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60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器,包括机壳、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一根或两根以上加热管,机壳具有底壁部,加热管的长度方向相对底壁部的角度在0‑60°范围内,加热器包括水泵和出水部件,加热器包括水源接口端和出水部,出水部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设置出水部,第二端部与机壳转动连接,第二端部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相对所述机壳转动时,第一端部在机壳的顶部的竖直方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机壳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小巧,加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饮水机大部分体积较大,内部结构复杂,所以目前的饮水机一般都是安装在某一位置固定使用,目前的饮水机不便于携带或者便携性较差,而且饮水机的高度会比杯子高,饮水机总体高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小巧的加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器,包括机壳、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根或两根以上加热管,所述机壳具有底壁部,所述加热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壁部的之间的角度范围为:0-60°,所述加热器还包括水泵和出水部件,所述加热组件、水泵容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加热器包括水源接口端,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源接口端和所述加热组件的进口端,所述出水部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出水部,所述加热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水部连通,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所述出水部件相对所述机壳转动时,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机壳的顶部的竖直方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机壳的顶部。在与所述底壁部竖直的方向,以所述底壁部为参照物,在所述加热器使用时,所述出水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水源接口端设置于所述机壳,所述加热器具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加热管连接,所述出水管另一端与所述出水部连接,定义所述出水管的内径为D1,定义所述加热管的内径为D2,其中D1=(0.8-1.2)*D2。所述第二端部嵌设于所述机壳,所述出水部件相对所述底壁部的转动角度(α)的范围为:0-150°。所述加热器在使用时,所述出水部向所述底壁部的水平方向的投影能够落于所述底壁部外,所述出水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底壁部的水平方向的投影不重叠。所述加热组件具有两根以上加热管,所述加热组件具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连接相邻加热管的端部,所述连接软管的内径与所述加热管的内径相等;所述加热器具有泵连接管,所述泵连接管连接所述水泵出口与所述加热组件的进口,所述泵连接管呈折弯形式,所述泵连接管内径与所述连接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加热组件具有两根以上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括冷水侧加热管和热水侧加热管,所述冷水侧加热管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热水侧加热管与所述出水部件连接,所述冷水侧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大于所述热水侧加热管的加热功率。所述加热组件具有三根以上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括中间侧加热管,所述中间侧加热管连接于所述冷水侧加热管与所述热水侧加热管之间,从所述冷水侧加热管至所述热水侧加热管的加热功率递减。所述加热组件具有两根以上加热管,所述两根以上加热管串联或者并联连接,所述加热管内径小于等于5mm,所述加热管能横置于所述底壁部。所述加热组件具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连接软管内,所述连接软管呈圆弧形。所述加热管具有基材和形成于基材表面的纳米膜,所述加热管内腔具有通道,所述加热管的通道与水泵连通,所述加热管的通道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加热管内径小于10mm。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加热管的长度方向与机壳的底壁部之间的角度范围为0-60°,且出水部件的第二端部与机壳转动连接,出水部件相对机壳转动时,第一端部在机壳的顶部的竖直方向远离或者靠近机壳的顶部,一方面加热管在机壳内所需的高度较低,使机壳结构高度趋向扁平,另一方面出水部件相对机壳转动可以缩小机壳的体积,使得整体结构趋向扁平化,机器的结构更为小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在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内部结构的简略布局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去除盖部分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布局图;图7为图5中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加热组件的另一种结构布局示意图;图9为连接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加热组件的又一种结构布局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结构连接瓶装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3为图11所示结构连接桶装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3,图1示意出一种加热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加热器100包括机壳1以及设置于机壳1内部的PCB板14、加热组件15、水泵16,PCB板14连接有电源线、控制面板7,加热组件15具有一根或两根以上的加热管152,加热管152具有基材和形成于基材表面的纳米膜。纳米膜通过银电极及导线与PCB板14电连接,控制面板7设置在机壳1上表面,控制面板7可以为触摸面板,也可根据具体需求选用机械旋钮式或者机械旋钮式与电子式结合的控制面板,加热组件15、水泵16均与PCB板14电连接,机壳1可以为扁平状,例如机壳1可以为扁平状的六面体壳体。机壳1具有长度L、高度H和宽度W,机壳1的长度L大于所述机壳1的高度H,所述机壳1的宽度大于所述机壳1的高度,如此机壳1呈现扁平状。加热器100包括出水部件9,加热器100包括水源接口端2和出水部5,所述水泵16连接水源接口端2和所述加热组件15的进口端,所述加热组件15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水部件9连通,水源接口端2设置于所述机壳1。出水部件9具有出水部5,加热组件15的进水端与水源接口端2连通,加热组件15的出口端与出水部5连通;出水部件9与机壳1转动连接,出水部件9相对机壳1能够转动,以机壳表面为基准面,出水部件9相对所述机壳表面呈角度转动。出水部件9与嵌设槽位置相对应,不使用的时候(如图1所示),加热器可以为六面体状,体积很小,使用很方便。机壳1具有底壁部13和盖部分12,机壳1的盖部分12设置有嵌设槽10,嵌设槽10在机壳1的高度方向嵌入,嵌设槽10设置在机壳1中间,控制面板7、PCB板14设置在嵌设槽10一侧,加热组件15、水泵16设置在嵌设槽10另一侧。出水部件9顶端设有出水部5,嵌设槽10中部设有水源接口端2,水源接口端2与水泵16的水源接口端连通,水泵16出水部与加热组件15的水源接口端连通,加热器具有出水管22,加热组件15的出水部通过出水管22与出水部5连通,出水管22至少部分置于出水部件9内部。机壳1可以具有进水部17,进水部17自嵌设槽10凹入,所述出水部件9朝向所述嵌设槽10的一侧具有封闭面,封闭面覆盖进水部17。在加热器不使用时,出水部件9旋转下来置入嵌设槽并封闭进水部17,有助于进水部17的卫生性,防止灰尘进入。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水部17一体形成于机壳,进水部17的一端口为水源接口端,进水部的另一端口与水泵的进口连通。应当了解,进水部也可以与机壳分体设置。出水部件9具有第一端部91和第二端部92,所述第一端部91设置出水部5,第二端部92与机壳1连接,在与所述底壁部13竖直的方向上,以所述底壁部13为参照物,在所述加热器使用时,所述出水部5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端部92:其中,第一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器,包括机壳、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根或两根以上加热管,所述机壳具有底壁部,所述加热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壁部的之间的角度范围为:0-60°,/n所述加热器还包括水泵和出水部件,所述加热组件、水泵容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加热器包括水源接口端,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源接口端和所述加热组件的进口端,所述出水部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出水部,所述加热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水部连通,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所述出水部件相对所述机壳转动时,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机壳的顶部的竖直方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机壳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6 CN 20191049146731.一种加热器,包括机壳、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根或两根以上加热管,所述机壳具有底壁部,所述加热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壁部的之间的角度范围为:0-60°,
所述加热器还包括水泵和出水部件,所述加热组件、水泵容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加热器包括水源接口端,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源接口端和所述加热组件的进口端,所述出水部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出水部,所述加热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水部连通,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所述出水部件相对所述机壳转动时,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机壳的顶部的竖直方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机壳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底壁部竖直的方向,以所述底壁部为参照物,在所述加热器使用时,所述出水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水源接口端设置于所述机壳,所述加热器具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加热管连接,所述出水管另一端与所述出水部连接,定义所述出水管的内径为D1,定义所述加热管的内径为D2,其中D1=(0.8-1.2)*D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嵌设于所述机壳,所述出水部件相对所述底壁部的转动角度(α)的范围为: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在使用时,所述出水部向所述底壁部的水平方向的投影能够落于所述底壁部外,所述出水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底壁部的水平方向的投影不重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如国赵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