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02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包括扫描床、扫描架和设置于扫描架上的探测器,扫描架上设有供扫描床穿过的扫描孔,扫描架和扫描床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屏蔽板一和屏蔽板二,扫描架的前后方分别设置有屏蔽罩一和屏蔽罩二,屏蔽罩一可沿扫描床方向移动,沿扫描架的外侧各方向均设有屏蔽层,屏蔽层开设有与扫描孔同轴的缺口,探测器的外侧设有屏蔽罩三,屏蔽罩三开设有供探测器接收X射线的狭缝。扫描床尾部的屏蔽罩设置为可移动式,方便病患进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扫描设备设置全封闭式屏蔽结构,可有效降低正常扫描时周围空间的辐射剂量水平,适用于没有屏蔽间的场所,屏蔽效果好,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学影像设备
,更具体涉及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CT成像设备扫描过程中,周围环境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的射线辐射,会造成对职业操作人员和周围普通人员的辐照伤害,因此往往需要将CT成像设备安装在屏蔽室内。屏蔽室墙体含有大量射线吸收材料(比如铅板、铅粉,或者硫酸钡水泥等常用射线屏蔽材料),建造屏蔽室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授权公告号为CN103598895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CT扫描仪屏蔽装置,在X光管上套屏蔽筒,探测器背后放置屏蔽板,扫描孔内套屏蔽筒,扫描孔与入口相对的一端安装屏蔽板。不难发现,该装置一定程度上降低空间辐射剂量,尤其是吸收X直射线,但其在扫描孔入口侧无有效屏蔽结构,那么该方向的X散射线是无法有效屏蔽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采用全封闭式屏蔽结构,能够有效吸收X射线,降低空间辐射剂量水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包括扫描床、扫描架和设置于扫描架上的探测器,所述扫描架上设有供所述扫描床穿过的扫描孔,所述扫描架和扫描床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屏蔽板一和屏蔽板二,所述扫描架的前后方分别设置有屏蔽罩一和屏蔽罩二,所述屏蔽罩一可沿所述扫描床方向移动,沿所述扫描架的外侧各方向均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开设有与所述扫描孔同轴的缺口,所述探测器的外侧设有屏蔽罩三,所述屏蔽罩三开设有供探测器接收X射线的狭缝。扫描时,屏蔽罩一、屏蔽罩二分别贴在扫描架的前后方,完全覆盖扫描孔,与底部的屏蔽板一和屏蔽板二共同组成一个全封闭的屏蔽空间,整体外侧均被屏蔽层覆盖,屏蔽空间的各个相邻屏蔽层应当是连续的或设置有相互重叠区域,能够有效屏蔽X射线辐射,降低空间辐射剂量水平,屏蔽罩一设置为可移动式,方便病患进出。进一步,所述屏蔽罩一为中空结构,其底面和背面为空,其顶面、两侧面和正面均设置有屏蔽层,屏蔽罩一内部为中空结构,扫描时,将屏蔽罩一推入,其中空区域能够容纳扫描床的最大长度,保证正常扫描行程内,扫描物体不与屏蔽罩一干涉。进一步,所述屏蔽罩一的底部设有滚轮或者相互配合的轨道,使其可沿扫描床进给方向移动,扫描时,将其推入覆盖在扫描床的周围,扫描完成时,将其拉出,方便病患的进出。进一步,所述屏蔽罩一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所述屏蔽罩一为分体嵌套式结构,屏蔽罩一可沿扫描床进给方向可伸缩,节省放置空间。进一步,所述屏蔽罩二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中空的桶状体,所述桶状体的圆周面和背面设有屏蔽层,桶状体的正面开口且内部的中空区域能够容纳扫描床正常扫描时超出扫描架背面的极限位置,保证正常扫描行程内,扫描物体不与屏蔽罩二干涉。进一步,所述屏蔽罩三除所述狭缝外,其余各面均设置有屏蔽层,在探测器周围除用于接收X射线的狭缝外全包覆屏蔽层,探测器背面的屏蔽层可以有效吸收多余的直射线和透射线,探测器其他面的屏蔽层可以有效吸收X射线经过探测器激发的有害散射线。进一步,所述屏蔽罩和屏蔽罩二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材质采用铅玻璃,通过设置铅玻璃观察窗,方便观察内部情况且不会影响屏蔽效果。进一步,所述屏蔽罩一和屏蔽罩二上设置有灯光和探头,内侧顶部区域设置灯光和探头,方便对内部进行观察。进一步,所述屏蔽层为铅、钨等单质金属或其合金,所述屏蔽板一和屏蔽板二为铅、钨等单质金属或其合金或者是使用硫酸钡等常用射线屏蔽材料所特殊浇筑的地面。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对扫描设备设置全封闭式屏蔽结构,除探测器周围用于接收X射线的狭缝外,全包覆屏蔽层,能够有效屏蔽X射线辐射,降低空间辐射剂量水平。扫描床尾部的屏蔽罩设置为可移动式,方便病患进出。本技术可有效降低正常扫描时周围空间的辐射剂量水平,适用于没有屏蔽间的场所,屏蔽效果好,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屏蔽罩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扫描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屏蔽罩三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屏蔽罩二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相邻屏蔽层之间的几种设置方式示意图。标注说明:1、屏蔽罩一;1.1、屏蔽罩一顶面;1.2、屏蔽罩一正面;1.3、屏蔽罩一侧面;2、扫描床;3、扫描架;3.1、扫描架顶面;3.2、扫描架正面;3.3、扫描架侧面;3.4、扫描孔;4、屏蔽罩三;5、屏蔽罩二;5.1屏蔽罩二圆周面;5.2、屏蔽罩二正面;5.3、支架;5.4、桶状体;6、屏蔽板二;7、屏蔽板一;8、探测器;9、狭缝。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7对本技术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正面”、“背面”、“侧面”、“顶面”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仅为便于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特定的限制。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包括扫描床2、扫描架3和设置于扫描架3上的探测器8,所述扫描架3上设有供所述扫描床2穿过的扫描孔3.4,所述扫描架3和扫描床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屏蔽板一7和屏蔽板二6,所述扫描架3的前后方分别设置有屏蔽罩一1和屏蔽罩二5,所述屏蔽罩一1可沿所述扫描床2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沿所述扫描架3的外侧各方向即扫描架顶面3.1、扫描架正面3.2、扫描架侧面3.3均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开设有与所述扫描孔3.4同轴的缺口,所述探测器8的外侧设有屏蔽罩三4,所述屏蔽罩三4开设有供探测器8接收X射线的狭缝9。扫描时,屏蔽罩一1、屏蔽罩二5分别贴在扫描架3的前后方,完全覆盖扫描孔3.4,与底部的屏蔽板一7和屏蔽板二6共同组成一个全封闭的屏蔽空间(如图2所示),整体外侧均被屏蔽层覆盖,屏蔽空间的各个相邻屏蔽层应当是连续的或设置有相互重叠区域(如图7所示),能够有效屏蔽X射线辐射,降低空间辐射剂量水平,屏蔽罩一1设置为可移动式,方便病患进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屏蔽罩一1为中空结构,其底面和背面为空,屏蔽罩一顶面1.1、两个屏蔽罩一侧面1.3和屏蔽罩一正面1.2均设置有屏蔽层,屏蔽罩一1内部为中空结构,扫描时,将屏蔽罩一1推入,其中空区域能够容纳扫描床2的最大长度,保证正常扫描行程内,扫描物体不与屏蔽罩一1干涉。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屏蔽罩一1的底部设有滚轮或者相互配合的轨道,使其可沿扫描床2进给方向移动,扫描时,将其推入覆盖在扫描床2的周围,扫描完成时,将其拉出,方便病患的进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屏蔽罩一1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屏蔽罩一1为分体嵌套式结构,屏蔽罩一1可沿扫描床2进给方向可伸缩,节省放置空间。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屏蔽罩二5包括支架5.3,所述支架5.3上固定有中空的桶状体5.4,所述屏蔽罩二圆周面5.1和屏蔽罩二背面(与屏蔽罩二正面5.2相对的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扫描床、扫描架和设置于扫描架上的探测器,所述扫描架上设有供所述扫描床穿过的扫描孔,所述扫描架和扫描床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屏蔽板一和屏蔽板二,所述扫描架的前后方分别设置有屏蔽罩一和屏蔽罩二,所述屏蔽罩一可沿所述扫描床方向移动,沿所述扫描架的外侧各方向均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开设有与所述扫描孔同轴的缺口,所述探测器的外侧设有屏蔽罩三,所述屏蔽罩三开设有供探测器接收X射线的狭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扫描床、扫描架和设置于扫描架上的探测器,所述扫描架上设有供所述扫描床穿过的扫描孔,所述扫描架和扫描床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屏蔽板一和屏蔽板二,所述扫描架的前后方分别设置有屏蔽罩一和屏蔽罩二,所述屏蔽罩一可沿所述扫描床方向移动,沿所述扫描架的外侧各方向均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开设有与所述扫描孔同轴的缺口,所述探测器的外侧设有屏蔽罩三,所述屏蔽罩三开设有供探测器接收X射线的狭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屏蔽罩一为中空结构,其底面和背面为空,其顶面、两侧面和正面均设置有屏蔽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屏蔽罩一的底部设有滚轮或者相互配合的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电离辐射屏蔽的CT成像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屏蔽罩一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电离辐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马兴江岳强
申请(专利权)人: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