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3609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包括杯盖座、杯盖外罩和蒸汽罩;其中:杯盖座和杯盖外罩围合成蒸汽排放腔,所述杯盖座上设有导通所述蒸汽排放腔的蒸汽排放口;所述蒸汽罩设于所述蒸汽排放腔内,其具有蒸汽流通管、旁路气道以及泄压阀,所述蒸汽流通管用于衔接所述蒸汽排放口;所述旁路气道开设有导通所述蒸汽排放腔的开口;所述泄压阀设于蒸汽流通管与旁路气道连通的限位空间内,以此控制杯盖座内部气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旨在提高蒸汽排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解决漏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杯盖,具体是涉及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
技术介绍
加热容器是常见的一种电器,包括电热杯、车载加热杯、电饭煲等等。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加热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加热杯除了可以烧开水外,还可以泡咖啡、泡牛奶、泡方便面等,集合了普通杯子与电热水壶的功能,十分方便快捷,完全适应了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市面上的杯盖一般采用直接通孔用于烧水时排气,这样的杯盖在杯内装冷水或者温水时倾倒会漏水;也有的杯盖无通孔无法正常排气,不仅导致液体冷却后加热杯的杯盖很难打开,而且在烧水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旨在提高蒸汽排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解决漏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包括杯盖座、杯盖外罩和蒸汽罩;其中:杯盖座和杯盖外罩围合成蒸汽排放腔,所述杯盖座上设有导通所述蒸汽排放腔的蒸汽排放口;所述蒸汽罩设于所述蒸汽排放腔内,其具有蒸汽流通管、旁路气道以及泄压阀,所述蒸汽流通管用于衔接所述蒸汽排放口;所述旁路气道开设有导通所述蒸汽排放腔的开口;所述泄压阀设于蒸汽流通管与旁路气道连通的限位空间内,以此控制杯盖座内部气压。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泄压阀为温控弹片,所述的温控弹片具有弹性部和安装部,其中弹性部包括内凹和外凸两种状态,在内凹状态下,所述的蒸汽流通管顶端面与温控弹片的突出表面密封配合;在外凸状态下,所述的蒸汽流通管顶端面与温控弹片的突出表面开合,使所述的蒸汽流通管与旁路气道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杯盖座与杯盖外罩所围合的一侧设置有活动连接部,使所述杯盖外罩可相对于杯盖座沿竖直方向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蒸汽罩的横截面具有中部开孔的U型槽,蒸汽流通管设置在开孔处在槽内延伸、并与蒸汽罩一体成型,在所述蒸汽流通管的上端设置温控支架,用以形成安装温控弹片的限位空间以及旁路气道。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杯盖外罩的内侧壁对应所述蒸汽罩U型槽口的位置设有一凸起,其内部围合构成安装电路元件的密封腔,外部形成安装蒸汽罩的连接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杯盖座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螺纹连接杯体。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杯盖座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壁对应杯口位置设置密封圈。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杯盖座还具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一端及外壁连接第二连接部,另一端沿蒸汽罩转动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倾斜的弧形流道,所述的蒸汽排放口设置在弧形流道上。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杯盖座为弹性体,在延伸的弧形流道端部设置卡部,在杯盖外罩的开合端设置与卡部配合的卡口,使所述杯盖外罩与杯盖座卡扣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设置使卡部与卡口分离的开关按钮。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蒸汽罩由硅胶材质制成。依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金属温控弹片置于温控支架上固定,和硅胶材质的蒸汽罩进行压紧密封,当杯子在烧水时产生高温蒸汽,使温控弹片受温度影响开始变形,此时的温控弹片由原本压紧密封状态变为开发状态,蒸汽从此缝隙排泄出去,从而降低杯内压力,达到安全泄压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益效果,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阐明。附图说明图1为杯盖杯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杯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蒸汽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温控弹片的形变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附图标记:100、杯盖座;10、活动连接部;11、密封圈;12、开关按钮;101、蒸汽排放腔;102、蒸汽排放口;103、第一连接部;104、第二连接部;105、第三连接部;106、弧形流道;107、卡部;200、杯盖外罩;20、凸起;201、密封腔;202、卡口;300、蒸汽罩;30、蒸汽流通管;31、旁路气道;32、温控弹片;33、温控支架;301、限位空间;302、开孔;310、开口;320、弹性部;321、安装部;400、杯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调节杯盖、杯体400内部压力蒸汽排出装置的技术,具体请参照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杯盖由杯盖外罩200、杯盖座100、蒸汽罩300、金属温控弹片32、温控支架33、开关按钮12组成;其中,杯盖座100和杯盖外罩200围合成蒸汽排放腔101,所述杯盖座100上设有导通所述蒸汽排放腔101的蒸汽排放口102,蒸汽排放口102内设置与外部环境导通的出气孔(未图示),使杯体400内的蒸汽从蒸汽排放腔101内排出外部环境。所述蒸汽罩300为硅胶件制成,硅胶件由于柔软、无毒、耐高温的特性既可以提高使用寿命、安全等级,又可以增加密封效果;如图4、图5所示,该硅胶材质的蒸汽罩300其截面大致为具有中部开孔302的U型槽结构,所述杯盖外罩200的内侧壁对应所述蒸汽罩300U型槽口的位置设有一凸起20,同时,其内部围合构成安装电路元件的密封腔201,外部形成安装蒸汽罩200的连接部,使蒸汽罩200安装在杯盖外罩200内侧延伸的凸起20外,以便于在出现密封效果不佳或排气不畅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更换。蒸汽罩300设置在蒸汽排放腔101内,具有蒸汽流通管30、旁路气道31以及泄压阀,所述蒸汽流通管30用于衔接所述蒸汽排放口102;所述旁路气道31开设有导通所述蒸汽排放腔101的开口310;所述泄压阀设于蒸汽流通管30与旁路气道31连通的限位空间301内,以此来控制杯盖座100内部气压。本实施的泄压阀为图6所示的金属温控弹片32,其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座、杯盖外罩和蒸汽罩;其中:/n杯盖座和杯盖外罩围合成蒸汽排放腔,所述杯盖座上设有导通所述蒸汽排放腔的蒸汽排放口;/n所述蒸汽罩设于所述蒸汽排放腔内,其具有蒸汽流通管、旁路气道以及泄压阀,所述蒸汽流通管用于衔接所述蒸汽排放口;所述旁路气道开设有导通所述蒸汽排放腔的开口;所述泄压阀设于蒸汽流通管与旁路气道连通的限位空间内,以此控制杯盖座内部气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座、杯盖外罩和蒸汽罩;其中:
杯盖座和杯盖外罩围合成蒸汽排放腔,所述杯盖座上设有导通所述蒸汽排放腔的蒸汽排放口;
所述蒸汽罩设于所述蒸汽排放腔内,其具有蒸汽流通管、旁路气道以及泄压阀,所述蒸汽流通管用于衔接所述蒸汽排放口;所述旁路气道开设有导通所述蒸汽排放腔的开口;所述泄压阀设于蒸汽流通管与旁路气道连通的限位空间内,以此控制杯盖座内部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压阀为温控弹片,所述的温控弹片具有弹性部和安装部,其中弹性部包括内凹和外凸两种状态,在内凹状态下,所述的蒸汽流通管顶端面与温控弹片的突出表面密封配合;在外凸状态下,所述的蒸汽流通管顶端面与温控弹片的突出表面开合,使所述的蒸汽流通管与旁路气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座与杯盖外罩所围合的一侧设置有活动连接部,使所述杯盖外罩可相对于杯盖座沿竖直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杯盖的蒸汽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罩的横截面具有中部开孔的U型槽,蒸汽流通管设置在开孔处在槽内延伸、并与蒸汽罩一体成型,在所述蒸汽流通管的上端设置温控支架,用以形成安装温控弹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昌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维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