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杨梅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果深加工和发酵食品
,尤其涉及一种杨梅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酵素(EdibleJiaosu)是以新鲜蔬菜、水果、药食两用本草类为原料,经多种有益菌通过较长时间发酵而生产的功能性发酵产品。食用酵素既保持了植物自身营养成分、也含有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生的功能性小分子物质等。研究表明,该类产品具有抗菌消炎、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及解毒抗癌等多种保健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养身保健的意识日益强化,对健康产品的总需求急剧增加。食用酵素作为功能性食品,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杨梅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林果树树种之一,其中以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绍兴市上虞区是“中国杨梅之乡”,杨梅种植面积达3.5万亩,种植历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因那时产区按行政区划属二都,故得名“二都杨梅”,其中的“深红种”、“水晶种”为上虞特有品种,为绍兴特色优势林产品。杨梅属于浆果,汁液丰富,耐贮性差,由于其成熟和采摘时节正值南方高温高湿的初夏,采后容易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杨梅酵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杨梅酵素制备方法,包括:/n采摘新鲜的杨梅,进行预处理;/n将预处理后的杨梅与糖类物质混合,搅拌均匀,置入经灭菌处理后清洁干燥的发酵容器内,添加0.8%~12%的鲁氏接合酵母,进行第一阶段发酵,控制发酵温度15~30℃,每隔3~7天搅拌1次,每次搅拌2~6分钟,发酵时间45~90天,发酵结束后,用400~600目滤布过滤,得到第一阶段酵素原液,以及第一阶段酵素固体剩余物;/n在第一阶段酵素原液中添加0.8%~12%的乳酸菌,进行第二阶段发酵,控制发酵温度18~37℃,发酵时间45~90天,得到第二阶段酵素原液;/n在第一阶段酵素固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杨梅酵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杨梅酵素制备方法,包括:
采摘新鲜的杨梅,进行预处理;
将预处理后的杨梅与糖类物质混合,搅拌均匀,置入经灭菌处理后清洁干燥的发酵容器内,添加0.8%~12%的鲁氏接合酵母,进行第一阶段发酵,控制发酵温度15~30℃,每隔3~7天搅拌1次,每次搅拌2~6分钟,发酵时间45~90天,发酵结束后,用400~600目滤布过滤,得到第一阶段酵素原液,以及第一阶段酵素固体剩余物;
在第一阶段酵素原液中添加0.8%~12%的乳酸菌,进行第二阶段发酵,控制发酵温度18~37℃,发酵时间45~90天,得到第二阶段酵素原液;
在第一阶段酵素固体剩余物中,加入糖类物质,添加0.8%~12%的乳酸菌,进行第二阶段发酵,控制发酵温度18~37℃,发酵时间45~90天,发酵结束后用400~800目滤布过滤,得到第二阶段固体剩余物发酵原液;
按照质量比1:3~4,将第二阶段固体剩余物发酵原液加入到第二阶段酵素原液中,搅拌均匀,添加0.8%~12%的乳酸菌,进行第三阶段发酵,控制发酵温度18~37℃,发酵时间45~90天,发酵结束后用400~800目滤布过滤,得到杨梅酵素原浆,在无菌条件下分装,然后低温冷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酵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新鲜的杨梅,进行预处理,包括:
挑选无腐败、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杨梅,用流动水反复冲洗去除原料表面杂质,常温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酵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处理后的杨梅与糖类物质混合,其中糖类物质包括25%~55%的白砂糖、10%~20%的红糖、0.8%~2.4%的蜂蜜,15%~50%的异麦芽低聚糖,所述糖类物质占物料总重的4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晟,毛建卫,马友林,李怡泽,方钧彦,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