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两个手柄间距的环形杠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45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两个手柄间距的环形杠铃,其包括环形杠铃杆本体以及杠铃片,环形杠铃杆本体包括环形杆、两个对称设置在环形杆两端的连接杆,环形杆之间滑移设置有两个手柄,两个手柄保持平行且与环形杆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边保持垂直,环形杆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边均开设有通槽,手柄的端部穿设过通槽并延伸到环形杆的外侧,环形杆背离手柄的一侧在两个手柄相背的一侧均焊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共同焊接有一根同时穿设过两个手柄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在手柄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手柄被固定限制在两个第一螺母之间。使用者可以对两个手柄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两个手柄间距的环形杠铃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两个手柄间距的环形杠铃。
技术介绍
现有的环形杠铃的环形杠铃杆也叫硬举杆或耸肩杆,适合患有腰痛的使用者使用,使用时,使用者将身体置于环形杠铃杆的中间(而不是像传统的硬举一样将身体置于杆的后面)进行举重,降低了背部的压力。公告号为CN2060269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包装运输的环形杠铃杆。其结构包括六边形的主框架,主框架由两根两侧折弯的实心杆对接构成,所述的实心杆中间为直杆,两侧折弯成斜杆,相邻的两个斜杆之间通过挡箍焊接相连,所述的挡箍通过螺丝连接有挂片杆,所述的相邻的斜杆上铰接有手柄。两个手柄在两邻的斜杆之间的间距的是固定的,适用于大多数人的需求,但是对于一些体格较大或较大的使用者,两个手柄之间的间距则会给他们在举重过程中带来不适感,因此需要一种可调节两个手柄之间的间距的环形杠铃来满足不同体格的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两个手柄间距的环形杠铃,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两个手柄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其具有满足使用需求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调节两个手柄间距的环形杠铃,包括环形杠铃杆本体以及杠铃片,所述环形杠铃杆本体包括环形杆、两个对称设置在环形杆两端的连接杆,所述杠铃片同轴连接在连接杆上且与连接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环形杆之间滑移设置有两个手柄,两个所述手柄保持平行且与环形杆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边保持垂直,所述环形杆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边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手柄的端部穿设过通槽并延伸到环形杆的外侧,所述环形杆背离手柄的一侧在两个手柄相背的一侧均焊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共同焊接有一根同时穿设过两个手柄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在手柄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手柄被固定限制在两个第一螺母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举重之前,可以根据自身体格的大小对手柄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使得两个手柄之间的间距和使用者的需求相符合,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满足了不同体格大小的人的需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纹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路的设置,增大了使用者在用手握住手柄进行举重时手掌和手柄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手柄从手掌上滑动脱离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的两端均粘接有半球形的橡胶挡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挡头的硬度比手柄的硬度小,环形杠铃放置在地面上时,橡胶挡头的设置,减少了使用者的身体与手柄的端部摩擦时导致皮肤被划伤的可能,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杆朝向第一螺杆且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两组标记凸起,每组所述标记凸起包括两个以上,两组所述标记凸起关于两个手柄对称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标记凸起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在对两个手柄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时可以对照着标记进行调整,使得两个手柄的位置保持对称,减少了两个手柄的位置不对称而导致使用者举重时环形杠铃两边的重力难以保持平衡而导致使用者腰部受伤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朝向第一螺母的一侧设有找平部,所述找平部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层,所述第一螺母与橡胶层相抵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找平层的设置,增大了第一螺母拧紧固定时与手柄的抵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第一螺母和手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减少了第一螺母从手柄上脱离的可能;同时,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第一螺母和找平部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第一螺母和手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杆的两端均焊接有内周设有内螺纹的连接筒,所述连接杆朝向连接筒的一截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在连接筒内,所述连接杆和连接筒上沿轴向贯通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插接有限位销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和连接筒之间通过螺纹的配合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便于将连接杆和环形杆拆卸开进行存放,减小了环形杠铃杆本体的占用空间,同时,限位销杆的设置,对连接筒和连接杆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减少了操作者在将连接杆拧紧在连接筒内时用力过大而使得连接杆和连接筒失去拧紧力而晃动并脱离的可能,增强了连接杆和连接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远离环形杆的位置同轴固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杠铃片套设在连接杆上并与第一限位环相抵触,所述连接杆上在第一限位环背离环形杆的一侧间隔开设有两个以上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且沿连接杆的轴向开设,所述连接杆上在杠铃片背离第一限位环的一侧套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上沿轴向也开设有与连接杆上的第二通孔相对应的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限位环和连接杆上的第二通孔内同时穿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杠铃片被夹紧在第二限位环和第一限位环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相应数量的杠铃片安装到连接杆上,并将第二限位块套设在连接杆上,使得杠铃片被夹紧在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此时第二限位环和连接杆上的第二通孔相对应,然后将第二螺杆同时穿设过第二限位环和连接杆上的第二通孔,并将两个第二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的两端,使得第二螺母固定在第二螺杆上。这样设置,便于使用者将杠铃片安装到连接杆上,且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将相应数量的杠铃片安装到连接杆上,操作简单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杠铃片沿外周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沿周缘设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和凹槽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环形块部分延伸出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将环形杠铃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时,环形块与地面抵触并被挤压进凹槽内,压缩弹簧受力压缩,对杠铃片对地面的冲击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减少了杠铃片对地面的冲击力较大而使得地面被砸坏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便于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两个手柄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2.增加了杠铃片与地面接触时的缓冲效果,减少了杠铃片将地面砸坏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找平部的橡胶层和第一螺母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杠铃片与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环形块和杠铃片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环形杠铃杆本体;11、环形杆;111、通槽;112、固定块;113、第一螺杆;114、第一螺母;115、标记凸起;12、连接杆;121、第一限位环;122、第二通孔;123、第二限位环;124、第二螺杆;125、第二螺母;13、手柄;131、防滑纹路;132、橡胶挡头;133、找平部;134、橡胶层;14、连接筒;141、第一通孔;142、限位销杆;2、杠铃片;21、凹槽;22、环形块;23、压缩弹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两个手柄间距的环形杠铃,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杠铃杆本体(1)以及杠铃片(2),所述环形杠铃杆本体(1)包括环形杆(11)、两个对称设置在环形杆(11)两端的连接杆(12),所述杠铃片(2)同轴连接在连接杆(12)上且与连接杆(12)可拆卸连接,所述环形杆(11)之间滑移设置有两个手柄(13),两个所述手柄(13)保持平行且与环形杆(11)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边保持垂直,所述环形杆(11)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边均开设有通槽(111),所述手柄(13)的端部穿设过通槽(111)并延伸到环形杆(11)的外侧,所述环形杆(11)背离手柄(13)的一侧在两个手柄(13)相背的一侧均焊接有固定块(112),两个所述固定块(112)之间共同焊接有一根同时穿设过两个手柄(13)的第一螺杆(113),所述第一螺杆(113)上在手柄(13)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14),所述手柄(13)被固定限制在两个第一螺母(11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两个手柄间距的环形杠铃,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杠铃杆本体(1)以及杠铃片(2),所述环形杠铃杆本体(1)包括环形杆(11)、两个对称设置在环形杆(11)两端的连接杆(12),所述杠铃片(2)同轴连接在连接杆(12)上且与连接杆(12)可拆卸连接,所述环形杆(11)之间滑移设置有两个手柄(13),两个所述手柄(13)保持平行且与环形杆(11)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边保持垂直,所述环形杆(11)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边均开设有通槽(111),所述手柄(13)的端部穿设过通槽(111)并延伸到环形杆(11)的外侧,所述环形杆(11)背离手柄(13)的一侧在两个手柄(13)相背的一侧均焊接有固定块(112),两个所述固定块(112)之间共同焊接有一根同时穿设过两个手柄(13)的第一螺杆(113),所述第一螺杆(113)上在手柄(13)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14),所述手柄(13)被固定限制在两个第一螺母(11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两个手柄间距的环形杠铃,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3)上设有防滑纹路(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两个手柄间距的环形杠铃,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3)的两端均粘接有半球形的橡胶挡头(1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两个手柄间距的环形杠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杆(11)朝向第一螺杆(113)且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两组标记凸起(115),每组所述标记凸起(115)包括两个以上,两组所述标记凸起(115)关于两个手柄(13)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两个手柄间距的环形杠铃,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3)朝向第一螺母(114)的一侧设有找平部(133),所述找平部(1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维钧刘祝如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如东县丰利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