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控制装置、平视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控制装置、平视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689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平视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其实现不易带给观察者违和感。其中,处理器获取包含用户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的人眼位置相关信息,显示AR虚像(V60),为了调整AR虚像(V60)的显示位置,执行人眼追踪性图像修正处理,即,至少基于人眼位置相关信息对显示装置(40)中显示的图像的位置进行修正,在判定为人眼位置相关信息或人眼位置相关信息的检测动作满足预设的2D条件的情形下,将3D图像切换至2D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车辆等移动体中将图像重叠至移动体前方景象(从乘车人员的角度所看到的移动体前行方向的实景)上以供视觉观察的显示控制装置、平视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等。


技术介绍

1、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平视显示装置(虚像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通过将投射至车辆前挡风玻璃等被投影部的显示光朝向车辆内侧的乘车人员(观察者)反射,而供观察者视觉观察虚像。专利文献1中尤其记载有一种平视显示装置,通过使虚像感知距离(观察者所感知到的与虚像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识别车辆的速度状况。图像(虚像)在从观察者观察的角度向近侧移动或向远侧移动,能够引起观察者视觉上的注意,或者能够在所显示的图像上附加距离方面的信息。这样使感知距离发生变化的平视显示装置在内部设有立体显示装置。

2、立体显示装置例如有应用透镜阵列等的方法(柱状透镜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应用视差屏障的方法(视差屏障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或视差图像分时显示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5及6)等。

3、这些方法方式通过使左视点图像的显示光朝向左眼所在的位置,使右视点图像的显示光朝向右眼所在的位置来视觉观察具有视差的左视点图像及右视点图像并融合图像,以此改变虚像的感知距离。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127065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115198号公报

8、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4-150304号公报

9、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1-107382号公报

10、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0-236561号公报

11、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2000-44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已知如上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会发生串扰。串扰是指从一个视点观察时本应观察到的视点图像和与其不同的视点图像(典型的是应在相邻视点观察到的视点图像)被同时观察到的现象,会观察到多个视点图像重叠的重影。

3、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特定技术方案的概要如下所示。应理解,这些形态仅仅是为了向读者提供这些特定技术方案的概要而提出,并不限定该公开的范围。实际上本专利技术可包括未记载在下文中的各种形态。

4、本专利技术的概要涉及实现不易视觉观察到串扰的事项。更具体而言,涉及提供显示控制装置、平视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等的事项,其显示的图像不易视觉观察到串扰且不易带给观察者违和感。

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6、因此,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说明书记载的显示控制装置、平视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等采用了以下手段。本技术方案的主旨在于基于包含用户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的人眼位置相关信息或人眼位置相关信息的检测动作,快速将3d图像(fu10)切换至所述2d图像(fu30)。

7、因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技术方案的显示控制装置,执行显示图像的显示器及平视显示装置中的显示控制,所述平视显示装置通过将显示器显示的图像的光投影至被投影部而使图像的虚像重叠至前方景象供车辆用户视觉观察,并且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具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保存在存储器中,且构成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并且,处理器在平视显示装置中显示2d图像及可立体观测的3d图像,获取包含用户人眼位置或人脸位置中的至少一项的人眼位置相关信息,并基于人眼位置相关信息,判定人眼位置相关信息或人眼位置相关信息的检测动作是否满足预设的2d条件,在判定为满足2d条件的情形下,执行将3d图像切换至2d图像的2d切换处理。本专利技术第一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基于包含用户人眼位置或人脸位置中的至少一项的人眼位置相关信息,对可能发生串扰的状况进行推测或预测,并将3d图像切换至2d图像,从而难以视觉观察到串扰。或者也可推断出如下优点:即使在视觉观察到串扰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重影的偏差较小。

8、另外,第一技术方案的其他显示控制装置中,处理器在平视显示装置中显示2d图像及可立体观测的3d图像,获取包含用户人脸朝向的人眼位置相关信息,并基于人眼位置相关信息,判定人眼位置相关信息或人眼位置相关信息的检测动作是否满足预设的2d条件,在判定为满足2d条件的情形下,执行将3d图像切换至2d图像的2d切换处理。本专利技术第一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基于包含用户人脸朝向的人眼位置相关信息对可能发生串扰的状况进行推测或预测,并将3d图像切换至2d图像,从而难以视觉观察到串扰。或者也可推断出如下优点:即使在视觉观察到串扰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重影的偏差较小。

9、另外,其他第一技术方案的显示控制装置中,处理器在平视显示装置中显示2d图像及可立体观测的3d图像,获取包含用户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的人眼位置相关信息,判定人眼位置相关信息的检测动作是否满足预设的2d条件,在判定为满足2d条件的情形下,执行将3d图像切换至2d图像的2d切换处理。本专利技术第一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基于包含用户人眼位置或人脸位置中的至少一项的人眼位置相关信息,对可能发生串扰的状况进行推测或预测,并将3d图像切换至2d图像,从而难以视觉观察到串扰。或者也可推断出如下优点:即使在视觉观察到串扰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重影的偏差较小。

10、根据能够附属于第一技术方案的第二技术方案,2d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的变化速度条件;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的坐标条件;以及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的移动时间条件。该情形下,根据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的变化速度条件、坐标条件或移动时间条件,能够对可能视觉观察到与人眼位置不匹配的图像的状况进行推测,并切换至2d图像。

11、根据能够附属于第一技术方案的第三技术方案,2d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的变化速度较快;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的坐标处于预设范围内;以及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连续变化。该情形下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以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的变化速度较快为条件,切换至右视点图像与左视点图像不易产生偏差的2d图像。例如,如果变化速度快于预设的阈值,则切换至右视点图像与左视点图像不易产生偏差的2d图像。并且,该情形下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以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的坐标处于预设范围内为条件,切换至右视点图像与左视点图像不易产生偏差的2d图像。例如,如果处于容易导致人眼位置的检测误差扩大(检测精度降低)或发生误检测的预设范围,则切换至2d图像。并且,该情形下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以检测到人眼位置、人脸位置及人脸朝向中的至少一项连续变化为条件而切换至2d图像。例如,在检测到人眼位置朝一个方向连续变化的情形下,切换至2d图像。

12、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控制装置(30),其执行显示图像的显示器(40)及平视显示装置(20)中的显示控制,所述平视显示装置(20)通过将所述显示器(40)显示的所述图像的光投影至被投影部而使所述图像的虚像重叠至前方景象供车辆用户视觉观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平视显示装置(20),其特征在于,该平视显示装置(20)具备:

11.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是显示图像的显示器(40)及平视显示装置(20)中的显示控制方法,所述平视显示装置(20)通过将所述显示器(40)显示的所述图像的光投影至被投影部而使所述图像的虚像重叠至前方景象供车辆用户视觉观察,该显示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显示控制装置(30),其执行显示图像的显示器(40)及平视显示装置(20)中的显示控制,所述平视显示装置(20)通过将所述显示器(40)显示的所述图像的光投影至被投影部而使所述图像的虚像重叠至前方景象供车辆用户视觉观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诚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