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面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76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宜且小型的液面检测装置,该液面检测装置1具有:随着液面变动而运动的浮子;硬质电路基板5;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5上的电阻12a、12b;第一滑动面14,设置在电路基板5上,由与电阻12a、12b连接的多个电极13构成;与第一滑动面14接触的第一接点6;伴随着上述浮子的变动,第一接点6与构成第一滑动面14的多个电极13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由此输出改变电阻12a、12b的阻值的电信号,在电路基板5上设置与第一滑动面14电连接的第二滑动面15,设置有与第二滑动面14接触的第二接点7,上述第一接点6和第二接点7分别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面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便宜且小型的液面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以前的液面检测装置具有浮子臂,带有浮在液面上的浮子;臂支架,支撑浮子臂而且具有浮子臂的旋转支点;框架,轴支承臂支架的旋转支点;固定在框架上的硬质布线基板;接点保持部件,具有在硬质布线基板上滑动的滑动接点,固定在臂支架上;端子,与形成在硬质布线基板上的电极电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可是,在以前的液面检测装置中具有焊盘,为了在由陶瓷形成的硬质布线基板上连接端子。由于需要所述焊盘,故硬质布线基板不能实现面积小型化。而且,虽然硬质布线基板能够由大基板制作多个电路基板,但是由于布线基板大,故不能由大基板制造多个布线基板,不能降低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便宜且小型的液面检测装置。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3574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液面检测装置,具有随着液面变动而运动的浮子;硬质电路基板;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电阻;第一滑动面,设置在上述电路基板上,由与上述电阻连接的多个电极构成;与上述第一滑动面接触的第一接点,伴随着上述浮子的变动上述第一接点与构成上述第一滑动面的多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由此输出改变上述电阻的阻值的电信号,在上述电路基板上设置与上述第一滑动面电连接的第二滑动面,设置有与上述第二滑动面接触的第二接点,上述第一和第二接点分别与外部电路电连接。而且,液面检测装置具有在端部带有上述浮子的浮子臂;支撑所述浮子臂的臂支架;可以旋转支承上述浮子臂的框架;上述电路基板设置在上述框架上,上述第一和第二接点设置在上述臂支架上。而且,液面检测装置具有在端部带有上述浮子的浮子臂;支撑所述浮子臂的臂支架;可以旋转支承上述浮子臂的框架;上述电路基板设置在上述臂支架上,上述第一和第二接点设置在上述框架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沿A-A线剖面图。图3是图1中的沿B-B线剖面图。图4是该实施例的电路基板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利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液面检测装置1具有图中未示出的随着液面变动运动的浮子;在所述端部带有上述浮子的浮子臂2;支撑所述浮子臂2的臂支架3;可以旋转支承浮子臂2的框架4。而且,电路基板5设置在臂支架3上,框架4上设置有带第一接点6和第二接点7的端子8和9。所述端子8和9上分别固定导线10、11,用于与图中未示出的外部电路电连接。浮子臂2是刚性金属制成的金属线,一端具有上述浮子,另一端具有弯曲形成的轴部2a。所述轴部2a形成浮子臂2的旋转轴。臂支架3由合成树脂形成,支撑浮子臂2和电路基板5。臂支架3具有穿过浮子臂2的轴部2a的孔3a。而且,为了与孔3a对应,在臂支架3的背面(图1中不能确定的位置)具有圆筒部3b。而且,在所述圆筒部3b的前端设置有三个带爪部3c的弹性片3d。具有所述爪部3c的弹性片3d用于把臂支架3可旋转地安装在框架4上。臂支架3的上面形成从孔3a延伸的槽3e。所述槽3e用于嵌入浮子臂2。而且,槽3e的周围形成有多个爪3f,本实施例中为4个。所述爪3f用于把浮子臂2固定在臂支架3上。通过所述槽3e与爪3f能够确实的把浮子臂2和臂支架3固定。而且,只要确实固定浮子臂2和臂支架3,则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槽3e和爪3f,也可以利用适当的方法。框架4由合成树脂形成,本实施例中用与臂支架3相同的材质形成。所述框架4固定在支柱等安装部件上,所述支柱等是为了把所述液面检测装置1固定到燃料箱内而设置的。为了把臂支架3可旋转地安装在框架4上,中央设置有带通孔4b的圆筒状突出部4a。为了把臂支架3的爪部3c卡在通孔4b内部,在通孔4b的径部设置有缩小的台阶部4c。在此,说明浮子臂2和臂支架3及框架4的固定方法。首先,在没有把浮子臂2安装到臂支架3上的状态下,把带有臂支架3的爪部3c的弹性片3d插入框架4的通孔4b中。然后,在爪部3c进入直径小的台阶部4c时,由于弹性片3d变形,能够把爪部3c插入台阶部4c内。然后,如果爪部3c穿过贯通孔4b内的台阶部4c,弹性片3d变形恢复,同时爪部3c卡在台阶部4c。然后,把浮子臂2的轴部2a插入臂支架3的孔3a内,同时通过臂支架3的爪3f固定浮子臂2。通过上述操作,完成浮子臂2和臂支架3及框架4的固定。此时,通过浮子臂2的轴部2a插入臂支架3的孔3a内,能够防止臂支架3的弹性片3d变形,而且防止臂支架3的爪部3c从框架4的台阶部4c脱出。电路基板5是硬质电路基板,本实施例中使用陶瓷。在所述电路基板5的中央形成有通孔5a。所述通孔5a用于穿过臂支架3的圆筒部3b和框架4的突出部4a。因此,电路基板5容纳在形成于臂支架3上的凹部3g内,通过在所述凹部3g周围设置的爪3h固定在臂支架3上。电路基板5上设置有2个电阻12a和12b。所述电阻12a和12b由氧化钌等形成。而且,设置有与所述电阻12a和12b连接的多个电极13。所述电极13由银钯合金等形成。所述电极13各自独立,通过电阻12a和12b连接。而且,使多个电极13的一部分集中,形成第一滑动面14。而且,电路基板5上形成有电极15,构成与第一滑动面14电连接的第二滑动面。所述电极15用与电极13相同的材质形成。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滑动面14和第二滑动面15之间设置有电阻16。所述电阻16用与电阻12a和12b相同的材料形成。而且,后面描述的第一接点6与第一滑动面14接触,后面描述的第二接点7与第二滑动面15接触。第一接点6和第二接点7分别形成在端子8和9上。端子8和9是片状,本实施例它们的材质是铜镍锌合金。第一接点6和第二接点7具有多个接触点,本实施例中是4个。而且,为了使第一接点6和第二接点7与第一滑动面14和第二滑动面15良好地接触,端子8和9的中间开始向图1中的上方弯曲。而且,为了使第一接点6和第二接点7在第一滑动面14和第二滑动面15上良好地滑动,它们的前端向图1中的下方弯曲。所述端子8和9固定在框架4上,所述固定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在端子8和9上设置有通孔17,在框架4上设置有穿过所述通孔17的销钉(图中未示出),穿过通孔17的上述销钉由于热发生变形而固定。而且,如上所述,所述端子8和9上固定有用于与上述外部电路电连接的导线10、11。而且,端子8和9与导线10和11的连接用焊锡也可以,或者通过铰接端子8和9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构成的液面检测装置1中,浮子臂2和臂支架3伴随着上述浮子的变动而旋转。这样,固定在臂支架3上的电路基板5旋转。伴随着所述旋转,第一接点6与构成第一滑动面14的多个电极13中的至少一个接触。这样,将改变电阻12a和12b的阻值的电信号输出到上述外部电路。本实施例的电连接由导线10、第一接点6(端子8)、电极13(第一滑动面14)、电阻12a和12b(但是根据第一接点6与第一滑动面14接触的位置,存在除去电阻12a和12b的情况)、电极13、电阻16、第二滑动面15、第二接点7(端子9)、导线11构成。如上所述,通过第一接点6和第二接点7与上述外部电路电连接,能够消除以前在电路基板5上设置的用于与上述外部电路连接的焊盘,因此能够实现电路基板5小型化。与此相伴,能够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面检测装置,具有:随着液面变动而运动的浮子;硬质电路基板;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电阻;第一滑动面,设置在上述电路基板上,由与上述电阻连接的多个电极构成;与上述第一滑动面接触的第一接点;伴随着上述浮子的变动,上述第一接点与构成上述第一滑动面的多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由此将改变上述电阻阻值的电信号输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路基板上设置与上述第一滑动面电连接的第二滑动面,设置有与上述第二滑动面接触的第二接点,上述第一和第二接点分别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出茂树榎本清中川忠夫岛崎义之上村惠宏佐藤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