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420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方法,属于纱线染色供料装置,解决传统每个生产线单独供料而容易导致纱线存在色差的问题。该方法是在同一个反应釜中进行化料,然后将该反应釜配制的染液分流至各个染色生产线中使用。利用该方法能够使每个染色生产线染出的纱线颜色一致,保证纱线的一致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系统,包括反应釜,还包括控制模块和自动上料装置,所述的反应釜上设有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通过多个分流管与多个染色生产线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的出料管上设有电磁阀,每个所述的分流管上均设有电磁流量阀,所述的电磁阀、电磁流量阀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利用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染色供料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纺织品加工行业中,纱线染色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其是将纱线通过染液中而被着色,从而获取所需颜色的纱线。在纱线染色的过程中,染液通常是由各种原料辅以碱液、助剂、软水混合反应而成,然后再将反应后的染液输送给染色生产线上使用。目前,对于染液的供应,大多局限于单台机化料、供料,即每个染色生产线对应一个反应釜进行化料,然后反应釜再对该染色生产线进行单独供料,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每个反应釜均由不同的人进行投料等操作,其配制出来的染液在浓度、均匀性上均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染色生产线染出的纱线存在色差差异,纱线品质难以统一,并且,每个染色生产线均需要对应的人工操作,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强度也比较大,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使每个染色生产线染出的纱线颜色一致,保证纱线的一致性。本专利技术的后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同一个反应釜中进行化料,然后将该反应釜配制的染液分流至各个染色生产线中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同一个反应釜中进行化料,然后将该反应釜配制的染液分流至各个染色生产线中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化料:将原料、碱液、助剂及软水投入反应釜内进行混合反应,从而配制出染液;
(2)供料:根据每个染色生产线的染液需求,控制每个染色生产线中分流管对应的电磁流量阀打开,将步骤(1)中的染液输送到对应的染色生产线中使用。


3.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供料方法的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系统,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2)和自动上料装置,所述的反应釜(1)上设有出料管(3),所述的出料管(3)通过多个分流管(4)与多个染色生产线(5)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的出料管(3)上设有电磁阀(9),每个所述的分流管(4)上均设有电磁流量阀(7),所述的电磁阀(9)、电磁流量阀(7)均与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1)内还设有冷却水腔,所述的冷却水腔一端设有冷却水进管(8),所述的冷却水进管(8)上设有与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的电磁阀(9),所述的反应釜(1)内设有与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纱线染色自动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运料行车、进水管(11)、碱液管(12)、助剂管(13),所述的运料行车架设在反应釜(1)上方,所述的进水管(11)、碱液管(12)、助剂管(13)均与反应釜(1)连通,且所述的进水管(11)、碱液管(12)、助剂管(13)上均设有与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的电磁阀(9)。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明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嘉合服装洗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