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光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03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光谱仪,属于生化检测仪器领域,其包括光谱仪本体,所述光谱仪本体内开设有检测腔,所述光谱仪本体上且位于载物台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检测腔封闭的盖板,所述检测腔内安装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上沿自身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放置有试样容器,所述试样容器上设置有环形凸起部,所述环形凸起部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光谱仪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试样放置机构,所述试样放置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试样容器的放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防止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时对设备造成污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荧光光谱仪
本技术涉及生化检测仪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荧光光谱仪。
技术介绍
荧光光谱仪又称荧光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的仪器,由光源、激发光源、发射光源、试样池、检测器、显示装置等组成。通过荧光光谱仪的检测,可以获得物质的获得物质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量子产率、荧光强度、荧光寿命、斯托克斯位移、荧光偏振与去偏振特性,以及荧光的淬灭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推断出物质的个各种性质。并且可以检测不同大小和不同材质的固体、粉末和液体试样。尤其被广泛应用于贵金属检测、镀层检测、重金属检测和合金检测。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81559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包括光谱仪本体,所述光谱仪本体的前部内部活动设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的外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上部中心位置处与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杆的上端依次贯穿导向套与空腔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空腔设置在载物台的内部。上述的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便于使用,在向下按压手柄时,使得载物台可以自动弹出,可以利用立杆配合限位槽将载物台锁在光谱仪本体的内部,可避免载物台在无人操作时从光谱仪本体的内部滑出,可避免光谱仪本体内部的光源在载物台滑出时照射到谱仪本体的外部,从而避免用户身受X射线的辐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用户的健康安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对液体试样进行检测前,需先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内,然后将装有试样的试样容器放置到检测腔内,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时,直接在光谱仪本体上进行操作,容易将试样洒落在光谱仪本体上,对光谱仪本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光谱仪,具有便于防止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时对设备造成污染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荧光光谱仪,包括光谱仪本体,所述光谱仪本体内开设有检测腔,所述光谱仪本体上且位于载物台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检测腔封闭的盖板,所述检测腔内安装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上沿自身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放置有试样容器,所述试样容器上设置有环形凸起部,所述环形凸起部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光谱仪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试样放置机构,所述试样放置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试样容器的放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光谱仪本体的一侧设置试样放置机构,在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时,先将试样容器放入底座上的放置槽内,然后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内,多个试样全部准备好后,再将试样容器从放置槽取出,放入载物台上的通孔内,使试样容器上的环形凸起部位于通孔的上方,实现对试样位置的限定;相比于现有技术直接在光谱仪本体上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本技术在光谱仪本体的一侧进行试验,便于防止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时对设备造成污染。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谱仪本体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底座转动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供定位组件插设的定位孔,所述底座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定位组件插设在其中一个定位孔内,所述底座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所述定位组件插设在另一个定位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光谱仪本体上设置支撑座,并将底座转动设置在支撑座上,需使用到底座时,将底座转动至水平状态,然后在底座上进行试样准备;当底座使用完毕后,将底座转动至竖直状态,然后将定位件插设到定位孔内对底座进行定位,以节约空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套筒、定位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定位杆穿设在定位套筒内,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套筒内开设有沉头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沉头孔的底壁上、另一端与定位凸台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在自然状态下带动定位杆插设在其中一个定位孔内,当需要改变底座的状态时,将定位杆从定位孔内拔出,然后将底座转动至指定位置,然后松开定位杆,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杆再次插入此时对准的定位孔内,实现对底座位置的固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远离定位孔的一端设置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定位杆远离定位孔的一侧设置拉环,方便了对定位杆的拉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槽内放置有清洗容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上开设清洗槽,将清洗容器放置在清洗槽内,以便于在试验前后对试样容器进行清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清洗槽的一侧设置有废液槽,所述废液槽内放置有废液收集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上开设废液槽,并在废液槽内放置废液收集杯,对清洗试样容器后的废液进行收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放置槽内均垫设有海绵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放置槽内设置海绵垫,将试样容器放入放置槽时,试样容器与海绵垫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试样容器与放置槽直接接触而发生碰撞;同时从试样容器边缘流下的试样被海绵垫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试样容器的整洁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光谱仪本体的一侧设置试样放置机构,在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时,先将试样容器放入底座上的放置槽内,然后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内,相比于现有技术直接在光谱仪本体上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时试样洒落到设备上对设备造成污染。2、本技术通过在光谱仪本体上设置支撑座,并将底座转动设置在支撑座上,需使用到底座时,将底座转动至水平状态,然后在底座上进行将试样倒入试样容器内;当底座使用完毕后,将底座转动至竖直状态,然后将定位件插设到定位孔内对底座进行定位,以节约空间。3、本技术通过在底座上开设清洗槽,将清洗容器放置在清洗槽内,以便于在试验前后对试样容器进行清理,在清洗槽的一侧开设废液槽,并在废液槽内放置废液收集杯,对清洗试样容器后的废液进行收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试样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谱仪本体;11、检测腔;12、盖板;13、载物台;131、通孔;2、试样容器;21、环形凸起部;3、试样放置机构;31、底座;311、放置槽;3111、海绵垫;312、清洗槽;3121、清洗容器;313、废液槽;3131、废液收集杯;4、支撑座;41、定位孔;5、定位组件;51、定位套筒;511、沉头孔;52、定位杆;521、定位凸台;522、拉环;53、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荧光光谱仪,包括光谱仪本体1,光谱仪本体1内开设有检测腔11,光谱仪本体1上且位于载物台1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检测腔11封闭的盖板12,检测腔11内安装有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光谱仪,包括光谱仪本体(1),所述光谱仪本体(1)内开设有检测腔(11),所述光谱仪本体(1)上且位于载物台(1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检测腔(11)封闭的盖板(12),所述检测腔(11)内安装有载物台(13),所述载物台(13)上沿自身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通孔(131),所述通孔(131)内放置有试样容器(2),所述试样容器(2)上设置有环形凸起部(21),所述环形凸起部(21)的直径大于通孔(131)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仪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试样放置机构(3),所述试样放置机构(3)包括底座(31),所述底座(3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试样容器(2)的放置槽(3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光谱仪,包括光谱仪本体(1),所述光谱仪本体(1)内开设有检测腔(11),所述光谱仪本体(1)上且位于载物台(1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检测腔(11)封闭的盖板(12),所述检测腔(11)内安装有载物台(13),所述载物台(13)上沿自身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通孔(131),所述通孔(131)内放置有试样容器(2),所述试样容器(2)上设置有环形凸起部(21),所述环形凸起部(21)的直径大于通孔(131)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仪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试样放置机构(3),所述试样放置机构(3)包括底座(31),所述底座(3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试样容器(2)的放置槽(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仪本体(1)上设置有支撑座(4),所述底座(31)转动设置在支撑座(4)上,所述底座(31)上设置有定位组件(5),所述支撑座(4)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供定位组件(5)插设的定位孔(41),所述底座(31)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定位组件(5)插设在其中一个定位孔(41)内,所述底座(31)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所述定位组件(5)插设在另一个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
申请(专利权)人:崇州市蜀玻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