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动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736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动造粒机,包括流动室,流动式内设置有造粒腔以及与造粒腔连通的进料口及出料口,造粒腔内设置有可转动搅拌的搅拌桨以及用于喷射母液的喷管,造粒室上连接设置有供热风通入的进气室及供热风排出的排气室,进气室内设置有与造粒腔连通的进气腔,排气室设置有与造粒腔连通的排气腔,进气腔上设置有热风进口,排气腔上设置有热风出口。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通过设置进气室及排气室来实现朝造粒腔内通入热风来加速造粒,从而提高造粒效率的一种流动造粒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动造粒机
本技术涉及颗粒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动造粒机。
技术介绍
流动造粒机是用于将小颗粒粉体物料制造成较大颗粒物料,从而满足对产品颗粒度的要求。适用于食品、食品添加剂、医药、饲料等行业。现有的流动造粒机包括流动室,流动室内开设有造粒腔以及与造粒腔连通的进料口及出料口,因此,便可将小颗粒粉体物料通过进料口送入造粒腔内进行造粒,并将造粒完成的大颗粒物料通过出料口排出,另外,造粒腔内设置有可转动搅拌的搅拌桨以及用于喷射将小颗粒粉体物料粘结成大颗粒物料的母液的喷管,因此,喷管朝造粒腔内喷射母液使得造粒腔内的小颗粒粉体物料与母液混合而形成大颗粒物料,且在搅拌桨的搅拌作用下加快的混合的效率以及提高了混合的质量。现有流动造粒机其存的问题在于:由于最终的大颗粒物料对干燥程度有要求,而母液喷射于小颗粒粉体物料上将会湿润物料,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等待干燥,使得生产效率低下,而直接排除则需要重新安排干燥环节,工艺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设置进气室及排气室来实现朝造粒腔内通入热风来加速造粒,从而提高造粒效率的一种流动造粒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流动室,所述流动室内设置有造粒腔以及与造粒腔连通的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造粒腔内设置有可转动搅拌的搅拌桨以及用于喷射母液的喷管,所述造粒腔上连接设置有供热风通入的进气室及供热风排出的排气室,所述进气室内设置有与造粒腔连通的进气腔,所述排气室设置有与造粒腔连通的排气腔,所述进气腔上设置有热风进口,所述排气腔上设置有热风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向进气室的进气腔内通入热风,使热风进入造粒腔内加速母液的烘干,且热风可通过排气室的排气腔离开,从而形成热风的流动系统来有序稳定的进行烘干工作,加速了大颗粒物料的生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室位于流动室下端,所述排气室位于流动室上端,所述流动室底端与进气室上端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防止造粒腔内的物料进入进气腔的筛板,所述排气腔内设置有防止物料从热风出口排出的滤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进气室设置于流动室下端,便可从下往上对造粒腔内的物料进行烘干,使得造粒腔内的物料可在热风的作用下朝上被扬起,使烘干作用效果更加的均匀;2.排气室设置于流动室上端,使得被扬起的物料可在自身作用下下落,使得排气室内堆积的物料尽可能的少,保证出风的流畅性;3.筛板的设置,则配合热风,使得热风可通过筛板进入造粒腔内;4.滤袋的设置,防止物料通过排气室被排出,保证了物料的利用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位于筛板的竖向上方固定设置有上端定位环,所述开口位于筛板的竖向下方沿竖向滑移设置有将筛板朝上顶推的推动组件,所述开口位于筛板的外周设置有供筛板拔出的拔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拔出口的设置,使得筛板可通过拔出口从侧边拆卸,使得拆卸更加的便捷;2.上端定位环的设置配合推动组件,使得筛板在安装时通过推动组件有效朝上推动筛板而保证筛板的安装稳定性以及在需要拆卸时,将推动组件朝下驱动,使得卸除对筛板的作用力而便于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推动杆、推动头、驱动手柄,所述推动杆的轴向为竖直方向,且推动杆的轴向下端贯穿进气室至外侧,所述推动杆与进气室螺纹连接,所述推动头设置于推动杆轴向朝向筛板侧,且推动头与推动杆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驱动手柄固定设置于推动杆轴向下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推动组件采用驱动手柄转动推动杆,使得推动杆在螺纹的作用下上下滑移,从而带动推动头朝向或者远离筛板,使得安装更加的便捷;2.转动轴承的设置,使得推动头朝上驱动时不随推动杆转动而转动,防止推动头作用筛板产生扭矩而使推动出现卡顿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位于筛板的竖向下方设置有平稳支撑组件,所述平稳支撑组件包括与筛板的底端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支撑推环及将支撑推环朝筛板推送的推力弹簧,所述支撑推环沿竖向滑移设置于进气腔内,所述推力弹簧的轴向为竖直方向,且压缩设置于支撑推环的下端及进气室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稳支撑组件的设置,使得筛板下端的轴向在支撑推环的作用下而增加受力面积,且在推力弹簧的作用的,使支撑推环更加有效的作用筛板,保证支撑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室内设置有朝滤袋吹气的吹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管的设置,使得可通过吹管定期朝滤袋吹气而使附着在滤袋上的物料被抖落,使物料的利用率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室下侧朝下沿周向设置有粉料挡板,所述粉料挡板沿竖直朝下方向呈缩口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料挡板朝下呈缩口的设置,则在物料朝上扬起的情况下受到粉料挡板的阻挡作用,因此,减少物料进入排气腔内,减少物料对滤袋的附着,且物料在掉落的情况下,也可顺着粉料挡板朝造粒腔内滚动,进一步增加了物料的利用率。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搅拌组件的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进气室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动造粒机,包括流动室1、进气室2及排气室3,流动室1呈轴向为竖直方向的圆台形,且较小底面朝下设置,进气室2设置在流动室1底端,呈L形,排气室3设置在流动室1上端,呈圆柱形,其中,进气室2内开设有进气腔21以及热风进口22,使得可将热风进口22与热风风源相接,从而朝进气腔21内通入热风,此外,流动室1内开设有造粒腔11,且进气室2顶端以及造粒腔11底端分别相互连通,使得连通位置设置作为开口23,从而进气腔21内的热风便可通过开口23进去造粒腔11内进行烘干工作,另外,流动室1的右侧偏上外周设置有进料组件12,进料组件12包括进料通道121、进料杆122以及进料电机123,进料通道121的右侧上方开设有进料口124,进料杆122设置于进料通道121内,且进料杆122的外周沿轴向设置有螺旋状的叶片,进料电机123固定于进料通道121上,且进料电机123的输出轴与进料杆122相互连接,因此,小颗粒粉体物料便可通过进料口124倒入进料通道121,并在进料电机123的作用下带动进料杆122转动,使得小颗粒粉体物料在螺旋状的叶片作用下转动进入造粒腔11内,另外,流动室1的左侧偏下外周设置有出料组件13,出料组件13包括出料通道131、出料杆132、出料电机133及出料阀134,出料通道131左侧下方开设有出料口135,出料阀134设置于出料口135下端,出料杆132设置于出料通道131内,且出料杆132的外周沿轴向设置有螺旋状的叶片,出料电机133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动造粒机,包括流动室,所述流动室内设置有造粒腔以及与造粒腔连通的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造粒腔内设置有可转动搅拌的搅拌桨以及用于喷射母液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腔上连接设置有供热风通入的进气室及供热风排出的排气室,所述进气室内设置有与造粒腔连通的进气腔,所述排气室设置有与造粒腔连通的排气腔,所述进气腔上设置有热风进口,所述排气腔上设置有热风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动造粒机,包括流动室,所述流动室内设置有造粒腔以及与造粒腔连通的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造粒腔内设置有可转动搅拌的搅拌桨以及用于喷射母液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腔上连接设置有供热风通入的进气室及供热风排出的排气室,所述进气室内设置有与造粒腔连通的进气腔,所述排气室设置有与造粒腔连通的排气腔,所述进气腔上设置有热风进口,所述排气腔上设置有热风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动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室位于流动室下端,所述排气室位于流动室上端,所述流动室底端与进气室上端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防止造粒腔内的物料进入进气腔的筛板,所述排气腔内设置有防止物料从热风出口排出的滤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动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位于筛板的竖向上方固定设置有上端定位环,所述开口位于筛板的竖向下方沿竖向滑移设置有将筛板朝上顶推的推动组件,所述开口位于筛板的外周设置有供筛板拔出的拔出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勤潘晴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而乐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