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床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389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起床辅助装置,包括枕芯、气垫、放气塞、可拔插口、枕套、气管、送风机和电机,所述枕套内有枕芯和气垫,所述气垫设置在枕芯上,所述气垫有充气口和放气口,所述枕芯一侧有孔与气垫的充气口和放气口对应,所述充气口对应可拔插口,所述放气口对应放气塞,所述送风机通过气管接可拔插口,所述电机驱动送风机送风,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接送风机的连接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助起床装置,和闹钟工作原理相同,在到时间后,其就会通过物理方法来将睡在该装置上的人叫醒。通过设计一种双层的枕头,两层中间可通过从外部充气来使得整体的膨胀,让人无法再睡在上面,从而将人叫醒。为达此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床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睡眠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起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方便逐渐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是在娱乐之外,工作占人们的绝大部分时间。可是,工作日的早起往往都是令人头疼的。继而我们猜想是否能够设计像闹钟一样到时间就能用物理方法将人喊醒的装置,这样人们就能保证每天的规律作息,也就能降低上班迟到的概率了,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但是该装置使用到的电气元器件相对较多,在该装置需要清洗的时候可能成为一个难题。同时,该装置又由于是充气式的,所以附带的其他一些电动机等装置又会占用不少空间。因此,本装置在整体的结合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起床装置,和闹钟工作原理相同,在到时间后,其就会通过物理方法来将睡在该装置上的人叫醒。通过设计一种双层的枕头,两层中间可通过从外部充气来使得整体的膨胀,让人无法再睡在上面,从而将人叫醒。为达此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起床辅助装置,包括枕芯、气垫、放气塞、可拔插口、枕套、气管、送风机和电机,所述枕套内有枕芯和气垫,所述气垫设置在枕芯上,所述气垫有充气口和放气口,所述枕芯一侧有孔与气垫的充气口和放气口对应,所述充气口对应可拔插口,所述放气口对应放气塞,所述送风机通过气管接可拔插口,所述电机驱动送风机送风,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接送风机的连接轴。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气塞一侧放气孔,所述放气塞一端外侧有放气塞密封圈,所述放气塞另一端外侧有调整卡,该放气塞可通过转动限位卡实现不同放气量的要求,密封圈则可以提高气密性。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拔插口内有充气孔,所述可拔插口一端外侧有可拔插口密封圈,所述可拔插口另一端两侧伸出部分有限位槽,每个限位槽内有一个限位卡,该插口同样使用密封圈来增强气密性,用插销使插口固定在气垫上,拆装方便易清洗。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主体外侧安装有控制电机的电子显示屏,通过电子显示屏方便使用者对电机进行操作。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起床装置,具体设计如下:1)本申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外部充气部分、二是充气膨胀部分;2)本申请的外部充气部分需要用到电动机和风机,在同时工作时将风送入到枕头膨胀部分;3)本申请的内部膨胀部分在接收到外部充入其中的气体后,立刻膨胀,通过物理方法直接将人喊醒;4)本申请的定时装置安放在电动机上,通过时间来控制电动机的开闭;5)本申请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通过物理方法将人喊醒,确保人们的规律作息,而且使用方便。同时,本申请适用性极强,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本技术局部示意图一;图3本技术局部示意图二;图4本技术局部示意图三;图5本技术局部示意图四;图示说明:1.枕芯;2.气垫;3.充气口;4.放气口;5.放气塞;6.放气孔;7.放气塞密封圈;8.调整卡;9.可拔插口;10.可拔插口密封圈;11.限位卡;12.限位槽;13.充气孔;14.枕套;15.气管;16.送风机;17.电机;18.联轴器;19.电子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起床装置。针对目前人们上班族早起困难,学生们上课较晚第二天起床费力等问题。通过将枕头换成该辅助起床装置,可以靠物理方法在早晨将人们唤醒,从而不耽误他们的工作和学习,间接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作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起床辅助装置,包括枕芯1、气垫2、放气塞5、可拔插口9、枕套14、气管15、送风机16和电机17,所述枕套14内有枕芯1和气垫2,所述气垫2设置在枕芯1上,所述气垫2有充气口3和放气口4,所述枕芯1一侧有孔与气垫2的充气口3和放气口4对应,所述充气口3对应可拔插口9,所述放气口4对应放气塞5,所述送风机16通过气管15接可拔插口9,所述电机17驱动送风机16送风,所述电机17的转轴通过联轴器18接送风机16的连接轴。作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本技术提供如图1-5所示的一种起床辅助装置,包括枕芯1、气垫2、放气塞5、可拔插口9、枕套14、气管15、送风机16和电机17,所述枕套14内有枕芯1和气垫2,所述气垫2设置在枕芯1上,所述气垫2有充气口3和放气口4,所述枕芯1一侧有孔与气垫2的充气口3和放气口4对应,所述充气口3对应可拔插口9,所述放气口4对应放气塞5,所述放气塞5一侧放气孔6,所述放气塞5一端外侧有放气塞密封圈7,所述放气塞5另一端外侧有调整卡8,该放气塞可通过转动限位卡实现不同放气量的要求,密封圈则可以提高气密性,所述送风机16通过气管15接可拔插口9,所述可拔插口9内有充气孔13,所述可拔插口9一端外侧有可拔插口密封圈10,所述可拔插口9另一端两侧伸出部分有限位槽12,每个限位槽12内有一个限位卡,该插口同样使用密封圈来增强气密性,用插销使插口固定在气垫上,拆装方便易清洗,所述电机17驱动送风机16送风,所述电机17的转轴通过联轴器18接送风机16的连接轴,所述电机主体17外侧安装有控制电机17的电子显示屏19,通过电子显示屏方便使用者对电机进行操作。本申请工作原理如下:电子显示屏19安装在电机17上,使用者设定时间,当时间到达,电机17转动带动送风机16向气管15中送风,使枕套14内部的气垫2鼓起从而使睡眠者醒来,气垫2在枕芯1上方并装有放气塞5,该放气塞5可通过转动限位卡11实现不同放气量的要求,适应性强,使用者可根据自身要求调整,同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当需要清洗时也可直接取出较方便。气管15与气垫2之间使用可拔插口9,该插口同样使用密封圈10来增强气密性,用插销使插口固定在气垫2上,拆装方便易清洗,送风机16与电机17之间使用联轴器18传递动力。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床辅助装置,包括枕芯(1)、气垫(2)、放气塞(5)、可拔插口(9)、枕套(14)、气管(15)、送风机(16)和电机(17),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14)内有枕芯(1)和气垫(2),所述气垫(2)设置在枕芯(1)上,所述气垫(2)有充气口(3)和放气口(4),所述枕芯(1)一侧有孔与气垫(2)的充气口(3)和放气口(4)对应,所述充气口(3)对应可拔插口(9),所述放气口(4)对应放气塞(5),所述送风机(16)通过气管(15)接可拔插口(9),所述电机(17)驱动送风机(16)送风,所述电机(17)的转轴通过联轴器(18)接送风机(16)的连接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床辅助装置,包括枕芯(1)、气垫(2)、放气塞(5)、可拔插口(9)、枕套(14)、气管(15)、送风机(16)和电机(17),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14)内有枕芯(1)和气垫(2),所述气垫(2)设置在枕芯(1)上,所述气垫(2)有充气口(3)和放气口(4),所述枕芯(1)一侧有孔与气垫(2)的充气口(3)和放气口(4)对应,所述充气口(3)对应可拔插口(9),所述放气口(4)对应放气塞(5),所述送风机(16)通过气管(15)接可拔插口(9),所述电机(17)驱动送风机(16)送风,所述电机(17)的转轴通过联轴器(18)接送风机(16)的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成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