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91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包括顶框,及连接在顶框两侧的传动箱与尾箱,所述顶框的中央连接有横杆,所述传动箱的下方连接有电机,所述横杆的中央滑动连接有帘布,帘布的一侧与顶框相连接,另一侧连接有用于滑动连接在顶框中央的滑块,所述传动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线轮,传动箱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连接线轮与电机的齿轮组,所述滑块的两侧连接有拉线并与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组包括齿圈,及位于齿圈内部并与电机相连的机齿,所述机齿与齿圈之间设置有行星齿,所述行星齿与线轮相连,齿圈的外侧连接有卡齿;该手自双用式窗帘不仅能通过电机自动控制帘布开闭,也让使用者能够手工将帘布进行开闭,有效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
技术介绍
窗帘是一种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的帘布,常规的窗帘控制方式分为手动和电动,其中手动窗帘只能让使用者手工对窗帘进行开闭,不便于使用者对窗帘进行远程操控,而电动的窗帘在停电或电机损坏的情况下,则很难拉动窗帘,使得窗帘固定不动,无法让使用者根据情况将窗帘进行开闭的适当控制,极大的影响了使用者在各种不同环境下对窗帘进行随时操控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者对帘布进行手自双重控制,增加使用者对帘布进行随时操控使用的效果,有效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果与使用便利性的手自双用式窗帘。本技术是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包括顶框,及连接在顶框两侧的传动箱与尾箱,所述顶框的中央连接有横杆,所述传动箱的下方连接有电机,所述横杆的中央滑动连接有帘布,帘布的一侧与顶框相连接,另一侧连接有用于滑动连接在顶框中央的滑块,所述传动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线轮,及连接线轮与电机的齿轮组,所述滑块的两侧均连接有与线轮相互配合连接的拉线,所述齿轮组包括齿圈,及位于齿圈内部并与电机相连的机齿,及位于齿圈与机齿之间并与线轮相连接的行星齿,所述齿圈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制齿圈活动的卡齿。作为优选,所述线轮的下方连接有轮盘,所述轮盘的下方与行星齿之间相互连接,且行星齿设置有两个以上并分别与机齿、齿圈之间啮合连接,使得行星齿的旋转能够带动轮盘进行旋转,并通过轮盘带动线轮进行旋转,从而让线轮驱动拉线及与拉线相连的滑块进行滑移。作为优选,所述齿圈的外侧设置有从齿,所述从齿与传动箱之间活动连接,从齿分别与卡齿、齿圈相互啮合连接,让卡齿通过从齿对齿圈的旋转与否进行控制,即齿圈固定而机齿带动行星齿旋转,或机齿固定行星齿绕着机齿在齿圈内侧旋转。作为优选,所述从齿设置有两个,且卡齿卡接在两个从齿的中央,所述卡齿的端部连接有齿扣,卡齿的内部设置有电磁开关,让电磁开关控制齿扣是否嵌入在从齿内对从齿转动与否进行控制。作为优选,所述帘布的上端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套接在横杆的中央,帘布的一端连接有与顶框相连的锁环,帘布的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使得帘布的一端通过锁环固定在顶框上,帘布中央的滑环套接在横杆的中央,以便于通过滑块带动帘布进行开闭。作为优选,所述顶框的一侧连接有尾箱,所述尾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轮,所述拉线套接在导轮的中央,使得滑块一端与线轮相连接,滑块另一端沿着导轮与线轮相连,让线轮的旋转驱动拉线进行活动,并通过拉线驱动滑块在凹槽内进行滑移,所述导轮中央设置有用于放置拉线的线槽。作为优选,所述顶框的上方连接有光感器,顶框的中央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凹槽的中央,且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尾箱、传动箱相连接的传感器,使得光感器能够对外界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与信号发送,滑块抵触到传感器时自动控制电机停转,所述传感器可以为行程开关。作为优选,所述电机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控制器、转换器与信控板,且转换器与光感器、信控板之间电连接,转换器、控制器、电机、传感器与卡齿之间电连接;让信控板、光感器所发送的信号通过转换器进行处理接收,并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电机进行对应的正反转;在传感器接收到滑块到位后自动停止电机的转动;而电机转动时卡齿自动嵌入到从齿内对齿圈进行限制锁定,电机停转时卡齿自动弹出从齿用以解除对齿圈的限制;所述转换器能够将光感器与信控板的信号进行接收并发送到控制器内,以便于控制器对电机的转动或停止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所述转换器为信号转换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手自双用式窗帘便于使用者对帘布进行手自双重控制,增加使用者对帘布进行随时操控使用的效果,有效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果与使用便利性的特点;由于帘布换掉连接在横杆的中央,帘布的一端与顶框相连,帘布另一端与滑块相连,且滑块两块与线轮之间连接有拉线,线轮与电机之间连接有齿轮组,而齿轮组中具有与电机相连机齿、与线轮相连的行星齿,且机齿与行星齿相啮合,行星齿外侧啮合有齿圈,齿圈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制齿圈活动的卡齿,使得卡齿对齿圈进行限位固定时,机齿能够通过行星齿驱动线轮及与线轮配合连接的滑块进行移动,即让电机通过线轮驱动滑块在顶框中央的凹槽内滑移并同时带动帘布进行开闭,而卡齿松开对齿圈的限位固定,且机齿停止不动时,使用者能够手工拉动帘布,即滑块通过拉线驱动线轮旋转,让行星齿能够绕着机齿在齿圈内部旋转活动,让使用者能够根据使用情况对帘布进行自动开闭控制或手工开闭控制,避免因停电或电机损坏而无法自动驱动帘布开闭,也无法手工扯动帘布开闭的问题,便于使用者对帘布进行手自双重控制,有效的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效果与使用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中齿轮组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的电路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包括顶框1,及连接在顶框1两侧的传动箱3与尾箱2,所述顶框1的中央连接有横杆12,所述传动箱3的下方连接有电机5,所述横杆12的中央滑动连接有帘布6,帘布6的一侧与顶框1相连接,另一侧连接有用于滑动连接在顶框1中央的滑块61,所述传动箱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线轮31,及连接线轮31与电机5的齿轮组4,所述滑块61的两侧均连接有与线轮31相互配合连接的拉线611,所述齿轮组4包括齿圈41,及位于齿圈41内部并与电机5相连的机齿44,及位于齿圈41与机齿44之间并与线轮31相连接的行星齿43,所述齿圈4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制齿圈41活动的卡齿46。所述线轮31的下方连接有轮盘42,所述轮盘42的下方与行星齿43之间相互连接,且行星齿43设置有两个以上并分别与机齿44、齿圈41之间啮合连接,使得行星齿43的旋转能够带动轮盘42进行旋转,并通过轮盘42带动线轮31进行旋转,从而让线轮31驱动拉线611及与拉线611相连的滑块61进行滑移。所述齿圈41的外侧设置有从齿45,所述从齿45与传动箱3之间活动连接,从齿45分别与卡齿46、齿圈41相互啮合连接,让卡齿46通过从齿45对齿圈41的旋转与否进行控制,即齿圈41固定而机齿44带动行星齿43旋转,或机齿44固定行星齿43绕着机齿44在齿圈41内侧旋转。所述从齿45设置有两个,且卡齿46卡接在两个从齿45的中央,所述卡齿46的端部连接有齿扣(未标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框,及连接在顶框两侧的传动箱与尾箱,所述顶框的中央连接有横杆,所述传动箱的下方连接有电机,所述横杆的中央滑动连接有帘布,帘布的一侧与顶框相连接,另一侧连接有用于滑动连接在顶框中央的滑块,所述传动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线轮,及连接线轮与电机的齿轮组,所述滑块的两侧均连接有与线轮相互配合连接的拉线,所述齿轮组包括齿圈,及位于齿圈内部并与电机相连的机齿,及位于齿圈与机齿之间并与线轮相连接的行星齿,所述齿圈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制齿圈活动的卡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框,及连接在顶框两侧的传动箱与尾箱,所述顶框的中央连接有横杆,所述传动箱的下方连接有电机,所述横杆的中央滑动连接有帘布,帘布的一侧与顶框相连接,另一侧连接有用于滑动连接在顶框中央的滑块,所述传动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线轮,及连接线轮与电机的齿轮组,所述滑块的两侧均连接有与线轮相互配合连接的拉线,所述齿轮组包括齿圈,及位于齿圈内部并与电机相连的机齿,及位于齿圈与机齿之间并与线轮相连接的行星齿,所述齿圈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制齿圈活动的卡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的下方连接有轮盘,所述轮盘的下方与行星齿之间相互连接,且行星齿设置有两个以上并分别与机齿、齿圈之间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双用式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的外侧设置有从齿,所述从齿与传动箱之间活动连接,从齿分别与卡齿、齿圈相互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凯王忠伟王雪平孙莉莉刘瑞琪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