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分教学演示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211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分教学演示模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微分教学时教学方式较为抽象且老师工作量较大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该微分教学演示模型分为板书区和演示区,板书区用于书写所要讲解的函数微分方程,演示区可实现对函数微分方程进行演示,用于加深学生对微分的理解、学习,而且该演示模型可实现对不同的函数进行演示,灵活性高且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分教学演示模型
本技术涉及微分教学
,具体为一种微分教学演示模型。
技术介绍
在数学中,微分是对函数的局部变化率的一种线性描述,微分可以近似地描述当函数自变量的取值作足够小的改变时,函数的值是怎样改变的,我们采用作图法,将该点的切线画出,以切线的斜率作为该点的斜率,当需要求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斜率时,然而,画出来的切线是有误差的,也就是说,以作图法得到的斜率并不是完全准确的斜率,微分最早就是为了从数学上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但是在现有的微分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只是通过微分方程式来实现对微分的教学,在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使得微分教学效率不高,或者老师通过绘制函数曲线并且通过作图进行演示,用于加深学生对微分的学习,但是老师作图需要时间而且一节课下来通常情况下要绘制很多的函数曲线用于对学生的讲解,加之教室内板书区域的限制,老师还需要将讲解过的函数曲线擦拭,再重新进行新的函数曲线作图,来回擦拭导致粉笔末较多,使得老师容易吸入较多的粉笔末,久而久之不利于老师的身体健康;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微分教学演示模型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一种微分教学演示模型,该微分教学演示模型分为板书区和演示区,板书区用于书写所要讲解的函数微分方程,演示区可实现对函数微分方程进行演示,用于加深学生对微分的理解、学习,而且该演示模型可实现对不同的函数进行演示,灵活性高且适用性强。一种微分教学演示模型,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横向一侧设有板书区且基板横向另一侧设有演示区,所述演示区横向滑动安装有U形架且U形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T形块,所述T形块上转动安装有承载板且承载板上横向间隔转动安装有相啮合的齿轮,所述承载板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与齿轮同轴转动的弧形杆且两所述弧形杆相互配合组成函数曲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调节装置其该调节装置满足:通过该调节装置调整函数曲线使之表达不同的函数,所述T形块内设有用于锁定承载板的锁定装置,所述演示区内设置有坐标轴且演示区内上下两端横向滑动有辅助划线装置。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板上端面的转动架且转动架上横向转动安装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上转动安装有内螺纹筒,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杆上横向转动安装有与内螺纹筒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杆。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经与之一体连接的转轴转动安装在T形块上且T形块上设有与转轴转动配合的圆孔,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于T形块内且与圆孔同轴心的弧形腔,所述弧形腔与圆孔连通且弧形腔内沿圆孔直径方向滑动安装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面向转轴一侧安装有橡胶摩擦片且扇形板背离转轴一侧转动安装有与T形块螺纹配合的锁定螺杆。优选的,所述演示区上下两端设有与U形架两悬臂横向滑动配合的滑道且其中一个滑道内转动安装有与U形架悬臂螺纹配合的移动丝杠。优选的,所述U形架两悬臂之间连接部位设有与T形块竖向滑动配合的滑腔且滑腔内转动安装有与T形块为螺纹配合的升降丝杠。优选的,所述演示区上下两端设有横向延伸的滑槽且滑槽内横向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辅助划线装置包括:两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位于上方的滑块转动安装且另一端与位于下方的滑块转动安装。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1)该微分教学演示模型分为板书区和演示区,板书区用于书写所要讲解的函数微分方程,演示区可实现对函数微分方程进行演示,通过板书区的函数微分方程式和演示区所演示出来的相应函数图像曲线,即,函数方程与实际函数图像的相互配合,可大大促进学生对函数微分的理解、学习;(2)在本方案中,在演示区内可实现对不同的函数方程式进行演示,然后对不同类型的函数方程式进行微分求解,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于微分的理解、学习,本方案灵活性高且适用性强,可较好的帮助老师实现对函数微分的教学;(3)通过两弧形杆在演示区内演示出不同的函数图像曲线,进而对学生进行微分求解教学,降低了老师在一节课堂上所要绘制函数图像曲线的次数,也降低了老师擦拭黑板的频率,从而也避免了老师吸入较多的粉笔末。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演示函数a曲线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演示函数b曲线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演示函数c曲线时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演示区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U形架竖向部分剖视后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两弧形杆与U形架配合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弧形杆与调节装置配合关系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后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弧形板与转轴、锁定螺杆配合关系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T形块部分剖视后弧形板与转轴配合关系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T形块与承载板分离后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横向一侧正视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转动件与承载块转动配合关系示意图。图中:基板1,板书区2,U形架3,T形块4,承载板5,齿轮6,弧形杆7,转动架8,承载块9,内螺纹筒10,调节螺杆11,转轴12,圆孔13,弧形腔14,扇形板15,锁定螺杆16,滑道17,移动丝杠18,滑腔19,升降丝杠20,滑块21,滑槽22,伸缩杆23,演示区24,坐标轴25。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4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分教学演示模型,参照附图1所示,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我们在基板1横向一侧设有板书区2且基板1横向另一侧设有演示区24,所述演示区24横向滑动安装有U形架3(参照附图13所示,我们将U形架3竖向部分掏空),并且T形块4竖向滑动安装在U形架3竖向掏空部位,参照附图10所示,所述T形块4上转动安装有承载板5且承载板5上横向间隔转动安装有相啮合的齿轮6,所述承载板5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与齿轮6同轴转动的弧形杆7且两所述弧形杆7相互配合组成函数曲线(即,二次函数图像,如附图5中所示),所述承载板5上设置有调节装置其该调节装置满足:通过该调节装置调整函数曲线使之表达不同的函数,如附图2、3中所示,即,可以演示出不同开口大小的二次函数(如附图2和3中所示),在调节装置的作用下通过两相互配合的弧形杆7可以演示出不同开口大小的函数曲线方程,并且通过对所演示出来的不同函数方程进行微分求解,可加深学生对函数微分方程的理解、记忆学习;我们在T形块4内设有用于锁定承载板5的锁定装置(当两弧形杆7正在进行演示时,锁定装置实现对承载板5的锁定,避免承载板5发生转动),当我们需要演示开口不同朝向的函数方程时,我们首先通过锁定装置解除对承载板5的锁定,随后我们通过转动弧形杆7进而带动承载板5围绕T形块4进行转动,使得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分教学演示模型,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横向一侧设有板书区(2)且基板(1)横向另一侧设有演示区(24),所述演示区(24)横向滑动安装有U形架(3)且U形架(3)上竖向滑动安装有T形块(4),所述T形块(4)上转动安装有承载板(5)且承载板(5)上横向间隔转动安装有相啮合的齿轮(6),所述承载板(5)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与齿轮(6)同轴转动的弧形杆(7)且两所述弧形杆(7)相互配合组成函数曲线,所述承载板(5)上设置有调节装置其该调节装置满足:通过该调节装置调整函数曲线使之表达不同的函数,所述T形块(4)内设有用于锁定承载板(5)的锁定装置,所述演示区(24)内设置有坐标轴(25)且演示区(24)内上下两端横向滑动有辅助划线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分教学演示模型,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横向一侧设有板书区(2)且基板(1)横向另一侧设有演示区(24),所述演示区(24)横向滑动安装有U形架(3)且U形架(3)上竖向滑动安装有T形块(4),所述T形块(4)上转动安装有承载板(5)且承载板(5)上横向间隔转动安装有相啮合的齿轮(6),所述承载板(5)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与齿轮(6)同轴转动的弧形杆(7)且两所述弧形杆(7)相互配合组成函数曲线,所述承载板(5)上设置有调节装置其该调节装置满足:通过该调节装置调整函数曲线使之表达不同的函数,所述T形块(4)内设有用于锁定承载板(5)的锁定装置,所述演示区(24)内设置有坐标轴(25)且演示区(24)内上下两端横向滑动有辅助划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分教学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板(5)上端面的转动架(8)且转动架(8)上横向转动安装有承载块(9),所述承载块(9)上转动安装有内螺纹筒(10),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杆(7)上横向转动安装有与内螺纹筒(10)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杆(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分教学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5)经与之一体连接的转轴(12)转动安装在T形块(4)上且T形块(4)上设有与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磊栗文辉韩建邦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