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玉兰专利>正文

一种窗帘轨道用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90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帘轨道用驱动器,主要涉及窗帘配件领域。包括主机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周面凸出顶端端面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电力驱动;辅助行走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能够升降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杆与外壳之间设置压缩弹簧,所述外壳的上方设有与窗帘导轨相配合的吊件,所述吊件固定在滑杆上;所述辅助行走机构为两个,且对称的设置在主机机构沿驱动轮行进方向的前后两侧,所述外壳与壳体相邻的端面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对轨道接触面形成适度压迫,有利于有效行走,并便于拆装和更换易损易耗组件,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帘轨道用驱动器
本技术涉及窗帘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窗帘轨道用驱动器。
技术介绍
现代家庭生活装修,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并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窗帘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产品层出不穷,电动的智能窗帘控制系统也应运而生,并不断的更新换代。其主要是通过物联网实现远程的数据获取及控制指令的发送,从而通过对窗帘控制而获得更加理想的室内环境,是未来家具生活应用的趋势。现在能够实现电动窗帘控制的主要驱动手段,是通过以下两种的方式:一个在轨道的两端加装带式传动机构,对窗帘实现开合控制,一个是在现行的轨道上安装电动牵引机构,在窗帘的内端实现对窗帘开合的驱动。显然第一种方式由于其传动机构过于复杂和庞大,且安装需要专业人员施工操作,而逐渐被家庭使用所淘汰。而后者由于牵引机构体积小巧,使用灵活,且安装也较为简单,而逐渐成为主流。现在的行走机构,要依靠压紧在轨道上,通过加紧轨道结合摩擦力,实现行走。不可缺少的是弹性件的使用。利用各种弹性件,如弹片、顶片、弹簧等夹紧轨道,且窗帘本身较重,这样一来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及弹性件则成为易损易耗组件,弹性件容易因为长时间的拉伸受力而发生疲劳损坏,而行走件(轮子等)也因为长时间与轨道的接触摩擦而使其表面的阻力层(如橡胶圈)变得光滑失去阻力效果,故需要经常的维护和更换。现在的驱动器都是一个完整的产品,部分组件损坏只能全部更换,使得使用寿命收到易损易坏组件的短板限制,显得不耐用,而容易被消费者所诟病。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轨道用驱动器,它对轨道接触面形成适度压迫,有利于有效行走,并便于拆装和更换易损易耗组件,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窗帘轨道用驱动器,包括:主机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周面凸出顶端端面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电力驱动;辅助行走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能够升降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杆与外壳之间设置压缩弹簧,所述外壳的上方设有与窗帘导轨相配合的吊件,所述吊件固定在滑杆上;所述辅助行走机构为两个,且对称的设置在主机机构沿驱动轮行进方向的前后两侧,所述外壳与壳体相邻的端面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两侧侧面上对称的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插孔;所述外壳与壳体相邻的一侧设置L型挂件,所述挂件能够插入插孔并与壳体钩挂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塑料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腔和电池腔,所述电池腔内用于安装充电电池或者一次性的标准电池,用于为安装腔内的元器件提供电能,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驱动电机以及驱动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轮连接,用于为驱动轮的转动提供动力。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卡孔,所述外壳与壳体相邻的端面上设置插块,所述插块的侧壁上设置楔形卡件,使所述插块与插孔卡扣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吊件包括:与窗帘暗轨相配合滑动的吊轮,所述吊轮包括轮架和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与驱动轮的滚动方向一致;或者与窗帘明轨相配合滑动的挂环。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底端设有下弹簧座,所述外壳内部的顶壁上设置上弹簧座,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滑杆上,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固定在上弹簧座内,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固定在下弹簧座内,所述压缩弹簧具有将下弹簧座远离上弹簧座的弹性力,所述壳体的顶面设有过孔,所述滑杆的顶端自过孔贯穿并与轮架固定配合,所述过孔及滑杆的截面均为相对应的多边形。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中部的驱动轮向上顶紧轨道,并结合前后的滚轮或者挂件对轨道上接触面的压迫,有效增加摩擦力实现行走。同时,两侧的辅助行走机构能够实现与主机机构的快拆快装,便于在组件疲劳失去有效配合效果的时候,通过及时更换成本低廉的配件,而保持整个装置的长时间有效运作,大大延长使用寿命,解决窗帘驱动机构的技术弊端。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辅助行走机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辅助行走机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辅助行走机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主机机构;2、驱动轮;3、安装槽;4、插孔;5、外壳;6、挂件;7、滑杆;8、上弹簧座;9、下弹簧座;10、压缩弹簧;11、滚轮;12、轮架;13、延伸杆;14、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窗帘轨道用驱动器——适用于槽型轨道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的本驱动器,就采用行走机构可替换的设计思路,并结合我们产品以往的经验,将可拆的行走机构设计的更加完善和便于更换,预期本产品将具有较好的市场接受度。本示例中,驱动器的具体结构包括:1)主机机构1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塑料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腔和电池腔,所述电池腔内用于安装充电电池或者一次性的标准电池,用于为安装腔内的元器件提供电能,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驱动电机以及驱动轮2,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轮2连接,用于为驱动轮2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壳体的顶端端面上居中的设有矩形的过孔,所述过孔用于使驱动轮2的顶部贯穿,并设置驱动轮2的顶部周面暴露并突出在壳体的顶面上方。驱动轮2的顶部周面向上压在窗帘轨道上(可以是圆柱形的窗帘杆等杆型明轨的底面,也可以是工字型轨道或者槽型轨道等暗轨的底面),通过驱动轮2的转动,配合摩擦力带动本驱动器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左右移动。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对称的设有安装槽3,用于配合后述的辅助行走机构使用,具体配合方式在后面进行详细的描述,所述安装槽3的槽底面设有矩形的插孔4,所述插孔4与安装腔贯通。且为了方便安装内部组件以及生产加工,结合我们以往产品的模具以及相关设计经验,我们采用三层的壳体结构,即包括主壳体、中层壳体、电池壳体,不局限于本实例,在具备本示例所描述的壳体的特征的基础上,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和组合形式。基于上述三层壳体的结构,则电池腔设置于中层壳体上,通过电池壳体将电池腔封闭闭合,打开电池壳体方便更换电池。所述安装腔设置于中层壳体与主壳体之间,通过主壳体与中层壳体的闭合共同形成安装腔。2)辅助行走机构所述辅助行走机构包括外壳5,外壳5在本实例中采用如附图所示的形状,所述外壳5与主机机构1的壳体相邻的一端端面与安装槽3相吻合,所述外壳5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滑孔,所述滑孔内贯穿并上下滑动配合有滑杆7所述滑杆7为了与滑孔周向限位,将孔与杆的截面设置为多边形的异性截面,使滑杆7不能够再滑孔内转动。所述外壳5的内部顶壁上设置上弹簧座8,所述滑杆7插入外壳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帘轨道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机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周面凸出顶端端面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电力驱动;/n辅助行走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能够升降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杆与外壳之间设置压缩弹簧,所述外壳的上方设有与窗帘导轨相配合的吊件,所述吊件固定在滑杆上;/n所述辅助行走机构为两个,且对称的设置在主机机构沿驱动轮行进方向的前后两侧,所述外壳与壳体相邻的端面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轨道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周面凸出顶端端面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电力驱动;
辅助行走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能够升降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杆与外壳之间设置压缩弹簧,所述外壳的上方设有与窗帘导轨相配合的吊件,所述吊件固定在滑杆上;
所述辅助行走机构为两个,且对称的设置在主机机构沿驱动轮行进方向的前后两侧,所述外壳与壳体相邻的端面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窗帘轨道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两侧侧面上对称的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插孔;
所述外壳与壳体相邻的一侧设置L型挂件,所述挂件能够插入插孔并与壳体钩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窗帘轨道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塑料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腔和电池腔,所述电池腔内用于安装充电电池或者一次性的标准电池,用于为安装腔内的元器件提供电能,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驱动电机以及驱动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李玉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