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88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包括:用于夹紧叶片的上夹紧盖板和下加夹紧盖板,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一侧通过活动连接为活动端,另一侧通过固定连接为固定端;支撑组件,设置在下夹紧盖板的底部,用于支撑顶部的叶片,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分别通过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固定设置在下夹紧盖板的底部,通过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的交替支撑以实现对叶片的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便于移动;叶片尖部不易打滑磨损、不会触地,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预弯式风电叶片的自由翻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叶片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提高风能捕获能力、避免叶片柔性变形后扫到塔筒、易于安装等目的,预弯式风电叶片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于兆瓦级风电机组上。在预弯式风电叶片的制造过程中,如打磨、喷漆、维修等工序,我们都需要将叶片进行翻转。叶片起模时初始姿态为迎风面朝上,在后续的工序中,最大需求为将叶片翻转为背风面朝上。目前,预弯式风电叶片的翻转一般是采用传统的圆形叶片翻转系统来完成。由于预弯式风电叶片的变形量较大,叶片尖部翘起较高,传统的圆形叶片翻转系统无法将预弯式风电叶片翻转至所需位置,仅能将其从迎风面朝上平放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如需继续翻转,则会使叶片尖部触地受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选择加高后翻转工装或者在叶尖区域挖坑,但成本较高,风险性大。综上,为了实现预弯式风电叶片的自由翻转,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的叶片叶尖支撑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实现预弯式风电叶片自由翻转的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包括:用于夹紧叶片的上夹紧盖板和下加夹紧盖板,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一侧通过活动连接为活动端,另一侧通过固定连接为固定端;支撑组件,设置在下夹紧盖板的底部,用于支撑顶部的叶片,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分别通过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固定设置在下夹紧盖板的底部,通过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的交替支撑以实现对叶片的支撑。进一步,第一支腿的顶部与下夹紧盖板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撑的顶部与靠近下夹紧盖板活动端的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第一支腿的一侧与第二支腿通过第一斜拉钢架固定相连。进一步,第一支腿的另一侧与靠近下夹紧盖板固定端的一侧固定相连。进一步,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一侧的活动端通过合页相连,以实现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旋转、开合,另一侧的固定端通过手动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锁紧,以将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固定在一起。进一步,上夹紧盖板包括:SS面随型钢骨架;SS面随型玻璃钢板,设置在SS面随型钢骨架与叶片之间,与叶片的外形相匹配,且与叶片之间设置有垫片。进一步,下夹紧盖板包括:PS面随型钢骨架;PS面随型玻璃钢板,设置在PS面随型钢骨架与叶片之间,与叶片的外形相匹配,且与叶片之间设置有垫片。进一步,下夹紧盖板中PS面随型钢骨架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靠近叶片尖部设置,用于支撑叶片尖部,支撑板与叶片之间设置有垫片。进一步,支撑板的底部通过第二斜拉钢架与第二支腿相连。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的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便于移动;2)叶片尖部不易打滑磨损、不会触地,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预弯式风电叶片的自由翻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的侧视图。图中:1、SS面随型钢骨架;2、SS面随型玻璃钢板;3、PS面随型钢骨架;4、PS面随型玻璃钢板;5、合页;6、手动锁紧螺栓;7、锁紧螺母;81、第一支腿;82、第二支腿;91、第一脚轮;92第二脚轮;101、第一斜拉钢架;102、第二斜拉钢架;11、支撑板;12、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其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设置在叶片12尖部的预弯位置。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包括用于夹紧叶片的上夹紧盖板、下夹紧盖板和支撑组件,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的一侧通过活动连接为活动端,另一侧通过固定连接为固定端;支撑组件设置在下夹紧盖板的底部,用于支撑顶部的叶片,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脚轮91和第二脚轮92,两个脚轮(第一脚轮91和第二脚轮92)分别通过第一支腿81和第二支腿82固定设置在下夹紧盖板的底部,通过两个脚轮(第一脚轮91和第二脚轮92)之间的交替支撑以实现对叶片的支撑。当翻转过程中预弯式风电叶片的尖部接触地面前,通过呈倾斜状的第二支腿82与第一支腿81交替运转分别使第二脚轮92和第二脚轮91在触地时垂直于地面,支撑起叶片尖部,以使叶片平稳翻转至背风面朝上,完成整个翻转过程,避免叶片后缘向下翻转过程中在尖部接触地面的情况。进一步,第一支腿81的顶部与下夹紧盖板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撑82的顶部与靠近下夹紧盖板活动端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支腿81的一侧与第二支腿82通过第一斜拉钢架101固定相连。并且,第一支腿81的另一侧与靠近下夹紧盖板固定端的一侧固定相连。其中,第一支腿81和第二支腿82的长度能够取决于叶片叶尖支撑轮的使用位置以及叶片预弯的大小。并且,两个支腿均朝向叶尖方向呈倾斜设置,与叶片尖部呈一定角度的倾斜,优选呈60~80。进一步,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一侧的活动端通过合页5相连,以实现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旋转、开合,另一侧的固定端通过手动锁紧螺栓6和锁紧螺母7锁紧,以将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固定在一起。其中,合页5设置在叶片的后缘侧,但不仅限于此。手动锁紧螺栓7固定于下述的下夹紧盖板的PS面随型钢骨架3上,手动锁紧螺栓6在锁紧时与锁紧螺母7相配合锁紧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在本文专利技术中,待调试好叶片叶尖支撑轮后,安装手动锁紧螺栓6,将手动锁紧螺栓6与锁紧螺母7相配合,锁紧整个装置。进一步,上夹紧盖板包括SS面随型钢骨架1与SS面随型玻璃钢板2,下夹紧盖板包括PS面随型钢骨架3与PS面随型玻璃钢板4。SS面随型玻璃钢板2和PS面随型玻璃钢板4为多层玻纤布手糊制作而成,其型线、形状与叶片叶尖支撑轮使用处待支撑的叶片的外形相吻合。SS面随型玻璃钢板2、PS面随型玻璃钢板4与叶片之间均设置有垫片(如橡胶垫或毛毡等),以防止工装损伤叶片。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中是在手糊制作完成SS面随型玻璃钢板2和PS面随型玻璃钢板4后,分别在其上随型相匹配的制作SS面随型钢骨架1和PS面随型钢骨架3,并用手糊玻璃钢将两个随型钢骨架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随型玻璃钢板上。进一步,下夹紧盖板中PS面随型钢骨架3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沿叶片轴向方向、靠近叶片尖部设置,焊接在PS面随型钢骨架3的中部,通过增大支撑面积以实现支撑叶片的目的,对叶片尖部进行支撑防止叶片尖部下垂触地。并且,支撑板11与叶片12之间设置有垫片,垫片可采用橡胶垫或毛毡等,防止工装损伤叶片。进一步,支撑板11的底部通过第二斜拉钢架102与第二支腿82相连,进一步通过支撑板11实现对叶片的支撑。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首先,需要翻转时,将本专利技术的叶片叶尖支撑轮安装到叶片12尖部的预弯位置,支撑板11指向叶片尖部。进一步,在SS面随型玻璃钢板2、PS面随型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夹紧叶片的上夹紧盖板和下加夹紧盖板,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一侧通过活动连接为活动端,另一侧通过固定连接为固定端;/n支撑组件,设置在下夹紧盖板的底部,用于支撑顶部的叶片,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脚轮(91)和第二脚轮(92),第一脚轮(91)和第二脚轮(92)分别通过第一支腿(81)和第二支腿(82)固定设置在下夹紧盖板的底部,通过第一脚轮(91)和第二脚轮(92)的交替支撑以实现对叶片的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夹紧叶片的上夹紧盖板和下加夹紧盖板,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一侧通过活动连接为活动端,另一侧通过固定连接为固定端;
支撑组件,设置在下夹紧盖板的底部,用于支撑顶部的叶片,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脚轮(91)和第二脚轮(92),第一脚轮(91)和第二脚轮(92)分别通过第一支腿(81)和第二支腿(82)固定设置在下夹紧盖板的底部,通过第一脚轮(91)和第二脚轮(92)的交替支撑以实现对叶片的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腿(81)的顶部与下夹紧盖板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撑(82)的顶部与靠近下夹紧盖板活动端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腿(81)的一侧与第二支腿(82)通过第一斜拉钢架(101)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腿(81)的另一侧与靠近下夹紧盖板固定端的一侧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叶尖支撑轮,其特征在于,上夹紧盖板与下夹紧盖板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刘梅彭晓兰赵亚男杨潺姜宏业蒋荣利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