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20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机箱的内腔并位于齿轮的上方活动设置有齿牙板;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使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牙板左右移动,齿牙板带动驱动块左右移动,滑轮在驱动槽的内表面左右滚动,使滑轮带动滑柱在套筒的内表面上下滑动移动,滑柱带动压纱板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压纱板做往复运动,同时滑柱带动限位筒挤压压簧,压簧在反作用力下对限位筒进行支撑,从而对滑柱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在压纱板运动时,避免了压纱板抖动,影响胚布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经编机出现较早,1775年英国人J.克雷恩专利技术第一台单梳栉钩针经编机。经编机种类很多,按结构特点主要有特里科型和拉舍尔型两大类,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织物称为经编织物,完成这种经编的机器称为经编机,经编机主要由编织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和传动机构组成,经编机的主要成圈机件有织针、导纱针、沉降片和压板(用于钩针机)。织针整列地装在针床上,随针床一起运动。导纱针装在条板上组成梳栉。经纱穿过导纱针的孔眼,随梳栉一起运动而绕垫在针上,通过织针、沉降片等成圈机件的相互配合运动而织成织物,经编机对原料和织物品种的适应性广,机器生产率较高,因而发展较快,目前的经编机中压纱板运动装置结构较为单一。传统的压纱板运动大多是由共轭凸轮机构、第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第二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和滑块机构串联而成,而这种方式在压纱板在运动时,具有很大冲击,所以易使压纱板存在抖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3),所述机箱(1)的内腔并位于齿轮(3)的上方活动设置有齿牙板(4),所述齿牙板(4)的外表面与齿轮(3)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齿牙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块(5),所述驱动块(5)的顶部开设有驱动槽(6),所述机箱(1)的内腔并位于驱动槽(6)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柱(8),所述滑柱(8)的底部贯穿套筒(7)且活动连接有滑轮(9),所述滑轮(9)的外表面与驱动槽(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柱(8)的外表面并...

【技术特征摘要】
1.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3),所述机箱(1)的内腔并位于齿轮(3)的上方活动设置有齿牙板(4),所述齿牙板(4)的外表面与齿轮(3)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齿牙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块(5),所述驱动块(5)的顶部开设有驱动槽(6),所述机箱(1)的内腔并位于驱动槽(6)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柱(8),所述滑柱(8)的底部贯穿套筒(7)且活动连接有滑轮(9),所述滑轮(9)的外表面与驱动槽(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柱(8)的外表面并位于套筒(7)的下方套接有限位筒(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8)的外表面并位于套筒(7)和限位筒(10)之间套设有压簧(11),所述压簧(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套筒(7)和限位筒(10)的连接处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8)的顶部贯穿套筒(7)且延伸至套筒(7)的外侧,所述滑柱(8)左侧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压纱板(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濮铁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万邦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