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363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收集不同CT设备的检测图像;步骤S2:获取分析指标并存储为历史分析指标;步骤S3:根据分析指标计算不同CT设备的综合指标;步骤S4:获取包含检测目标的检测请求,进行检测请求的分类和分派。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机构厂家进行基于广泛采样的设备改进以及使用环境的改进,从而积极推动国产医疗设备发展,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终端用户使用体验和产品研发与学术发展能够全面推动国产大型影像设备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解决国内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CT(computertomography)是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的简称。X射线具有穿透性,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对X线的吸收不同,利用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的X射线,经过计算机的模-数转换处理,得到断层的图像,从而为医生提供有用的诊断信息。随着医学影像学事业的高速发展,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特别是16排螺旋CT因有相对高的定性、定量诊断能力,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先进诊断工具,在医院的普及率已经相当广泛,部分医共体基层乡镇医院也进行了配置,为广大患者就诊检查提供了很大方便。但作为高端大型影像设备,国内16排螺旋CT市场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这导致产品价格昂贵、运行维护费用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内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原因之一。但是随着国内科技水平和产业水平的提高,部分国产厂商在探测器等核心技术研发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并有了一定优势,与国内外各大公司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并已经形成竞争态势。这种竞争为国内大型医疗设备技术水平发展提供良性驱动力。国内某厂商的16排螺旋探测器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具有扫描中心Z向视野20毫米,高效光电转换模块,高度集成的数据采集系统,3D打印制备三维防散射栅格,支持每转0.5秒的转速,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的大型研究机构或者医院往往设置有各种类型各种厂商的CT设备,实际上,相同的设备对于不同部位或者不同类型目标的呈现效果是存在差异的,这和不同类型目标的特点以及设备的使用方式均有关系。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用户没有进行设备选择的依据,只能是根据经验、口碑、甚至费用来进行设备的选择。如何从图像本身出发进行设备的选择,这是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指标分析和指标反馈,提高用户和CT设备之间的充分匹配,提高了设备利用率的同时大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通过将图像分析结果推送给各个机构或者厂家,能够提高机构厂家进行基于广泛采样的设备改进以及使用环境的改进,从而积极的推动国产医疗设备发展,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终端用户使用体验和产品研发与学术发展能够全面推动国产大型影像设备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解决国内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步骤S1:收集不同CT设备的检测图像;步骤S2:获取分析指标并存储为历史分析指标;步骤S3:根据分析指标计算不同CT设备的综合指标;步骤S4:获取包含检测目标的检测请求,进行检测请求的分类和分派。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具体为:在CT设备完成一次CT检测后,获取并存储所述检测图像。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具体为:处理检测图像以获取分析指标,根据CT图像标签将分析指标存储为历史分析指标。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具体为:针对每个CT设备,选取第一时间段内的历史分析指标,并基于所述历史分析指标计算综合指标值;获取和每种综合指标对应指标融合方式,基于所述指标融合方式计算综合指标。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具体为:获取包含检测目标的检测请求,所述检测请求还包含对分析指标类型的偏好信息,基于所述检测请求获取和所述检测请求对应的综合指标类型,根据所述类型综合指标值对CT设备进行排序以得到CT设备推荐列表,并将所述设备CT设备推荐列表发送给用户,基于用户的选择,将检测请求发送给用户选择的CT设备。进一步的,所述配置节点为本地服务器,预先存储检测目标和综合指标的对应关系,通过检测目标查找所述对应关系以获取所对应的综合指标类型;当没有对应的综合指标类型时,基于分析指标类型偏好信息选择所对应的综合指标类型。进一步的,所述对应关系为预设对应关系。进一步的,偏好信息表明了用户的明显偏好,例如:速度、主观指标。进一步的,一个检测目标对应多个综合指标,分别获取每个综合指标对应的指标值排序列表,选择具有区别能力的综合指标作为所选择的综合指标。进一步的,所述区别度为综合指标的区别能力;综合指标对指标值排序列表中的指标值的区别能力越大则区别度越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通过将图像分析结果推送给各个厂家,能够提高厂家进行基于广泛采样的设备改进,从而积极的推动国产医疗设备发展,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终端用户使用体验和产品研发与学术发展能够全面推动国产大型影像设备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解决国内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2)将分析指标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不仅能够满足对图像的基本分析,还能够面向不同的检测目标设置图像分析维度,充分的发挥不同CT设备以及设备环境对不同检测目标的检测优势,使得每个CT设备发挥最佳的检测能力;(3)针对不同的检测目标设置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测量对象,能够充分客观的评价CT设备对不同检测目标的检测能力;(4)引入多个不同类型的综合指标以满足不同的检测需求,通过综合指标和检测需求的充分的满足了用户需求,通过设置多个综合指标在考虑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的同时能够充分的考虑图像分析的客观情况,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避免了设备浪费;(5)设置基于CT设备以及分析平台的存储访问结构,实现了数据的快速访问和存储空间的需求之间的折中,能够满足用户检测请求发出后能够快速的完成分类和分派;【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S1:收集不同CT设备的检测图像;具体的;在CT设备完成一次CT检测后,获取并存储所述检测图像;其中:CT设备在获取检测图像后为CT图像设置标签信息,标签信息包含CT图像标识、设备标识、检测时间、检测目标等;检测目标为CT检测所针对的身体部位;所述存储所述检测图像,具体为:将不同CT设备的检测图像存储在第一存储空间中;优选的:将所述CT图像放入CT设备相关的存储设备中,所CT设备相关的存储设备位于所述CT设备中,或仅服务于所述CT设备;步骤S2:获取分析指标并存储为历史分析指标;具体的:处理检测图像以获取分析指标,根据CT图像标签将分析指标存储为历史分析指标;所述处理检测图像以获取分析指标,具体为:处理检测图像并获取第一类分析指标、第二类分析指标和/或第三类分析指标、和/或第四类分析指标;其中:第一和第二类分析指标是客观指标,第三类分析指标是主观指标,第四类分析指标为个性化分析指标;第一类分析指标为图像性测量指标,例如:CT值准确性、CT值线性度、CT值均一性、CT值一致性、扫描层厚、空间分辨率、图像噪声水平、低密度分辨率等。该类主要取决于系统几何以及探测器性能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n步骤S1:收集不同CT设备的检测图像;/n步骤S2:获取分析指标并存储为历史分析指标;/n步骤S3:根据分析指标计算不同CT设备的综合指标;/n步骤S4:获取包含检测目标的检测请求,进行检测请求的分类和分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
步骤S1:收集不同CT设备的检测图像;
步骤S2:获取分析指标并存储为历史分析指标;
步骤S3:根据分析指标计算不同CT设备的综合指标;
步骤S4:获取包含检测目标的检测请求,进行检测请求的分类和分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在CT设备完成一次CT检测后,获取并存储所述检测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处理检测图像以获取分析指标,根据CT图像标签将分析指标存储为历史分析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针对每个CT设备,选取第一时间段内的历史分析指标,并基于所述历史分析指标计算综合指标值;获取和每种综合指标对应指标融合方式,基于所述指标融合方式计算综合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CT图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获取包含检测目标的检测请求,所述检测请求还包含对分析指标类型的偏好信息,基于所述检测请求获取和所述检测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钜宣雄民张娴吕钿马肖枫顾亦锋翁利华金晶袁望潘瑞根袁铄慧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