接法兰(2.3)装配连接螺栓螺母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可调式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2.1)与固定套(2.2)之间通过设置在二者上的连接结构调整连接位置并固定;连接结构包括:螺孔(2.4)、长通孔(2.6)及蝶形螺栓(2.5);螺孔(2.4)设置在固定套(2.2)上,至少为两个,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长通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晶姜元军李普泽孟庆辉尚子博孙赫应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