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油的微型电机密封结构,包括壳体、轴套、内电机轴和外电机轴,所述壳体的壁体上法兰连接有轴套,且轴套内部开设有储油腔,并且储油腔两侧的轴套壁体开设有用于内电机轴和外电机轴穿入的孔槽,所述内电机轴和外电机轴之间通过连接轴焊接连接,且连接轴位于储油腔内,所述孔槽的一侧与储油腔相连通,且孔槽的另一侧与轴套外壁相连通,并且孔槽的槽壁上粘接有密封橡胶圈,所述连接轴上焊接连接有T型滑动轨,所述储油腔通过加油口与轴套的外壁相连通。该防漏油的微型电机密封结构,只要控制润滑油的油面位于孔槽下方,这样润滑油就不会从孔槽中溢出,进而确保不会漏油,保证了电机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油的微型电机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微型电机
,具体为一种防漏油的微型电机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微型电机的电机轴与电机壳体之间通常通过轴承密封连接起来,为了保证电机的旋转精度,通常要在轴承内添加润滑油,为了避免轴承出现漏油现象,通常在轴承两侧加装橡胶密封片,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橡胶密封片易出现老化磨损,进而存在漏油的风险,不利于电机稳定运行,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油的微型电机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橡胶密封片易出现老化磨损,进而存在漏油的风险,不利于电机稳定运行,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油的微型电机密封结构,包括壳体、轴套、内电机轴和外电机轴,所述壳体的壁体上法兰连接有轴套,且轴套内部开设有储油腔,并且储油腔两侧的轴套壁体开设有用于内电机轴和外电机轴穿入的孔槽,所述内电机轴和外电机轴之间通过连接轴焊接连接,且连接轴位于储油腔内,所述孔槽的一侧与储油腔相连通,且孔槽的另一侧与轴套外壁相连通,并且孔槽的槽壁上粘接有密封橡胶圈,所述连接轴上焊接连接有T型滑动轨,所述储油腔通过加油口与轴套的外壁相连通,且加油口开设于轴套的壁体内,并且储油腔的腔壁上开设有与滑动轨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动轨嵌入至滑动槽内,所述密封橡胶圈的内圈与内电机轴和外电机轴外壁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两端与内电机轴和外电机轴连接处的中心点位于内电机轴和外电机轴的轴心线上,且连接轴呈直角“U”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孔槽的内径小于储油腔的内径,且孔槽、储油腔、内电机轴和外电机轴共轴心线。进一步的,所述储油腔呈圆柱形槽体,且储油腔上的滑动槽呈圆环状。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轨呈圆弧状结构,且滑动轨和滑动槽的圆心为同一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漏油的微型电机密封结构的电机轴分为三部分,由内电机轴、外电机轴和连接轴组成,且连接轴位于轴套内开设的储油腔内,连接轴通过滑动轨和滑动槽在储油腔内轴向转动,滑动轨和滑动槽起到了轴承的作用,不仅可以支撑连接轴,还可以承载连接轴的转动,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沉积在底部,滑动轨在转动时,会不断的从沉积在储油腔底部润滑油中穿过,进而自身表面会粘附上润滑油,并将润滑油传递至储油槽,这样保证了滑动轨和滑动槽之间的润滑效果;由于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沉积在底部,与滑动轨间接的接触,只要控制润滑油的油面位于孔槽下方,这样润滑油就不会从孔槽中溢出,进而确保不会漏油,保证了电机的稳定运行,密封橡胶圈的设置,可以外界灰尘进入至储油腔内,防止润滑油受到污染变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视纵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轴套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内电机轴、外电机轴和连接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连接轴和滑动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轴套,3、内电机轴,4、外电机轴,5、连接轴,6、孔槽,7、储油腔,8、加油口,9、滑动轨,10、滑动槽,11、密封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漏油的微型电机密封结构,包括壳体1、轴套2、内电机轴3、外电机轴4、连接轴5、孔槽6、储油腔7、加油口8、滑动轨9、滑动槽10和密封橡胶圈11,壳体1的壁体上法兰连接有轴套2,且轴套2内部开设有储油腔7,并且储油腔7两侧的轴套2壁体开设有用于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穿入的孔槽6,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之间通过连接轴5焊接连接,且连接轴5位于储油腔7内,孔槽6的一侧与储油腔7相连通,且孔槽6的另一侧与轴套2外壁相连通,并且孔槽6的槽壁上粘接有密封橡胶圈11,连接轴5上焊接连接有T型滑动轨9,储油腔7通过加油口8与轴套2的外壁相连通,且加油口8开设于轴套2的壁体内,并且储油腔7的腔壁上开设有与滑动轨9相适配的滑动槽10,滑动轨9嵌入至滑动槽10内,密封橡胶圈11的内圈与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外壁相贴合,内电机轴3、外电机轴4和连接轴5三者同步转动,连接轴5起到支撑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的作用,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在孔槽6内转动时,可以与密封橡胶圈11贴合,这样使得外界灰尘不会通过孔槽6进入至储油腔7内。进一步的,连接轴5两端与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连接处的中心点位于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的轴心线上,且连接轴5呈直角“U”形结构,这样三者可以在同一轴心线上转动,保证了旋转精度,连接轴5的结构设计,使得其转动时,可以间断的从储油腔7底部旋转过,这次每次旋转至储油腔7底部时,其上的滑动轨9都会粘附上润滑油,这样使得滑动轨9表面始终粘附有润滑油,进而确保滑动轨9与滑动槽10的润滑效果。进一步的,孔槽6的内径小于储油腔7的内径,且孔槽6、储油腔7、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共轴心线,当通过加油口8往储油腔7内注入润滑油时,只要使得润滑油的液面位于孔槽6的下方,这样润滑油沉积到储油腔7底部后,不会从孔槽6中溢出,防漏油效果好。进一步的,储油腔7呈圆柱形槽体,且储油腔7上的滑动槽10呈圆环状,滑动轨9呈圆弧状结构,且滑动轨9和滑动槽10的圆心为同一点,滑动轨9可以在滑动槽10上转动,且滑动轨9的旋转圆心位于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的轴心线上,这样可以确保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的旋转精度,同时滑动轨9呈圆弧状,这样滑动轨9与滑动槽10接触面小,使得滑动槽10大部分都暴露在储油腔7内,从而使得滑动槽10表面的热量可以快速散发掉,避免滑动轨9和滑动槽10两者温度过高导致使用寿命降低。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油的微型电机密封结构,包括壳体(1)、轴套(2)、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壁体上法兰连接有轴套(2),且轴套(2)内部开设有储油腔(7),并且储油腔(7)两侧的轴套(2)壁体开设有用于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穿入的孔槽(6),所述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之间通过连接轴(5)焊接连接,且连接轴(5)位于储油腔(7)内,所述孔槽(6)的一侧与储油腔(7)相连通,且孔槽(6)的另一侧与轴套(2)外壁相连通,并且孔槽(6)的槽壁上粘接有密封橡胶圈(11),所述连接轴(5)上焊接连接有T型滑动轨(9),所述储油腔(7)通过加油口(8)与轴套(2)的外壁相连通,且加油口(8)开设于轴套(2)的壁体内,并且储油腔(7)的腔壁上开设有与滑动轨(9)相适配的滑动槽(10),所述滑动轨(9)嵌入至滑动槽(10)内,所述密封橡胶圈(11)的内圈与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外壁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油的微型电机密封结构,包括壳体(1)、轴套(2)、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壁体上法兰连接有轴套(2),且轴套(2)内部开设有储油腔(7),并且储油腔(7)两侧的轴套(2)壁体开设有用于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穿入的孔槽(6),所述内电机轴(3)和外电机轴(4)之间通过连接轴(5)焊接连接,且连接轴(5)位于储油腔(7)内,所述孔槽(6)的一侧与储油腔(7)相连通,且孔槽(6)的另一侧与轴套(2)外壁相连通,并且孔槽(6)的槽壁上粘接有密封橡胶圈(11),所述连接轴(5)上焊接连接有T型滑动轨(9),所述储油腔(7)通过加油口(8)与轴套(2)的外壁相连通,且加油口(8)开设于轴套(2)的壁体内,并且储油腔(7)的腔壁上开设有与滑动轨(9)相适配的滑动槽(10),所述滑动轨(9)嵌入至滑动槽(10)内,所述密封橡胶圈(11)的内圈与内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汇可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