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32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出风设备,所述出风设备包括:贯流风轮、风轮驱动装置、导风结构和进出风阵列机构;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所述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贯流风轮外侧;所述导风结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罩设于所述导风结构的外侧;所述风道层结构能绕所述导风结构水平转动。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具有多层风道层结构,每层风道层结构可以通过独立或组合转动来调整出风方向、风量或紊流度等出风参数;使得所述出风设备能根据使用环境及用户情况,调整出风工作状态,出风设备上午使用状态更加多样化,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风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出风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器领域具有出风功能的设备种类很多,如风扇、空调、暖风机和空气净化器等等,其中立柱式风扇和空调(室内机)由于其外形整体设计美观,占地空间小,出风性能相对传统出风设备更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中生活中。但是现有的立柱式风扇和空调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如由于有圆柱形外壳,内部出风结构固定灵活性不够高,不能同时对多个不同方向或区域实现吹风,只能通过设置可摆动的导风格栅来往复摆动向不同方向实现轮流吹风,这种往复摆动的吹风方式在很多使用场景下根本无法满足用户对出风操作的使用需求。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出现了多种技术方案:如专利号为CN201520561551.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一种具有摆叶的立式空调,该空调的出风口设置有上下多段摆叶,每段摆叶可以独立摆动向不同方向吹风。如专利号为CN201710425073.9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设有三个出风口,出风设有摆动导风板可向不同方向吹风;再如专利号为CN20152069294.6,其公开了一种塔扇,其机身采用多段式设计,每段设有独立的驱动和进出风结构,每段机身能独立转动向不同方向吹风。但是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多段摆叶,多个出风口还是多段机身独立摆动的方案,其只是在传统立柱式风扇或空调的基础上,将传统单一出风口或方向的出风设备从结构上增多到具有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独立出风口或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出风设备实现多个方向独立或同时吹风,但是因为这些出风设备完成组装后,一旦出厂,出风设备的结构已经固定,出风口数量和出风方向已经固定,无法再根据使用场景或用户的实际情况不同实时变换出风口和方向的数量和使用参数。因此在使用结构的灵活性上,现有出风设备的使用模式很有限,而且吹风参数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吹风舒适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根据不同使用场景灵活切换出风口数量及出风方向的出风设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出风设备,其包括:贯流风轮、风轮驱动装置、导风结构和进出风阵列机构;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所述贯流风轮竖立设置,且与所述风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贯流风轮外侧,用于在贯流风轮外侧导风;所述导风结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罩设于所述导风结构的外侧;所述风道层结构能绕所述导风结构独水平转动。更优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蜗壳导板和辅助导板;所述蜗壳导板呈条状,其设有导风弧面;所述导风弧面贴近所述贯流风轮的部分圆柱面设置;所述导风弧面的两侧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导风弧面与所述贯流风轮的圆柱面的距离,从所述进风侧向所述出风侧逐渐增大;所述辅助导板呈直条板状,且一侧边贴近所述贯流风轮,另一侧背离所述贯流风轮圆柱面向外伸出,且所述辅助导板和所述蜗壳导板的出风侧所在区域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贯流风轮的同一侧。所述贯流风轮绕自身转轴向特定方向转动时,会带动空气进入所述蜗壳导板内侧,空气会继续沿着所述导风弧面流动最终从所述贯流风轮另一侧的出口流出,所述导风弧面与贯流风轮之间的距离设置一方面可以降低噪音,同时也可以让出风量和出风速度进一步提高;从而让所述贯流风轮转动时,能带动空气沿着特定方向从贯流风轮一侧进入再从另一侧流出。相对于现有出风设备而言,所述出风设备设置的导风结构更加简化,可以大大降低生产安装成本和难度,而且可以完全不需要设备外壳包裹设置导风结构,因此所述导风结构的特殊设计,可以去除设备外壳,在保证了出风设备的稳定进出风路径外,还能使得进出风阵列机构在水平方向内的进出方向选择范围更大,使得所述出风设备对更大范围内的用户实现吹风效果。更优的,所述蜗壳导板的出风侧设置有导风区域,所述辅助导板与所述导风区域相对形成出风通道,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出风通道的宽度沿背离所述贯流风轮的方向增大。所述出风通道两侧均是导风区域,可以使得高速进入所述出风通道的气流更加顺利流出,此外所述出风通道从贯流风轮向外逐渐扩张,可以进一步扩大出风区域的面积,而且在贯流风轮高速转动时,气流从所述出风通道外端流出时不会产生过大的噪音。更优的,所述辅助导板贴近所述贯流风轮的的一侧边沿所述贯流风轮的圆柱面延伸出圆弧板,该圆弧板靠近所述贯流风轮的圆柱面设置,且圆弧板的内侧面与所述贯流风轮的圆柱面之间设有导风间隙。因为所述贯流风轮在工作过程中转动方向是固定的,是先进入所述蜗壳导板再经过辅助导板的,所述贯流风轮经过所述辅助导板时,仍然会带动部分气流,所以这部分气流会与所述辅助导板上贴近贯流风轮的一侧边碰撞产生噪音;在所述辅助导板该侧边对应位置沿着所述贯流风轮继续转动的方向延伸设置圆弧板,可以对气流起到顺导作用,从而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所述贯流风轮转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更优的,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单层导风栅板或多层导风格栅板上下叠置形成的层状结构;所述进出风阵列结构呈管状罩设于所述导风结构的外侧。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整体呈管状,其一方面将所述出风设备内部的贯流风轮、导风结构等内部结构罩起,起到保护出风设备内部结构的作用,也可以避免用户将肢体伸入出风设备造成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包括多层可以单独水平转动的风道层结构,这样可以使得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不仅能实现水平出风方向的调整,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不同出风高度的调节。更优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格栅板包括环形板和设置至于所述环形板的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将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区域与所述环形板的外环外侧的区域的从相对的两个方向连通。所述贯流风轮和导风结构安装在所述环形板内环区域内,所述贯流风轮转动时,气流会沿着所述风道结构从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区域向所述出风设备周边流出;在所述环形板上设置所述风道结构可以限定气流从所述内环区域想周边辐射流出的方向,同时所述风道结构随着所述环形板转动,可以实现气流方向的快速便捷调整。所述风道结构的所述环形板呈环形,所述环形板具有内环边和外环边;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区域为内环边以内的区域;所述环形板的外环外侧的区域为外环边以外的区域;所述环形板在自身所在平面内将空间分割成内环区域和外环外侧的区域这两个区域;所述风道层结构将这两个区域连通。更优的,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呈圆形,其外环呈椭圆形。所述风道结构是设置在环形板上的,因此不同位置的风道结构长度是根据所述环形板对应位置的宽度来设置;将所述环形板设置成各个位置宽度不一致的椭圆环状,可以让所述风道结构长度不是不一致,而当贯流风轮转速固定时,每个所述风道结构流出气流的紊流度是和风道结构的长度相关的,因此将所述环形板设置成椭圆环或者其他宽度不一的形状,可以使得所述出风设备出风紊流度更加多样,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或组合。更优的,所述环形板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出风道板,多块所述风道板平行分布与所述环形板的下表面。所述风道结构的具体设置方式很多样,风道结构为管状结构;本方案中采用了一种简化方案,所述风道结构是由两侧的风道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贯流风轮、风轮驱动装置、导风结构和进出风阵列机构;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所述贯流风轮竖立设置,且与所述风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贯流风轮外侧,用于在贯流风轮外侧导风;所述导风结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罩设于所述导风结构的外侧;所述风道层结构能绕所述导风结构水平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贯流风轮、风轮驱动装置、导风结构和进出风阵列机构;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所述贯流风轮竖立设置,且与所述风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贯流风轮外侧,用于在贯流风轮外侧导风;所述导风结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罩设于所述导风结构的外侧;所述风道层结构能绕所述导风结构水平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蜗壳导板和辅助导板;所述蜗壳导板呈条状,其设有导风弧面;所述导风弧面贴近所述贯流风轮的部分圆柱面设置;所述导风弧面的两侧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导风弧面与所述贯流风轮的圆柱面的距离,从所述进风侧向所述出风侧逐渐增大;所述辅助导板呈直条板状,且一侧边贴近所述贯流风轮,另一侧背离所述贯流风轮圆柱面向外伸出,且所述辅助导板和所述蜗壳导板的出风侧所在区域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贯流风轮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导板的出风侧设置有直导风区域,所述辅助导板与所述导风区域相对形成出风通道,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出风通道的宽度沿背离所述贯流风轮的方向增大;所述辅助导板贴近所述贯流风轮的的一侧边沿所述贯流风轮的圆柱面延伸出圆弧板,所述圆弧板靠近所述贯流风轮的圆柱面设置,且圆弧板的内侧面与所述贯流风轮的圆柱面之间设有导风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单层导风格栅板或多层导风格栅板上下叠置形成的层状结构;所述进出风阵列结构呈管状罩设于所述导风结构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格栅板包括环形板和设置至于所述环形板的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将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区域与所述环形板的外环外侧的区域的从相对的两个方向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呈圆形,其外环呈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出风道板,多块所述风道板平行分布与所述环形板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的上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出风道板,多块所述风道板平行分布与所述环形板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层结构之间竖向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固定端与相邻的两块所述环形板中任意一者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柱的滑动端与对应的另一块所述环形板滑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滑动端设有滚珠。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风道层结构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单元驱动装置和与各个单元驱动装置传动配合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风道层结构;所述单元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唐清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