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上盖及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75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电饭煲上盖及电饭煲,其中,上盖包括上盖面板以及与上盖面板连接形成排气腔的盖子内衬;盖子内衬上设有排气件,通过电饭煲煲体内的气压大小来自动调节蒸汽进入排气腔的流量,用以解决高压蒸汽的排气问题;其中电饭煲的煲体包括由外壳和内壳构成的外保温层、安装在内壳内壁上的发热模块以及放置在发热模块上的内胆,内胆与发热模块之间设置有导热板,使所述内胆与内壳之间形成内保温层,通过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以及排气腔,进而达到提高保温效果和避免电饭煲外壁烫伤人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饭煲上盖及电饭煲
本技术属于厨房用具
,具体是涉及一种电饭煲上盖及电饭煲。
技术介绍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电饭煲,在煲盖上都设置有蒸汽阀,蒸汽阀排出的高温蒸汽可能烫人,以及蒸汽对木质家具产生影响,排掉蒸汽对米饭品质造成影响,而且对于外出、上班族使用需要通过长时间供电来实现保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电饭煲上盖及电饭煲,旨在解决高压蒸汽的排气和电饭煲内部的保温问题。为实现排气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一种电饭煲上盖,包括:上盖面板以及与上盖面板连接形成排气腔的盖子内衬;其中,上盖面板具有排气口以及具有与电饭煲煲体连接的盖合部;盖子内衬上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排气件,通过电饭煲煲体内的气压大小来调节蒸汽进入排气腔的流量。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气件为硅胶件,所述硅胶件上开设有破口。进一步的,所述破口为“十”字破口或“一”字破口,其破口的上端开设有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排气件设于排气口的侧端,使破口中心线与排气口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进一步的,所述盖子内衬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电饭煲内胆。进一步的,它还包括与上盖面板一体成型为具有拉口的提手。为实现保温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饭煲,包括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上盖的盖合部配合的煲体,所述煲体包括:由外壳和内壳构成的外保温层;安装在内壳内壁上的发热模块;放置在发热模块上的内胆,其中,所述内胆与发热模块之间设置有导热板,使所述内胆与内壳之间形成内保温层;以及与发热模块连接驱动所述发热模块进行发热的控制模块。进一步的,它还包括设置在发热模块与内壳之间的拉紧片和隔热垫片。进一步的,所述铝板与发热模块、拉紧片、隔热垫片、内壳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用于压紧所述发热模块,其中拉紧片由硅胶垫片和金属压板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与内壳之间填充有第二密封圈,其中发热模块设于导热板与内壳之间形成的密封腔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1、排气件采用密孔如“十”字破口或“一”字破口设计,排气量可由内部气压控制,当气压增大时破口会自动打开,然后慢慢扩大;当气压减小时,破口会自动缩小,直至形成密孔,通过该方法将蒸汽排入与盖子内衬形成的排气腔中,再由排气口流出,缓解了高压蒸汽的喷出速度,使蒸汽平缓流出,同时排气腔的设置,使得上盖面板在工作状态时,触摸上盖面板,不会出现烫手的现象,排气腔的存在使得保温时效得到极大提升;2、采用双层壳体,用保温层夹层保温,增加保温时效,有利于外出、上班族使用;本技术中的其它有益效果,还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饭煲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电饭煲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饭煲的上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K向视图。图6为电饭煲的煲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0、上盖;101、上盖面板;102、盖子内衬;103、排气腔;104、排气口;105、排气件;106、破口;107、凹槽;108、提手;109、盖合部;110、第一密封圈;20、煲体;201、外壳;202、内壳;203、外保温层;204、发热模块;205、内胆;206、导热板;207、内保温层;208、控制模块;209、拉紧件;210、隔热垫片;211、螺钉;212、第二密封圈;213、锁紧螺丝;214、锂电池;215、电路板总成;216、电源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请参考图3-图5,本技术提供了电饭煲上盖10的一实施例,包括:上盖面板101以及与上盖面板101连接形成排气腔103的盖子内衬102;其中,上盖面板101具有排气口104以及具有与电饭煲煲体20连接的盖合部109;盖子内衬102上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排气件105,通过电饭煲煲体20内的气压大小来调节蒸汽进入排气腔103的流量。具体的,该排气件105采用硅胶件,硅胶件的上端开设有凹槽107,凹槽107上具有“十”字破口106或“一”字破口106,当电饭煲内部气压达到破口打开的临界值后,破口106处于打开状态,随着气压大小的增加,破口106被逐渐涨大,使蒸汽流入排气腔103,再从排气口104流出,鉴于排气腔103的存在,使高压蒸汽流出的速度得以缓冲,而且在保温状态下相当于增设了一个保温层,使得保温效果更佳;更为优选的方法是,把排气件105设于排气口104的侧端,使破口106中心线与排气口104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同时为了提升使用效果,在上盖面板101上设置提手108,以便外出、上班族携带。其中,在该实施例中,盖子内衬102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与上盖面板101卡扣连接为一个可拆卸的盖整体,盖子内衬10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0,在使用中盖整体通过螺旋的方式和煲体20螺纹连接;通过可拆卸的盖整体,使得盖子面板101、盖子内衬102、第一密封圈110、排气件105可拆卸清洗。如图6、图7所示,本技术为提高保温效果,在对煲体20结构进行设计时,使煲体20内具有内保温层207和外保温层203,进而达到提高保温效果和避免煲体20外壁烫伤人的问题出现。其中,外保温层203具体由外壳201和内壳202构成;内保温层207具体由内胆205和内壳202以及盖子内衬102围合而成,当内壳202上的发热模块204发热时,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效果好的铝制导热板206,再由导热板206传递给内胆205,进行煮饭或保温。在图7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发热模块204与内壳202之间还设置有拉紧片209和隔热垫片210,其中拉紧片209由硅胶垫片2091和金属压板2092组成,通过螺钉211将导热板206、发热模块204、硅胶垫片2091、金属压板2092、隔热垫片210与内壳202连接为一个整体,再将该整体放入外壳201用锁紧螺丝213连为一体;其中,硅胶垫片2091用于压紧发热模块204,隔热垫片210用于减少发热模块204的热量对内壳202底板造成损坏。此外,驱动所述发热模块204进行发热的控制模块208由可以储存电量的锂电池214、电路板总成215以及电源线216组成,通过电路板总成215控制发热模块204加热、保温和/或给锂电池214充电。借助于图7还可以看出导热板206与内壳202之间填充有第二密封圈212,其中发热模块204设于导热板206与内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饭煲上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面板以及与上盖面板连接形成排气腔的盖子内衬;其中,/n上盖面板具有排气口以及具有与电饭煲煲体连接的盖合部;/n盖子内衬上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排气件,通过电饭煲煲体内的气压大小来调节蒸汽进入排气腔的流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饭煲上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面板以及与上盖面板连接形成排气腔的盖子内衬;其中,
上盖面板具有排气口以及具有与电饭煲煲体连接的盖合部;
盖子内衬上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排气件,通过电饭煲煲体内的气压大小来调节蒸汽进入排气腔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煲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件为硅胶件,所述硅胶件上开设有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饭煲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口为“十”字破口或“一”字破口,其破口的上端开设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饭煲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件设于排气口的侧端,使破口中心线与排气口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饭煲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内衬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电饭煲内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饭煲上盖,其特征在于,它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昌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维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