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腔带直壁的钛合金臼杯的锻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062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内腔带直壁的钛合金臼杯的锻造模具,其能解决采用现有锻造模具加工内腔带有较高直壁的钛合金臼杯后还需要机加工工序成型直壁,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其包括上模、下模一和下模二,下模一的顶面上开有圆形导向槽,圆形导向槽的槽底面上成型有与其同轴的圆柱形凸起,圆柱形凸起上开有与其同轴且上下贯通的安装孔,下模二可间隙配合插装于安装孔内并与圆柱形凸起共同组成冲头,冲头的形状与臼杯内腔形状相适应且圆柱形凸起对应臼杯内腔的直壁;上模的底部加工有可同轴且间隙配合插入圆形导向槽的圆柱形导向部,圆柱形导向部的底面上成型有与其同轴的型腔,型腔的形状与臼杯外形相适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腔带直壁的钛合金臼杯的锻造模具
本技术涉及人工关节锻造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内腔带直壁的钛合金臼杯的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医疗关节件中,臼杯是市场占比较高的一种植入件,臼杯通常由钛合金制成,用于人体髋关节发生损伤或病变后进行骨科置换手术时植入人体髋关节的替换物,通常与柄件配套使用。与柄件相比,臼杯的造型更具有多样性,现今市场上的臼杯1锻件结构大多内腔带一定高度的直壁2,如图1所示。对于高度H较大(≥9mm)的直壁,在无拔模斜度的情况下,锻造时会产生包模,工件无法顺利脱出,从而导致工件与模具报废。因此一般在锻造模具设计时将与直壁对应的模具部位增加拔模斜度,保证工件顺利脱出。由于拔模斜度的存在,锻造后的工件在原本直壁处并非直壁,后续需要通过机加工成型直壁,导致生产周期延长,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内腔带有较高直壁的钛合金臼杯的锻造模具为了保证工件顺利脱模,将与直壁对应的部位增加了拔模斜度,但却导致需要另外设置机加工工序成型直壁,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内腔带直壁的钛合金臼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腔带直壁的钛合金臼杯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模、下模一和下模二,所述下模一的顶面上开有圆形导向槽,所述圆形导向槽的槽底面上成型有与其同轴的圆柱形凸起,所述圆柱形凸起上开有与其同轴且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下模二可间隙配合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圆柱形凸起共同组成冲头,所述冲头的形状与臼杯内腔形状相适应且所述圆柱形凸起对应臼杯内腔的直壁;所述上模的底部加工有可同轴且间隙配合插入所述圆形导向槽的圆柱形导向部,所述圆柱形导向部的底面上成型有与其同轴的型腔,所述型腔的形状与臼杯外形相适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腔带直壁的钛合金臼杯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模、下模一和下模二,所述下模一的顶面上开有圆形导向槽,所述圆形导向槽的槽底面上成型有与其同轴的圆柱形凸起,所述圆柱形凸起上开有与其同轴且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下模二可间隙配合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圆柱形凸起共同组成冲头,所述冲头的形状与臼杯内腔形状相适应且所述圆柱形凸起对应臼杯内腔的直壁;所述上模的底部加工有可同轴且间隙配合插入所述圆形导向槽的圆柱形导向部,所述圆柱形导向部的底面上成型有与其同轴的型腔,所述型腔的形状与臼杯外形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腔带直壁的钛合金臼杯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由上至下同轴设置的倒梯形槽和圆形通孔,所述下模二包括由上至下同轴设置的伞状成型部、倒梯形凸起部和杆部,所述倒梯形凸起部配合插入所述倒梯形槽且二者之间无间隙,所述杆部间隙配合插入所述圆形通孔,所述伞状成型部的底面与所述圆柱形凸起的顶面贴合,顶面边缘与所述圆柱形凸起的侧面无缝隙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内腔带直壁的钛合金臼杯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槽的高度大于3.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内腔带直壁的钛合金臼杯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凸起部与所述伞状成型部的底面的连接处倒圆角一,所述倒梯形凸起部与所述杆部的连接处倒圆角二。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月李湘军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