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厨余垃圾的搅拌降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98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搅拌降解装置,包括搅拌主体,搅拌主体顶部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一侧间隔设有入料口,第一电机底部设有第一搅拌棒,第一搅拌棒上分别设有第一搅拌叶片与第二搅拌叶片,第一搅拌棒外套设有固定罩,固定罩底部间隔设有导流台,导流台为倒立的锥形,搅拌主体底部设有降解罐,降解罐内设有温度传感器,降解罐内设有导热管道,降解罐上设有搅拌装置,通过安装在搅拌主体内的第一搅拌棒上设置第一搅拌叶片与第二搅拌叶片,用于通过第一搅拌叶片将厨余垃圾中较大的垃圾研磨为小粒径的厨余垃圾,并通过第二搅拌叶片将厨余垃圾进一步研磨,降低厨余垃圾的粒径,提高厨余垃圾进入降解罐内的降解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厨余垃圾的搅拌降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解装置,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搅拌降解装置。
技术介绍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且厨余垃圾粒径差别较大,不易降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搅拌降解装置,以期望解决厨余垃圾粒径差别较大,不易降解等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搅拌降解装置,包括搅拌主体,所述搅拌主体顶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一侧间隔设有入料口,所述第一电机底部设有第一搅拌棒,所述第一搅拌棒上分别设有第一搅拌叶片与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棒外套设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底部间隔设有导流台,所述导流台为倒立的锥形,所述搅拌主体底部设有降解罐,所述降解罐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降解罐内设有导热管道,所述降解罐上设有搅拌装置。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罩包括第一研磨层与第二研磨层,所述第一研磨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研磨层上设有第二通孔。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降解罐侧壁,所述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第二搅拌棒,并置于所述降解罐内,所述第二搅拌棒上设有搅拌叶轮。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降解罐内壁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降解罐外壁设有温度显示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降解罐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设有活性炭层,所述降解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密封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搅拌主体内设有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座与安装在喷淋座底部的喷淋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安装在搅拌主体内的第一搅拌棒上设置第一搅拌叶片与第二搅拌叶片,用于通过第一搅拌叶片将厨余垃圾中较大的垃圾研磨为小粒径的厨余垃圾,并通过第二搅拌叶片将厨余垃圾进一步研磨,降低厨余垃圾的粒径,提高厨余垃圾进入降解罐内的降解速率,同时在前述降解罐底部安装导热管道,用于通过导热管道调节降解罐内的温度,提高降解罐内的发酵速率,同时在降解罐侧壁安装搅拌装置,提高降解罐内厨余垃圾温度的均衡,增加发酵速率,提高厨余垃圾在降解罐内的降解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搅拌降解装置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说明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喷淋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搅拌主体,2为第一电机,3为入料口,4为第一搅拌棒,5为第一搅拌叶片,6为第二搅拌叶片,7为固定罩,8为导流台,9为降解罐,10为导热管道,12为第一研磨层,13为第二研磨层,14为第二电机,15为第二搅拌棒,16为搅拌叶轮,17为隔热层,18为保温层,19为排气口,20为活性炭层,21为出料口,22为密封门,23为喷淋组件,24为喷淋座,25为喷淋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搅拌降解装置,包括搅拌主体1,用于通过搅拌主体1将厨余垃圾搅拌并粉碎,通过在前述搅拌主体1顶部设置电机,前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前述搅拌主体1上方的中部,同时在前述电机一侧间隔设置入料口3,用于将厨余垃圾通过入料口3投入搅拌主体1内,并在前述电机底部设置第一搅拌棒4,前述第一搅拌棒4固定安装在前述电机底部的中轴线上,同时在前述第一搅拌棒4上分别设置第一搅拌叶片5与第二搅拌叶片6,前述第一搅拌叶片5与前述第二搅拌叶片6之间间隔设置,且前述第一搅拌叶片5用于将厨余垃圾中的较大的垃圾粉碎,前述第二搅拌叶片6用于将经第一搅拌叶片5粉碎后的厨余垃圾再次粉碎,并降低厨余垃圾的粒径,用于提高厨余垃圾的降解速率,在前述第一搅拌棒4外套设置固定罩7,用于由粉碎后的厨余垃圾通过固定罩7排出,前述固定罩7底部间隔设置导流台8,前述导流台8为倒立的锥形,前述搅拌主体1底部设置降解罐9,前述降解罐9与前述搅拌主体1相互连通,用于通过搅拌主体1将搅拌后的厨余垃圾流入至降解罐9内进行发酵降解,同时在前述降解罐9内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降解罐9内的发酵温度,并在前述降解罐9内设置导热管道10,前述导热管道10固定安装在前述降解罐9内的底部,用于通过导热管道10调节降解罐9内的发酵温度,提高厨余垃圾在前述降解罐9内的降解速率,同时在前述降解罐9内设置搅拌装置,前述搅拌装置固定安装在前述降解罐9的侧壁,用于通过搅拌装置搅拌降解罐9内的厨余垃圾,提高降解罐9内厨余垃圾温度的均衡,提高厨余垃圾降解速率。参考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前述固定罩7包括第一研磨层12与第二研磨层13,前述第一研磨层12与前述第二研磨层13之间间隔设置,并在前述第一研磨层12上设置第一通孔,前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用于通过第一研磨层12与前述第一搅拌叶片5将厨卫垃圾中较大的厨卫垃圾搅拌研磨成较小的粒径,并通过设置在前述第一研磨层12上的第一通孔进入第二研磨层13,前述第二研磨层13上设置第二通孔,前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前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用于通过第二研磨层13与前述第二搅拌叶片6将厨卫垃圾磨成更小的粒径,并通过设置在前述第二研磨层13上的第二通孔通过导流台8进入至降解罐9内,提高厨卫垃圾在降解罐9内的发酵速率。参考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降解罐9内厨余垃圾的发酵速率,前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4,前述第二电机14固定安装在前述降解罐9的侧壁,同时在前述第二电机14上安装有第二搅拌棒15,前述第二搅拌棒15固定安装在前述第二电机14的轴线上,前述第二电机14上转轴的中轴线与前述第二搅拌棒15的中轴线一致,并置于前述降解罐9内,同时在前述第二搅拌棒15上固定安装搅拌叶片,前述搅拌叶片与前述降解罐9内壁间隔设置,用于通过第二电机14带动第二搅拌棒15旋转,并通过搅拌叶片搅拌降解罐9内的厨余垃圾,提高降解罐9内厨余垃圾的发酵速率。参考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降解罐9内的厨余垃圾的发酵及降解效率,在前述降解罐9内壁设置保温层18与隔热层17,前述隔热层17可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前述降解罐9的内壁,用于通过隔热层17降低降解罐9内与降解罐9外的温度传递,同时前述保温层18可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前述隔热层17的内壁,用于通过保温层18提高降解罐9内温度的稳定,提高降解罐9内厨余垃圾的发酵降解速率,同时在前述降解罐9内安装温度传感器,用于通过温度传感器将降解罐9内的温度传输至安装在前述降解罐9外壁的温度显示器上,可用于观察并通过调节降解罐9内的导热管道10的温度,提高降解罐9内厨余垃圾的发酵速率及降解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搅拌降解装置,包括搅拌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主体(1)顶部设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一侧间隔设有入料口(3),所述第一电机(2)底部设有第一搅拌棒(4),所述第一搅拌棒(4)上分别设有第一搅拌叶片(5)与第二搅拌叶片(6),所述第一搅拌棒(4)外套设有固定罩(7),所述固定罩(7)底部间隔设有导流台(8),所述导流台(8)为倒立的锥形,所述搅拌主体(1)底部设有降解罐(9),所述降解罐(9)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降解罐(9)内设有导热管道(10),所述降解罐(9)上设有搅拌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搅拌降解装置,包括搅拌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主体(1)顶部设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一侧间隔设有入料口(3),所述第一电机(2)底部设有第一搅拌棒(4),所述第一搅拌棒(4)上分别设有第一搅拌叶片(5)与第二搅拌叶片(6),所述第一搅拌棒(4)外套设有固定罩(7),所述固定罩(7)底部间隔设有导流台(8),所述导流台(8)为倒立的锥形,所述搅拌主体(1)底部设有降解罐(9),所述降解罐(9)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降解罐(9)内设有导热管道(10),所述降解罐(9)上设有搅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厨余垃圾的搅拌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7)包括第一研磨层(12)与第二研磨层(13),所述第一研磨层(12)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研磨层(13)上设有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厨余垃圾的搅拌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智国刘本仕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汉麦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