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杠铃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73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杠铃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且支撑架的水平段的顶壁上安装有躺垫,所述支撑架的水平段远离竖直段一端的底壁上安装有上横板,所述上横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主管,两个所述主管内均滑动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均固定有用于放置杠铃的弧形支撑板,两个所述主管的底端共同安装有下横管,所述下横管中部的顶壁上安装有立管,且下横管与立管相互连通,所述立管的顶端与上横板的底壁上共同安装有伺服电机。本方案的杠铃架通过各个结构的设置,可在需要托举时,将杠铃降下以便抓取,在托举结束后,将杠铃放回并抬升其升降过程无需专人辅助,使用者可凭一己之力即可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杠铃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健身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体育杠铃架。
技术介绍
杠铃是一种核心训练运动训练器材,也是举重所用器材。杠铃运动属于重量训练的一种,只是利用杠铃训练器材,来增进肌肉力量的训练。也可以利用杠铃进行核心训练,促进整体的协调性。杠铃架是一种集杠铃放置和使用者躺卧的装置,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杠铃架存在以下缺点:杠铃架仅具备简单的杠铃放置和躺卧功能,使用者在训练时,一般需要教练等人员配合,以便在使用者躺下后,将杠铃取下并移交给使用者,尤其是在使用者训练后,体力消耗过大,更加需要教练的帮助,从而将杠铃放回杠铃架,因此,一般情况下,使用者无法独自完整杠铃的取下和训练后的放回操作,增加了使用的繁琐性,使用者杠铃训练时缺乏独立自主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杠铃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体育杠铃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杠铃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且支撑架的水平段的顶壁上安装有躺垫,所述支撑架的水平段远离竖直段一端的底壁上安装有上横板,所述上横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主管,两个所述主管内均滑动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均固定有用于放置杠铃的弧形支撑板,两个所述主管的底端共同安装有下横管,所述下横管中部的顶壁上安装有立管,且下横管与立管相互连通,所述立管的顶端与上横板的底壁上共同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外接单片机,所述支撑架的竖直段且靠近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踏板,两个所述踏板上均安装有开关;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延伸至立管内并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底端延伸至下横管内并安装有第一伞齿轮,所述下横管内以第一伞齿轮为中心对称设有两个横杆,且两个横杆均通过转动支撑座在下横管的内部转动,两个所述横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安装有与第一伞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伞齿轮,两个所述横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延伸至同侧的主管内并安装有第四伞齿轮,两个所述主管的内部均安装有与其底部转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安装有与第四伞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三伞齿轮,所述螺纹杆的上部与升降杆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内开设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外接单片机的型号为可编程89S51型,两个所述开关均通过导线与单片机和伺服电机所在的电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水平段以及躺垫远离支撑架竖直段的一端延伸至上横板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躺垫为海绵或硅胶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支撑座由轴承和轴承固定板共同组成,且轴承固定板与下横管的内壁固定安装。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与下横管的连接处贯穿开设有孔径大于横杆直径的通孔。进一步地,述螺纹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主管的底部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竖直段以及两个主管的底端均安装有防滑垫。进一步地,所述主管和升降杆的横街面均为矩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的杠铃架通过各个结构的设置,可在需要托举时,将杠铃降下以便抓取,在托举结束后,将杠铃放回并抬升其升降过程无需专人辅助,使用者可凭一己之力即可操作,更加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体育杠铃架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图1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B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6为图3中C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中:1支撑架、2躺垫、3主管、4升降杆、5弧形支撑板、6杠铃、7上横板、8伺服电机、9立管、10下横管、11立杆、12横杆、13螺纹杆、14第一伞齿轮、15第二伞齿轮、16第三伞齿轮、17第四伞齿轮、18转动支撑座、19踏板、20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6,一种体育杠铃架,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且支撑架1的水平段的顶壁上安装有躺垫2,支撑架1的水平段远离竖直段一端的底壁上安装有上横板7,上横板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主管3,两个主管3内均滑动设有升降杆4,主管3和升降杆4的横街面均为矩形,升降杆4的顶端均固定有用于放置杠铃6的弧形支撑板5,两个主管3的底端共同安装有下横管10,下横管10中部的顶壁上安装有立管9,且下横管10与立管9相互连通,立管9的顶端与上横板7的底壁上共同安装有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的输入端外接单片机,支撑架1的竖直段且靠近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踏板19,两个踏板19上均安装有开关20;单片机用于控制伺服电机8实现正转和反转,两个开关20分别作为正转开关和反转开关,使用者的可用脚掌踩下开关20,完成对伺服电机8的正转和反转控制。伺服电机8的驱动端延伸至立管9内并安装有立杆11,立杆11的底端延伸至下横管10内并安装有第一伞齿轮14,下横管10内以第一伞齿轮14为中心对称设有两个横杆12,且两个横杆12均通过转动支撑座18在下横管10的内部转动,两个横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安装有与第一伞齿轮14相互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5,两个横杆12相互远离的一端延伸至同侧的主管3内并安装有第四伞齿轮17,两个主管3的内部均安装有与其底部转动连接的螺纹杆13,螺纹杆13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安装有与第四伞齿轮17相互啮合的第三伞齿轮16,螺纹杆13的上部与升降杆4螺纹连接,升降杆4内开设有与螺纹杆13相匹配的螺纹孔。伺服电机8正转和反转时均通过立杆11底端的第一伞齿轮14与两个横杆12上的第二伞齿轮15啮合,从而带动两个横杆12转动,同时横杆12通过其另一端的第四伞齿轮17与螺纹杆13上的第三伞齿轮16啮合,从而带动螺纹杆13转动,螺纹杆13与升降杆4螺纹连接,可控制升降杆4在主管3内升降,从而控制杠铃6升降,使用者踩下其中一个开关20,控制伺服电机8正转,此时杠铃6降下,使用者将其进行托举,当使用者放下杠铃6后,踩下另一个开关20,控制伺服电机8反转,此时杠铃6上升至高处,使用者即可起身离开。进一步地,伺服电机8的输入端外接单片机的型号为可编程89S51型,两个开关20均通过导线与单片机和伺服电机8在的电路连接。进一步地,支撑架1的水平段以及躺垫2远离支撑架1竖直段的一端延伸至上横板7的外侧。进一步地,躺垫2为海绵或硅胶材料制成。进一步地,转动支撑座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育杠铃架,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且支撑架(1)的水平段的顶壁上安装有躺垫(2),所述支撑架(1)的水平段远离竖直段一端的底壁上安装有上横板(7),所述上横板(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主管(3),两个所述主管(3)内均滑动设有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的顶端均固定有用于放置杠铃(6)的弧形支撑板(5),两个所述主管(3)的底端共同安装有下横管(10),所述下横管(10)中部的顶壁上安装有立管(9),且下横管(10)与立管(9)相互连通,所述立管(9)的顶端与上横板(7)的底壁上共同安装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入端外接单片机,所述支撑架(1)的竖直段且靠近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踏板(19),两个所述踏板(19)上均安装有开关(20);/n所述伺服电机(8)的驱动端延伸至立管(9)内并安装有立杆(11),所述立杆(11)的底端延伸至下横管(10)内并安装有第一伞齿轮(14),所述下横管(10)内以第一伞齿轮(14)为中心对称设有两个横杆(12),且两个横杆(12)均通过转动支撑座(18)在下横管(10)的内部转动,两个所述横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安装有与第一伞齿轮(14)相互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5),两个所述横杆(12)相互远离的一端延伸至同侧的主管(3)内并安装有第四伞齿轮(17),两个所述主管(3)的内部均安装有与其底部转动连接的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安装有与第四伞齿轮(17)相互啮合的第三伞齿轮(16),所述螺纹杆(13)的上部与升降杆(4)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4)内开设有与螺纹杆(13)相匹配的螺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杠铃架,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且支撑架(1)的水平段的顶壁上安装有躺垫(2),所述支撑架(1)的水平段远离竖直段一端的底壁上安装有上横板(7),所述上横板(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主管(3),两个所述主管(3)内均滑动设有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的顶端均固定有用于放置杠铃(6)的弧形支撑板(5),两个所述主管(3)的底端共同安装有下横管(10),所述下横管(10)中部的顶壁上安装有立管(9),且下横管(10)与立管(9)相互连通,所述立管(9)的顶端与上横板(7)的底壁上共同安装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入端外接单片机,所述支撑架(1)的竖直段且靠近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踏板(19),两个所述踏板(19)上均安装有开关(20);
所述伺服电机(8)的驱动端延伸至立管(9)内并安装有立杆(11),所述立杆(11)的底端延伸至下横管(10)内并安装有第一伞齿轮(14),所述下横管(10)内以第一伞齿轮(14)为中心对称设有两个横杆(12),且两个横杆(12)均通过转动支撑座(18)在下横管(10)的内部转动,两个所述横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安装有与第一伞齿轮(14)相互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5),两个所述横杆(12)相互远离的一端延伸至同侧的主管(3)内并安装有第四伞齿轮(17),两个所述主管(3)的内部均安装有与其底部转动连接的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安装有与第四伞齿轮(17)相互啮合的第三伞齿轮(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巍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