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脱硝尾液的生物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405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关于一种脱硫脱硝尾液的生物处理方法;化学处理工段,生物处理工段和沉淀排放工段;本方法在生物处理工段的厌氧池中采用一种厌氧脱氮生物填料,该种填料中含有己内酯改性淀粉材料,能给微生物作提供碳源,容易挂膜,具有较高的抗负荷能力;降低启动难度,保证生物处理的顺利运行;厌氧阶段采用氮气通入,能带走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气体,防止硫化氢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环境;本方法采用的生物方法具有较高脱氮效率,化学药剂投放少,二次污染小,处理成本可控,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脱硝尾液的生物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是一种脱硫脱硝尾液的生物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无论是一般工业生产还是火力发电,都需要使用煤炭资源。煤炭燃烧将产生大量烟气,完成脱硫脱硝处理后,火电厂需要进一步处理尾液,以免污染环境CN103723822B涉及一种烟气脱硝尾液的脱氮处理方法,先将烟气脱硝尾液进行预处理,过滤去除烟气脱硝尾液中的重金属和悬浮物,得到预处理后的烟气脱硝尾液;再将预处理后的烟气脱硝尾液通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得到含硝态氮的烟气脱硝尾液;然后将含硝态氮的烟气脱硝尾液通过第二计量泵通入缺氧反硝化反应器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得到脱氮烟气脱硝尾液;其处理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脱氮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环境友好。CN109384274A涉及一种利用氨氮废液与窑尾烟气余热脱硝的装置与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碱性物质调节氨氮废液的pH值,利用窑尾烟气进行汽提,得到含氨烟气;(2)含氨烟气通入水泥窑分解炉,与喷入窑内的还原性溶液还原窑内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得到窑尾烟气;(3)步骤(2)所得窑尾烟气用于步骤(1)所述汽提。所述脱硝方法能够实现对水泥窑尾烟气余热和氨氮废液中游离氨的利用,并减少SNCR脱硝还原剂的用量,从而实现降低了脱硝的成本与氨氮废液后续的治理成本的目的。CN105251326A涉及一种还原与氧化联合脱硝系统,包括SNCR脱硝装置、SCR脱硝装置以及氧化脱硝装置。所述SNCR脱硝装置包括还原剂储存装置、旋风分离器和还原剂喷射装置。所述SCR脱硝装置,包括还原剂补充剂量控制装置和脱硝催化剂层,所述脱硝催化剂层设于锅炉烟气管道尾部内。所述氧化脱硝装置,其与锅炉烟气管道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接,包括依次通过烟气管道连接的氧化反应装置、浓硝酸吸收塔和碱液洗涤塔;所述氧化脱硝装置对经过SNCR脱硝装置与SCR脱硝装置脱硝处理后的烟气进行深度脱硝处理。该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系统进行锅炉烟气脱硝的方法,该方法将还原脱硝与氧化脱硝相结合,脱硝效果更佳,且便于原有脱硝系统的升级改造。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尾液是指烟气前置脱硝(SCR法)后置碱法湿式脱硫过程中残留的排放废液,具有高氨氮、高盐度和低B/C的特点,总氮及氨氮浓度高(总氮可高达350-500mg/L);盐度高,氯化物(氯离子高达10000mg/L)及硫酸盐(高达4000~5000mg/L)处理难度较大。以上专利以及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常规的物理处理,例如混凝、沉淀、过滤等方法,生物处理方法作为一种非常具有优势的处理废液的方法,因为脱硫脱硝尾液高盐度和低有机物浓度而很少被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硫脱硝尾液的生物处理方法。一种脱硫脱硝尾液的生物处理方法,其具体制备方案如下:化学处理工段,所述的脱硫脱硝尾液首先经过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向废液中添加石灰乳调节pH值为9-12,水力停留10-15h,然后加入絮凝剂絮凝,絮凝剂加入量为180-320g/m3,完成絮凝后气浮处理5-10min,然后用过滤器过滤;生物处理工段,经过化学处理后的废液进入生物处理工段,所述的生物处理工段包括:厌氧池,兼氧池和好氧池;所述的厌氧池处理采用市政厌氧污泥作为驯化种泥,浓度为1.8-3.6g/L,接种污泥为一次性接种,控制pH值为6.5-7.5,水温30-40℃,以0.5-5L/h通入氮气,水力停留时间为10-20h;所述的兼氧池采用搅拌方式,并以0.1-1L/h通入空气,每天碳源投入量为5-20g/L;所述的好氧池池底设微孔曝气器,通过鼓风机供气,每天碳源投入量为200-500g/L,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池采用一种厌氧脱氮生物填料;沉淀排放工段,经过生物处理的废水进入到沉淀池中,经过沉淀后将上清液排放,沉淀物经过脱水成污泥排出。所述的絮凝剂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酰胺或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铁。所述的沉淀采用竖流式沉淀池。所述的过滤器采用陶砂双层滤料系统,并定期反冲洗保证滤料的截污能力。所述的好氧池中气体通入量为50-100L/h。所述的一种厌氧脱氮生物填料为球型壳体和内壁填充料组成;所述的球型壳体为聚氯乙烯材质的中空球体,径为100-180mm,其处理方式是将质量份数为1%-5%的三乙醇胺硼酸酯水溶液喷洒到球体表面和内壁,然后在70-90℃的热风下处理20-30min;所述的内壁填充料为一种己内酯改性淀粉材料,其制备方法如下:按照质量份数,将60-80份的淀粉与300-400份的二甲基甲酰胺在混合均匀后控温110-130℃,保温反应2-5h完成降温到70-90℃,将30-40份的含3.6-8.2份的乙酸酐的二甲基甲酰胺缓慢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完后保温反应3-6h,冷却,水中沉析,过滤、洗涤,干燥与40-60份的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混合均匀后,升温到80-100℃继续搅拌10-20min,然后与3.1-5.7份的萘三磺酸钠搅拌10-30min,然后加入15-30份的己内酯,控温100-140℃下反应6-10h,完成反应后即可得到所述的己内酯改性淀粉材料。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脱硫脱硝尾液的生物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脱硫脱硝尾液这种高盐度和低有机物浓度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这种废水由于生物环境严苛,生物处理方法一般难以启动及运行,本方法在生物处理工段的厌氧池中采用一种厌氧脱氮生物填料,该种填料中含有己内酯改性淀粉材料,能给微生物作提供碳源,容易挂膜,具有较高的抗负荷能力;降低启动难度,保证生物处理的顺利运行;厌氧阶段采用氮气通入,能带走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气体,防止硫化氢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环境;本方法采用的生物方法具有较高脱氮效率,化学药剂投放少,二次污染小,处理成本可控,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该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验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检测样品废水的各种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硫酸根和氨氮含量。实施例1一种脱硫脱硝尾液的生物处理方法,其具体制备方案如下:化学处理工段,所述的脱硫脱硝尾液首先经过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向废液中添加石灰乳调节pH值为9,水力停留10h,然后加入絮凝剂絮凝,絮凝剂加入量为180g/m3,完成絮凝后气浮处理5min,然后用过滤器过滤;生物处理工段,经过化学处理后的废液进入生物处理工段,所述的生物处理工段包括:厌氧池,兼氧池和好氧池;所述的厌氧池处理采用市政厌氧污泥作为驯化种泥,浓度为1.8g/L,接种污泥为一次性接种,控制pH值为6.5,水温30℃,以0.5L/h通入氮气,水力停留时间为10h;所述的兼氧池采用搅拌方式,并以0.1L/h通入空气,每天碳源投入量为5g/L;所述的好氧池池底设微孔曝气器,通过鼓风机供气,每天碳源投入量为200g/L,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池采用一种厌氧脱氮生物填料;沉淀排放工段,经过生物处理的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脱硝尾液的生物处理方法,其具体制备方案如下:/n化学处理工段,所述的脱硫脱硝尾液首先经过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向废液中添加石灰乳调节pH值为9-12,水力停留10-15h,然后加入絮凝剂絮凝,絮凝剂加入量为180-320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脱硝尾液的生物处理方法,其具体制备方案如下:
化学处理工段,所述的脱硫脱硝尾液首先经过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向废液中添加石灰乳调节pH值为9-12,水力停留10-15h,然后加入絮凝剂絮凝,絮凝剂加入量为180-320g/m3,完成絮凝后气浮处理5-10min,然后用过滤器过滤;
生物处理工段,经过化学处理后的废液进入生物处理工段,所述的生物处理工段包括:厌氧池,兼氧池和好氧池;所述的厌氧池处理采用市政厌氧污泥作为驯化种泥,浓度为1.8-3.6g/L,接种污泥为一次性接种,控制pH值为6.5-7.5,水温30-40℃,以0.5-5L/h通入氮气,水力停留时间为10-20h;所述的兼氧池采用搅拌方式,并以0.1-1L/h通入空气,每天碳源投入量为5-20g/L;所述的好氧池池底设微孔曝气器,通过鼓风机供气,每天碳源投入量为200-500g/L,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池采用一种厌氧脱氮生物填料;
沉淀排放工段,经过生物处理的废水进入到沉淀池中,经过沉淀后将上清液排放,沉淀物经过脱水成污泥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尾液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酰胺或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尾液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采用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瑞深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