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68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属于空心胶囊加工技术领域,包括配制空白胶液、食用色素混合液、钛白粉糊,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模具采用分段向下移动,并使模具向下浸入混合液中,向下移动的速度先不变后呈阶梯状逐渐减小,然后将模具采用分段向上移动,使模具向上从混合液中取出,向上移动的速度呈阶梯状先减小后增大,黏附于模具表面的混合液发生固化,拆除模具,形成空心胶囊体初成品;将空心胶囊体初成品采用分段烘干,分段烘干的温度呈阶梯状先增加后减小,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空心胶囊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其不仅具有降低空心胶囊表面出现裂纹的情况,而且还使空心胶囊的壁厚具有良好均匀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心胶囊加工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空心胶囊包括空心胶囊体、空心胶囊帽,空心胶囊体和空心胶囊帽套合在一起。空心胶囊主要用于盛装药物,药物一般为粉末状或颗粒状,这些药物一般都是对食道、胃粘膜有刺激性,或者口感不好、易挥发、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易吸入气管,将这些药物装入空心胶囊内,即保护了药物药性不被破坏,也保护了消化器官和呼吸道。在空心胶囊内灌装入药物后形成胶囊,胶囊进入人体内后,空心胶囊溶解,并将药物释放出来,药物发挥药效。空心胶囊体一般经过原料混料、成型、烘干制得,空心胶囊体加工完成后,其表面经常出现裂纹,出现裂纹的空心胶囊体在灌装药物时,很容易因受到外力的影响而破裂,影响空心胶囊体对药物的灌装,因此,急需研究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以降低空心胶囊体表面出现裂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其不仅具有降低空心胶囊体表面出现裂纹的情况,而且还使空心胶囊体的壁厚具有良好均匀度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空心胶囊体的原料包括空白胶液、食用色素混合液、钛白粉糊,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配制空白胶液、食用色素混合液、钛白粉糊,空白胶液的温度为50-55℃,空白胶液的粘度为29-35mpa.s;S2、将空白胶液、食用色素混合液、钛白粉糊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混合液的温度为50-55℃;S3、将温度为20-25℃的模具采用分段向下移动,并使模具向下浸入混合液中,向下移动的速度先不变后呈阶梯状逐渐减小,然后将模具采用分段向上移动,使模具向上从混合液中取出,向上移动的速度呈阶梯状先减小后增大,黏附于模具表面的混合液发生固化,拆除模具,形成空心胶囊体初成品;S4、将空心胶囊体初成品采用分段烘干,分段烘干的温度呈阶梯状先增加后减小,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空心胶囊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采用分段向下移动,且向下移动的速度先不变后呈阶梯状逐渐减小,而且模具采用分段向上移动,且模具向上移动的速度呈阶梯状先减小后增大,在模具向下浸入混合液中以及向上从混合液中取出时,由于模具的温度小于混合液的温度,黏附于模具表面的混合液发生固化,并通过分段向下移动、分段向上移动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空心胶囊体初成品的壁厚的均匀度,之后空心胶囊体初成品采用分段烘干,且分段烘干的温度呈阶梯状先增加后减小,以除去空心胶囊体初成品内的水分,通过分段向下移动、分段向上移动、分段烘干之间的协同作用,降低空心胶囊表面出现裂纹的情况。较优选地,模具向下移动到最低点后立即向上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在混合液内时,由于模具的温度低于混合液的温度,模具与混合液发生热量交换,并使黏附于模具表面的混合液发生固化,模具向下移动到最低点后立即向上移动,降低模具和混合液的接触时间,避免模具在混合液中的时间过长,而使固化的混合液重新融化,并降低空心胶囊体的壁厚。较优选地,模具分五段向下移动,模具分九段向上移动,空心胶囊体初成品分七段烘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控制模具向下移动和向上移动,同时还便于控制空心胶囊体初成品的烘干。较优选地,一段下移长度为5.4mm、一段下移速度为40mm/s;二段下移长度为5.4mm、二段下移速度为40mm/s;三段下移长度为5.5mm、三段下移速度为40mm/s;四段下移长度为5.5mm、四段下移速度为30mm/s;五段下移长度为5.5mm、五段下移速度为10mm/s。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具向下浸入混合液时,由于模具的温度低于混合液的温度,在模具刚刚接触混合液时,混合液与模具发生热量交换,黏附于模具表面的混合液立刻发生固化,模具的温度升高,并随着模具向下移动,模具表面的混合液继续发生固化,由于模具的温度有所升高,因此降低了混合液的固化速度,与此同时,降低了模具向下移动的速度,以保持模具表面空心胶囊体初成品壁厚的均匀度。较优选地,一段上移长度为2.0mm、一段上移速度为15mm/s;二段上移长度为2.7mm、二段上移速度为12mm/s;三段上移长度为2.9mm、三段上移速度为8.5mm/s;四段上移长度为2.9mm、四段上移速度为5mm/s;五段上移长度为2.9mm、五段上移速度为3.5mm/s;六段上移长度为2.9mm、六段上移速度为2.8mm/s;七段上移长度为2.9mm、七段上移速度为2.3mm/s;八段上移长度为2.9mm、八段上移速度为3.2mm/s;九段上移长度为5.2mm、九段上移速度为8.3mm/s。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具向上从混合液中取出时,模具的温度依旧低于混合液的温度,在模具刚刚向上移动时,混合液继续与模具发生热量交换,黏附于模具表面的混合液继续发生固化,模具的温度继续升高,并随着模具向上移动,模具表面的混合液继续发生固化,由于模具的温度有所升高,因此降低了混合液的固化速度,与此同时,降低了模具向上移动的速度,在模具向上移动并和混合液分离时,由于模具的温度接近混合液的温度,混合液的固化速度继续降低,同时由于空心胶囊体的底部易残留混合液,因此,提高了模具向上移动的速度,以保持模具表面空心胶囊体初成品壁厚的均匀度。较优选地,七段烘干时间均为6.5min,一段烘干温度为26.6℃;二段烘干温度为26.9℃;三段烘干温度为28.5℃;四段烘干温度为28.5℃;五段烘干温度为27.6℃;六段烘干温度为23.6℃;七段烘干温度为20.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心胶囊体初成品进行烘干时,由于空心胶囊体初成品的温度较低,空心胶囊体初成品的烘干温度采用阶梯状增加,降低空心胶囊体初成品的温度升高过快,而使空心胶囊体初成品的局部失水过快,而使空心胶囊体表面出现裂纹,然后空心胶囊体初成品于恒温条件下,进行烘干,加快空心胶囊体初成品的烘干速度,之后空心胶囊体初成品的烘干温度采用阶梯状减小,降低空心胶囊体初成品因温度的骤变,而使空心胶囊体表面出现裂纹,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七段烘干,降低了空心胶囊体表面出现裂纹的情况。较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空白胶液的原料包括纯化水315-395份、皮质明胶86-114份、骨质明胶43-57份、聚乙二醇60000.5-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4-0.8份、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600.1-0.3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空白胶液的原料进行优化,不仅使空白胶液保持良好的粘度,便于空白胶液的成型,而且在空白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通过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保持空白胶液的稳定性,而且使空白胶液、食用色素混合液、钛白粉糊的混合更均匀,进而提高空心胶囊体壁厚的均匀度。较优选地,所述皮质明胶和骨质明胶的重量配比为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质明胶具有高粘度的特点,骨质明胶具有低粘度的特点,对皮质明胶和骨质明胶的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空心胶囊体的原料包括空白胶液、食用色素混合液、钛白粉糊,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nS1、配制空白胶液、食用色素混合液、钛白粉糊,空白胶液的温度为50-55℃,空白胶液的粘度为29-35mpa.s;/nS2、将空白胶液、食用色素混合液、钛白粉糊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混合液的温度为50-55℃;/nS3、将温度为20-25℃的模具采用分段向下移动,并使模具向下浸入混合液中,向下移动的速度先不变后呈阶梯状逐渐减小,然后将模具采用分段向上移动,使模具向上从混合液中取出,向上移动的速度呈阶梯状先减小后增大,黏附于模具表面的混合液发生固化,拆除模具,形成空心胶囊体初成品;/nS4、将空心胶囊体初成品采用分段烘干,分段烘干的温度呈阶梯状先增加后减小,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空心胶囊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空心胶囊体的原料包括空白胶液、食用色素混合液、钛白粉糊,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配制空白胶液、食用色素混合液、钛白粉糊,空白胶液的温度为50-55℃,空白胶液的粘度为29-35mpa.s;
S2、将空白胶液、食用色素混合液、钛白粉糊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混合液的温度为50-55℃;
S3、将温度为20-25℃的模具采用分段向下移动,并使模具向下浸入混合液中,向下移动的速度先不变后呈阶梯状逐渐减小,然后将模具采用分段向上移动,使模具向上从混合液中取出,向上移动的速度呈阶梯状先减小后增大,黏附于模具表面的混合液发生固化,拆除模具,形成空心胶囊体初成品;
S4、将空心胶囊体初成品采用分段烘干,分段烘干的温度呈阶梯状先增加后减小,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空心胶囊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模具向下移动到最低点后立即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模具分五段向下移动,模具分九段向上移动,空心胶囊体初成品分七段烘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一段下移长度为5.4mm、一段下移速度为40mm/s;二段下移长度为5.4mm、二段下移速度为40mm/s;三段下移长度为5.5mm、三段下移速度为40mm/s;四段下移长度为5.5mm、四段下移速度为30mm/s;五段下移长度为5.5mm、五段下移速度为10mm/s。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心胶囊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一段上移长度为2.0mm、一段上移速度为15mm/s;二段上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航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新世纪胶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