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助力结构便于穿戴的腿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26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助力结构便于穿戴的腿部支架,包括第一绑带和支撑杆,所述第一绑带的底部衔接有转轴,且支撑杆安装于转轴的外壁,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旋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端部开设有锁扣把手,所述伸缩杆的中部安装有锁紧孔,且伸缩杆的底部安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安装有转轮,且转轮的底部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开设有固定螺丝,且固定螺丝的底部衔接有橡胶绳,所述橡胶绳的右端衔接有连接板。该具有助力结构便于穿戴的腿部支架设置有橡胶绳的设计是考虑人体脚后跟的肌肉拉扯,因此在连接部与连接板之间设计了橡胶绳,通过依靠橡胶绳的拉扯保护使用者的脚踝处,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产生痛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助力结构便于穿戴的腿部支架
本技术涉及腿部支架
,具体为一种具有助力结构便于穿戴的腿部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应用于不同的疾病人群,医院也随之会运用到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辅助仪器,因此为了更好的治疗腿部受伤的病人,医生会逐渐将腿部支架作为治疗腿部的辅助仪器,根据腿部受伤的程度和需求不一,各种功能的腿部支架也会逐渐出现。市场上的腿部支架功能设计单一,不够人性化,仅仅只能起到固定腿部支架的作用而已,做不到有助于恢复腿部肌肉锻炼和帮助行走的问题,无法为使用者带去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腿部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助力结构便于穿戴的腿部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腿部支架功能设计单一,不够人性化,仅仅只能起到固定腿部支架的作用而已,做不到有助于恢复腿部肌肉锻炼和帮助行走的问题,无法为使用者带去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助力结构便于穿戴的腿部支架,包括第一绑带和支撑杆,所述第一绑带的底部衔接有转轴,且支撑杆安装于转轴的外壁,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旋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端部开设有锁扣把手,所述伸缩杆的中部安装有锁紧孔,且伸缩杆的底部安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安装有转轮,且转轮的底部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开设有固定螺丝,且固定螺丝的底部衔接有橡胶绳,所述橡胶绳的右端衔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外壁开设有旋转螺丝,所述旋转螺丝的顶部固定有承重杆,所述连接板的右端衔接有第二绑带,所述转轴的右下侧安装有第二伸缩架,且第二伸缩架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底部安置有第二活动卡珠,所述第二伸缩架的底部旋接有第二固定架,且第二固定架的底部安装有轮轴,所述轮轴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架,且第一固定架的底部旋接有第一伸缩架,所述第一伸缩架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轨,且第一滑轨的顶部安置有第一活动卡珠,所述第一伸缩架的底部安装有转轮,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内壁固定有第二海绵,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内壁固定有第一海绵,且第一固定架的中部固定有第三绑带。优选的,所述转轴与支撑杆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支撑杆通过伸缩杆与支撑柱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架与转轴之间为活动连接,且第二伸缩架通过第二活动卡珠与第二固定架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架与转轮之间为活动连接,且第一伸缩架通过第一活动卡珠与第一固定架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通过轮轴与第二固定架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其旋转范围为0-360°。优选的,所述橡胶绳通过固定螺丝与连接部之间构成固定结构,且橡胶绳通过固定螺丝与连接板之间构成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第二绑带的首尾两端之间为粘接连接,且旋转螺丝与连接板之间为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此设计将伸缩杆与支撑柱之间设计为升降结构,在运作过程中,使得支撑杆、伸缩杆与支撑柱之间形成一条直线,方便使用者可以依靠整个支柱的力量站立起来,方便行动,同时橡胶绳的设计是考虑人体脚后跟的肌肉拉扯,因此在连接部与连接板之间设计了橡胶绳,通过依靠橡胶绳的拉扯保护使用者的脚踝处,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产生痛处。2、第二伸缩架通过第二活动卡珠与第二固定架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此设计主要是满足不同的适用人群,根据他们腿部长短不一,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第二伸缩架与第二固定架之间的长度,来达到适合自己的标准,使得整个支架设计更加的多元化,同时第一伸缩架通过第一活动卡珠与第一固定架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此设计同样适用于不同的人群,根据自身的身高来调节长短。3、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之间可以0-360°旋转,此设计通过了解人体的关节结构,将轮轴设计成一个类似于“膝盖”的装置,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是连接“膝盖”上下的“腿骨”,此设计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时有助于腿部的恢复与锻炼,同时不会影响一些正常的活动形态,同时连接板的设计,当使用者踩在连接板上时,通过承重杆与旋转螺丝的转动,更加方便省力帮助使用者独立站立起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轮轴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绑带;2、转轴;3、支撑杆;4、伸缩杆;5、支撑柱;6、转轮;7、连接部;8、固定螺丝;9、橡胶绳;10、承重杆;11、旋转螺丝;12、连接板;13、第二绑带;14、第一伸缩架;15、第一滑轨;16、第一活动卡珠;17、第一固定架;18、轮轴;19、第二固定架;20、第二活动卡珠;21、第二伸缩架;22、第二滑轨;23、第二海绵;24、第三绑带;25、第一海绵;26、锁扣把手;27、锁紧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助力结构便于穿戴的腿部支架,包括第一绑带1、转轴2、支撑杆3、伸缩杆4、支撑柱5、转轮6、连接部7、固定螺丝8、橡胶绳9、承重杆10、旋转螺丝11、连接板12、第二绑带13、第一伸缩架14、第一滑轨15、第一活动卡珠16、第一固定架17、轮轴18、第二固定架19、第二活动卡珠20、第二伸缩架21、第二滑轨22、第二海绵23、第三绑带24、第一海绵25、锁扣把手26和锁紧孔27,第一绑带1的底部衔接有转轴2,且支撑杆3安装于转轴2的外壁,支撑杆3的底部旋接有伸缩杆4,且伸缩杆4的端部开设有锁扣把手26,伸缩杆4的中部安装有锁紧孔27,且伸缩杆4的底部安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底部安装有转轮6,且转轮6的底部固定有连接部7,连接部7的底部开设有固定螺丝8,且固定螺丝8的底部衔接有橡胶绳9,橡胶绳9的右端衔接有连接板12,且连接板12的外壁开设有旋转螺丝11,旋转螺丝11的顶部固定有承重杆10,连接板12的右端衔接有第二绑带13,转轴2的右下侧安装有第二伸缩架21,且第二伸缩架2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轨22,第二滑轨22的底部安置有第二活动卡珠20,第二伸缩架21的底部旋接有第二固定架19,且第二固定架19的底部安装有轮轴18,轮轴18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架17,且第一固定架17的底部旋接有第一伸缩架14,第一伸缩架14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轨15,且第一滑轨15的顶部安置有第一活动卡珠16,第一伸缩架14的底部安装有转轮6,第二固定架19的内壁固定有第二海绵23,第一固定架17的内壁固定有第一海绵25,且第一固定架17的中部固定有第三绑带24。转轴2与支撑杆3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支撑杆3通过伸缩杆4与支撑柱5之间构成升降结构,此设计将伸缩杆4与支撑柱5之间设计为升降结构,在运作过程中,使得支撑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助力结构便于穿戴的腿部支架,包括第一绑带(1)和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1)的底部衔接有转轴(2),且支撑杆(3)安装于转轴(2)的外壁,所述支撑杆(3)的底部旋接有伸缩杆(4),且伸缩杆(4)的端部开设有锁扣把手(26),所述伸缩杆(4)的中部安装有锁紧孔(27),且伸缩杆(4)的底部安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底部安装有转轮(6),且转轮(6)的底部固定有连接部(7),所述连接部(7)的底部开设有固定螺丝(8),且固定螺丝(8)的底部衔接有橡胶绳(9),所述橡胶绳(9)的右端衔接有连接板(12),且连接板(12)的外壁开设有旋转螺丝(11),所述旋转螺丝(11)的顶部固定有承重杆(10),所述连接板(12)的右端衔接有第二绑带(13),所述转轴(2)的右下侧安装有第二伸缩架(21),且第二伸缩架(2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轨(22),所述第二滑轨(22)的底部安置有第二活动卡珠(20),所述第二伸缩架(21)的底部旋接有第二固定架(19),且第二固定架(19)的底部安装有轮轴(18),所述轮轴(18)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架(17),且第一固定架(17)的底部旋接有第一伸缩架(14),所述第一伸缩架(14)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轨(15),且第一滑轨(15)的顶部安置有第一活动卡珠(16),所述第一伸缩架(14)的底部安装有转轮(6),所述第二固定架(19)的内壁固定有第二海绵(23),所述第一固定架(17)的内壁固定有第一海绵(25),且第一固定架(17)的中部固定有第三绑带(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助力结构便于穿戴的腿部支架,包括第一绑带(1)和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1)的底部衔接有转轴(2),且支撑杆(3)安装于转轴(2)的外壁,所述支撑杆(3)的底部旋接有伸缩杆(4),且伸缩杆(4)的端部开设有锁扣把手(26),所述伸缩杆(4)的中部安装有锁紧孔(27),且伸缩杆(4)的底部安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底部安装有转轮(6),且转轮(6)的底部固定有连接部(7),所述连接部(7)的底部开设有固定螺丝(8),且固定螺丝(8)的底部衔接有橡胶绳(9),所述橡胶绳(9)的右端衔接有连接板(12),且连接板(12)的外壁开设有旋转螺丝(11),所述旋转螺丝(11)的顶部固定有承重杆(10),所述连接板(12)的右端衔接有第二绑带(13),所述转轴(2)的右下侧安装有第二伸缩架(21),且第二伸缩架(2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轨(22),所述第二滑轨(22)的底部安置有第二活动卡珠(20),所述第二伸缩架(21)的底部旋接有第二固定架(19),且第二固定架(19)的底部安装有轮轴(18),所述轮轴(18)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架(17),且第一固定架(17)的底部旋接有第一伸缩架(14),所述第一伸缩架(14)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轨(15),且第一滑轨(15)的顶部安置有第一活动卡珠(16),所述第一伸缩架(14)的底部安装有转轮(6),所述第二固定架(19)的内壁固定有第二海绵(23),所述第一固定架(17)的内壁固定有第一海绵(25),且第一固定架(17)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巧云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传染病防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