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断开呼吸机更换呼出端滤器的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39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不断开呼吸机更换呼出端滤器的转接器,转接器包括第一Y型连接软管、第二Y型连接软管、第一转换控制件、第一连通管、第二转换控制件和第二连通管,第一Y型连接软管包括进气管体、第一出气管体和第二出气管体,第二Y型连接软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出气管体,第一转换控制件包括控制壳体和滑动控制杆,控制壳体包括壳主体,壳主体上设有滑动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接器在更换过滤器时,对供气回路进行切换,持续对患者进行供气,在更换呼出端过滤器的同时不断开呼吸机,雾化治疗时,呼气回路先通过过滤器再经过呼出传感器,避免药物附着在传感器上,保护了传感器,同时使呼吸机管路内气溶胶不会外露于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断开呼吸机更换呼出端滤器的转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接器,具体是一种不断开呼吸机更换呼出端滤器的转接器。
技术介绍
呼吸机雾化吸入治疗越来越受重视,更多的呼吸机开发了雾化功能,但是呼吸机呼出端的流量监测是不可或缺的部件,雾化药物的附着易导致呼吸机呼出端传感器故障,目前临床常规的方法是在呼吸机的呼出端放置一个呼吸机专用过滤器作为保护。但是过滤器使用周期较短,常推荐每日更换,更换时需要断开呼吸机,导致病人通气的短暂停止、呼吸机管路内气溶胶外露于环境等不良事件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断开呼吸机更换呼出端滤器的转接器,将进气管体与供气设备连通,出气管体与患者的通气管连通,正常使用过程中,气体通过进气管体、第一出气管体、第一连通柱、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柱、第一连通管、过滤器、第二转换控制件、第一连接管和出气管体,此时滑动控制杆上靠近第二连通孔一侧的第二磁块和第一磁块配合,标识区内的雾化中暴露在外部,雾化关被控制壳体遮蔽,在更换过滤器时,同时切换第二转换控制件和第一转换控制件,此时气体经过第二连通孔和第二连通管,标识区内的雾化关暴露在外部,雾化中被控制壳体遮蔽,继续对患者进行供气,使呼吸机管路内气溶胶不会外露于环境,过滤器上的通气回路断开,对过滤器进行更换,更换结束后,切换第二转换控制件和第一转换控制件,气体再次经过过滤器、流量传感器,排至周围环境。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不断开呼吸机更换呼出端滤器的转接器,转接器包括第一Y型连接软管、第二Y型连接软管、第一转换控制件、第一连通管、第二转换控制件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Y型连接软管包括进气管体、第一出气管体和第二出气管体,第二Y型连接软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出气管体。所述第一转换控制件包括控制壳体和滑动控制杆,控制壳体包括壳主体,壳主体上设有滑动孔,滑动孔贯穿壳主体,滑动孔的两端均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卡合有第一磁块。所述壳主体上设有第一连通柱、第二连通柱、第三连通柱和第四连通柱。所述滑动控制杆包括柱形滑杆主体,柱形滑杆主体上设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形滑杆主体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磁块,第二磁块和第一磁块配合。所述第二转换控制件与第一转换控制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转换控制件通过第一连通柱与第一出气管体连接,通过第三连通柱与第二出气管体连接,过滤器的两侧均连通设有第一连通管,通过一侧的第一连通管与第一转换控制件的第二连通柱连接,通过另一侧的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转换控制件的第二连通柱连接。所述第二Y型连接软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转换控制件的第一连通柱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转换控制件的第三连通柱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第一转换控制件的第四连通柱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换控制件的第四连通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体的一端与供气设备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出气管体和第二出气管体均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体的一端与患者的通气管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均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通柱和第二连通柱同轴心,第三连通柱和第四连通柱同轴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通柱、第二连通柱、第三连通柱和第四连通柱阵列分布,第一连通柱、第二连通柱、第三连通柱和第四连通柱均与滑动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柱形滑杆主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密封槽与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相间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形滑杆主体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标识区,靠近第一连通孔一侧的标识区内标识有雾化中,另一个标识区内标识有雾化关。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控制杆通过形滑杆主体位于滑动孔内滑动,通过第一连通孔连通第一连通柱和第二连通柱,通过第二连通孔连通第三连通柱和第四连通柱。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换控制件与第一转换控制件同步工作进行通气,第二转换控制件与第一转换控制件不同步时管体处于断气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转接器在更换过滤器时,对供气回路进行切换,持续对患者进行供气,在更换呼出端过滤器的同时不断开呼吸机;雾化治疗时,呼气回路先通过过滤器再经过呼出传感器,避免药物附着在传感器上,保护了传感器,同时使呼吸机管路内气溶胶不会外露于环境,减少环境污染;2、本技术转接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实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转接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转接器部分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控制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滑动控制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不断开呼吸机更换呼出端滤器的转接器,转接器包括第一Y型连接软管1、第二Y型连接软管2、第一转换控制件3、第一连通管5、第二转换控制件6和第二连通管7,如图1所示。第一Y型连接软管1包括进气管体11、第一出气管体12和第二出气管体13,第二Y型连接软管2包括第一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3和出气管体21,进气管体11的一端与供气设备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出气管体12和第二出气管体13均连通,出气管体21的一端与患者的通气管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3均连通。第一转换控制件3包括控制壳体31和滑动控制杆32,如图2、图3、图4所示,控制壳体31包括壳主体311,壳主体311上设有滑动孔312,滑动孔312贯穿壳主体311,滑动孔312的两端均设有放置槽317,放置槽317内卡合有第一磁块。壳主体311上设有第一连通柱313、第二连通柱314、第三连通柱315和第四连通柱316,第一连通柱313、第二连通柱314、第三连通柱315和第四连通柱316阵列分布,第一连通柱313和第二连通柱314同轴心,第三连通柱315和第四连通柱316同轴心,第一连通柱313、第二连通柱314、第三连通柱315和第四连通柱316均与滑动孔312连通。滑动控制杆32包括柱形滑杆主体321,柱形滑杆主体321上设有第一连通孔322和第二连通孔323,柱形滑杆主体32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密封槽324,密封槽324内设有密封圈,密封槽324与第一连通孔322和第二连通孔323相间分布。形滑杆主体32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标识区325,靠近第一连通孔322一侧的标识区325内标识有雾化中,另一个标识区325内标识有雾化关,形滑杆主体32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磁块326,第二磁块326和第一磁块配合,滑动控制杆32通过形滑杆主体321位于滑动孔312内滑动,通过第一连通孔322连通第一连通柱313和第二连通柱314,通过第二连通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断开呼吸机更换呼出端滤器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转接器包括第一Y型连接软管(1)、第二Y型连接软管(2)、第一转换控制件(3)、第一连通管(5)、第二转换控制件(6)和第二连通管(7);/n所述第一Y型连接软管(1)包括进气管体(11)、第一出气管体(12)和第二出气管体(13),第二Y型连接软管(2)包括第一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3)和出气管体(21);/n所述第一转换控制件(3)包括控制壳体(31)和滑动控制杆(32),控制壳体(31)包括壳主体(311),壳主体(311)上设有滑动孔(312),滑动孔(312)贯穿壳主体(311),滑动孔(312)的两端均设有放置槽(317),放置槽(317)内卡合有第一磁块;/n所述壳主体(311)上设有第一连通柱(313)、第二连通柱(314)、第三连通柱(315)和第四连通柱(316);/n所述滑动控制杆(32)包括柱形滑杆主体(321),柱形滑杆主体(321)上设有第一连通孔(322)和第二连通孔(323);/n所述形滑杆主体(32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磁块(326),第二磁块(326)和第一磁块配合;/n所述第二转换控制件(6)与第一转换控制件(3)的结构相同;/n所述第一转换控制件(3)通过第一连通柱(313)与第一出气管体(12)连接,通过第三连通柱(315)与第二出气管体(13)连接,过滤器(4)的两侧均连通设有第一连通管(5),通过一侧的第一连通管(5)与第一转换控制件(3)的第二连通柱(314)连接,通过另一侧的第一连通管(5)与第二转换控制件(6)的第二连通柱(314)连接;/n所述第二Y型连接软管(2)通过第一连接管(22)与第二转换控制件(6)的第一连通柱(313)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管(23)与第二转换控制件(6)的第三连通柱(315)连接;/n所述第二连通管(7)的一端与第一转换控制件(3)的第四连通柱(316)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换控制件(6)的第四连通柱(31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断开呼吸机更换呼出端滤器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转接器包括第一Y型连接软管(1)、第二Y型连接软管(2)、第一转换控制件(3)、第一连通管(5)、第二转换控制件(6)和第二连通管(7);
所述第一Y型连接软管(1)包括进气管体(11)、第一出气管体(12)和第二出气管体(13),第二Y型连接软管(2)包括第一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3)和出气管体(21);
所述第一转换控制件(3)包括控制壳体(31)和滑动控制杆(32),控制壳体(31)包括壳主体(311),壳主体(311)上设有滑动孔(312),滑动孔(312)贯穿壳主体(311),滑动孔(312)的两端均设有放置槽(317),放置槽(317)内卡合有第一磁块;
所述壳主体(311)上设有第一连通柱(313)、第二连通柱(314)、第三连通柱(315)和第四连通柱(316);
所述滑动控制杆(32)包括柱形滑杆主体(321),柱形滑杆主体(321)上设有第一连通孔(322)和第二连通孔(323);
所述形滑杆主体(32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磁块(326),第二磁块(326)和第一磁块配合;
所述第二转换控制件(6)与第一转换控制件(3)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转换控制件(3)通过第一连通柱(313)与第一出气管体(12)连接,通过第三连通柱(315)与第二出气管体(13)连接,过滤器(4)的两侧均连通设有第一连通管(5),通过一侧的第一连通管(5)与第一转换控制件(3)的第二连通柱(314)连接,通过另一侧的第一连通管(5)与第二转换控制件(6)的第二连通柱(314)连接;
所述第二Y型连接软管(2)通过第一连接管(22)与第二转换控制件(6)的第一连通柱(313)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管(23)与第二转换控制件(6)的第三连通柱(315)连接;
所述第二连通管(7)的一端与第一转换控制件(3)的第四连通柱(316)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换控制件(6)的第四连通柱(3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断开呼吸机更换呼出端滤器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体(11)的一端与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星王胜张翔宇章守琴景欣朱正方孔蓉蓉郑嘉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