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锤头自动旋转的电动击实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99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锤头自动旋转的电动击实仪,下箱体设置击实筒,上箱体顶部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转盘固定有转轴,转轴的上端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转子沿垂直方向固定设置,传力杆贯穿转盘,传力杆的四周留有间隙,传力杆上端连接挡板,传力杆的下端固定有锤头;拉伸弹簧与挡板、传力杆固定,两侧对称设置有L型的弯臂夹具,两个弯臂夹具水平段的末端固定有一对异极磁铁,异极磁铁与传力杆贴合设置,弯臂夹具缠绕有线圈;开关按钮启动时,电源、控制系统、控制面板、开关按钮、第二伺服电机、时间控制器和线圈形成第一回路,电源、控制系统、控制面板、开关按钮和第一伺服电机形成第二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圆筒和内部垫块的换取,提高了击实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锤头自动旋转的电动击实仪
本技术属于材料试验
,具体为一种锤头自动旋转的电动击实仪。
技术介绍
击实仪主要用于测定压实土壤的最佳含水率及其单位体积重量,传统的击实仪主要由击实锤、圆筒、旋转盘、套环和垫块组成。使用时将垫块置于圆筒中,并将土倒入圆筒内,通过旋转盘的旋转力带动上面的圆筒随之旋转,与此同时击实锤可以有规律的向下击实土壤,每次击实后击实锤会自动上升然后再向下击实,为了防止圆筒因选择而产生晃动,用套环卡住圆筒并与立柱相连。一般掺有无机结合料的稳定土分5层,每层击实59次,击实完成后土体内的水分被挤压彻底,土体的密度达到最大,此时被看作击实完全,因此击实仪可以作为建筑路基和填土时控制土壤湿度和干密度的根据。击实锤重量一般为4.53kg左右,而圆筒的体积一般为2177cm3,因为圆筒在旋转盘上转动,需要专门设置防止圆筒四处晃动、且脱离原来位置而的圆筒箍,不方便圆筒和内部垫块的换取,而且经常使用会使套环与圆筒之间的螺栓变形造成破坏,此外旋转的角度太大,导致击实的均匀性不高。同时圆筒在旋转时会产生晃动,这样会导致不精确且操作繁琐,影响试验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击实试验过程中圆筒容易晃动以及击实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锤头自动旋转的电动击实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击实的均匀性。一种锤头自动旋转的电动击实仪,包括下箱体、上箱体、开关按钮、控制面板、第一伺服电机、转盘、传力杆、锤头、击实筒、控制系统、电源、转轴、第二伺服电机、时间控制器、弯臂夹具、一对异极磁铁、拉伸弹簧、线圈和挡板;所述下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击实筒,上箱体的开口朝下设置,上箱体的顶部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转子朝向击实筒设置,转盘上固定有转轴,转轴与转盘的上表面垂直,转轴的上端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转子沿垂直方向固定设置,转盘上设置有通孔,传力杆贯穿通孔,传力杆的四周与通孔留有间隙,传力杆的上端连接有挡板,传力杆的下端固定有锤头,锤头位于击实筒内边缘的上方;所述拉伸弹簧的上端与挡板的下端固定,拉伸弹簧的下端与传力杆的上端固定,拉伸弹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L型的弯臂夹具,弯臂夹具垂直段的上端与挡板的下端固定,弯臂夹具的水平段朝向传力杆设置,两个弯臂夹具水平段的末端固定有一对异极磁铁,异极磁铁与传力杆贴合设置,弯臂夹具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的电源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连接,控制面板通过开关按钮分别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第二伺服电机连接有时间控制器,时间控制器与线圈连接;开关按钮启动时,电源、控制系统、控制面板、开关按钮、第二伺服电机、时间控制器和线圈形成第一回路,电源、控制系统、控制面板、开关按钮和第一伺服电机形成第二回路。优选的,所述的开关按钮和控制面板分别安装在上箱体的外部,控制系统、电源、继电器和第二伺服电机安装在下箱体中。优选的,所述的转盘为圆形,转轴固定在转盘的中心,转盘的外边缘均匀分步有9个通孔。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第一伺服电机的转子与该凹槽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下箱体的上表面固定有墩台,击实筒放置在墩台上。优选的,所述弯臂夹具的材质为铁,弯臂夹具通过磁力作用吸附异极磁铁。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通过两片法兰盘固定在上箱体的顶部,其中一片法兰盘焊接在上箱体的顶部,另一片法兰盘安装在第一伺服电机的底部,两片法兰盘之间设置密封垫并通过螺栓紧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锤头自动旋转的电动击实仪,通过将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击实筒的上方,第一伺服电机的转子与转盘上的转轴沿垂直方向固定,这样可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可通过操作控制面板设定击实次数,然后启动开关按钮,转盘可在第一伺服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同时,传力杆连接拉伸弹簧和挡板并贯穿转盘上的通孔,传力杆的下端固定锤头,同时配合弯臂夹具与缠绕有线圈的异极磁铁的设计,线圈在第二伺服电机与时间控制器的控制下可以产生外部磁场,与异极磁铁对相抵销,这样弯臂夹具两端的磁铁失去磁力,不能异极相吸,把锤头松开,当击实成功,传力杆受到拉伸弹簧的拉力反弹向上,此时异极磁铁又有了磁力使得弯臂夹具夹紧传力杆,电流每隔固定调好的时间变化1次并且脉冲信号使角动量转动1次,即击实1次旋盘转动1次,达到均匀击实的目的。本技术相比现有的击实仪,改变了传统击实仪的容器旋转,不需要在容器旋转时防止容器四处晃动、脱离原来位置而专门设置的容器箍,而改成了击实锤头旋转,方便圆筒和内部垫块的换取,节省时间。进一步的,采用9个孔的密集分布形式,提高击实的均匀性,保证了锤头可在击实筒中均匀击实,同时改变了传统电动击实仪链条式的传动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击实仪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旋转圆盘与转轴连接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旋转圆盘与转轴连接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传力杆、击实锤和旋转圆盘连接方式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电动击实仪的内部电路示意图。图中:1-下箱体、2-上箱体、3-开关按钮、4-控制面板、5-第一伺服电机、6-转盘、7-传力杆、8-锤头、9-击实筒、10-墩台、11-控制系统、12-电源、13-继电器、14-转轴、15-第二伺服电机、16-时间控制器、17-弯臂夹具、18-异极磁铁、19-拉伸弹簧、20-线圈、21-拉伸、6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一种锤头自动旋转的电动击实仪,包括下箱体1、上箱体2、开关按钮3、控制面板4、第一伺服电机5、转盘6、传力杆7、锤头8、击实筒9、控制系统11、电源12、转轴14、第二伺服电机15、时间控制器16、弯臂夹具17、一对异极磁铁18、拉伸弹簧19、线圈20和挡板21;所述下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墩台10,击实筒9放置在墩台10上,上箱体2的开口朝下设置,上箱体2的顶部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的转子朝向击实筒9设置,转盘6上固定有转轴14,转轴14与转盘6的上表面垂直,转轴14的上端与第一伺服电机5的转子同轴固定设置,转盘6上设置有通孔61,传力杆7贯穿通孔61,传力杆7的四周与通孔61留有间隙,传力杆7的上端连接有挡板21,传力杆7的下端固定有锤头8,锤头8位于击实筒9内边缘的上方;所述的拉伸弹簧19设置在挡板21和传力杆7之间,拉伸弹簧19的上端与挡板21的下端固定,拉伸弹簧19的下端与传力杆7的上端固定,拉伸弹簧1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弯臂夹具17,弯臂夹具17为L型,弯臂夹具17垂直段的上端与挡板21的下端固定,弯臂夹具17的水平段朝向传力杆7设置,两个弯臂夹具17水平段的末端固定有一对异极磁铁18,异极磁铁18与传力杆7贴合设置,弯臂夹具17上缠绕有线圈20;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15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锤头自动旋转的电动击实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箱体(1)、上箱体(2)、开关按钮(3)、控制面板(4)、第一伺服电机(5)、转盘(6)、传力杆(7)、锤头(8)、击实筒(9)、控制系统(11)、电源(12)、转轴(14)、第二伺服电机(15)、时间控制器(16)、弯臂夹具(17)、一对异极磁铁(18)、拉伸弹簧(19)、线圈(20)和挡板(21);/n所述下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击实筒(9),上箱体(2)的开口朝下设置,上箱体(2)的顶部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的转子朝向击实筒(9)设置,转盘(6)上固定有转轴(14),转轴(14)与转盘(6)的上表面垂直,转轴(14)的上端与第一伺服电机(5)的转子沿垂直方向固定设置,转盘(6)上设置有通孔(61),传力杆(7)贯穿通孔(61),传力杆(7)的四周与通孔(61)留有间隙,传力杆(7)的上端连接有挡板(21),传力杆(7)的下端固定有锤头(8),锤头(8)位于击实筒(9)内边缘的上方;/n所述拉伸弹簧(19)的上端与挡板(21)的下端固定,拉伸弹簧(19)的下端与传力杆(7)的上端固定,拉伸弹簧(1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L型的弯臂夹具(17),弯臂夹具(17)垂直段的上端与挡板(21)的下端固定,弯臂夹具(17)的水平段朝向传力杆(7)设置,两个弯臂夹具(17)水平段的末端固定有一对异极磁铁(18),异极磁铁(18)与传力杆(7)贴合设置,弯臂夹具(17)上缠绕有线圈(20);/n所述的电源(12)与控制系统(11)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系统(11)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4)连接,控制面板(4)通过开关按钮(3)分别与第一伺服电机(5)和第二伺服电机(15)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5)连接有时间控制器(16),时间控制器(16)与线圈(20)连接;开关按钮(3)启动时,电源(12)、控制系统(11)、控制面板(4)、开关按钮(3)、第二伺服电机(15)、时间控制器(16)和线圈(20)形成第一回路,电源(12)、控制系统(11)、控制面板(4)、开关按钮(3)和第一伺服电机(5)形成第二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锤头自动旋转的电动击实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箱体(1)、上箱体(2)、开关按钮(3)、控制面板(4)、第一伺服电机(5)、转盘(6)、传力杆(7)、锤头(8)、击实筒(9)、控制系统(11)、电源(12)、转轴(14)、第二伺服电机(15)、时间控制器(16)、弯臂夹具(17)、一对异极磁铁(18)、拉伸弹簧(19)、线圈(20)和挡板(21);
所述下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击实筒(9),上箱体(2)的开口朝下设置,上箱体(2)的顶部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的转子朝向击实筒(9)设置,转盘(6)上固定有转轴(14),转轴(14)与转盘(6)的上表面垂直,转轴(14)的上端与第一伺服电机(5)的转子沿垂直方向固定设置,转盘(6)上设置有通孔(61),传力杆(7)贯穿通孔(61),传力杆(7)的四周与通孔(61)留有间隙,传力杆(7)的上端连接有挡板(21),传力杆(7)的下端固定有锤头(8),锤头(8)位于击实筒(9)内边缘的上方;
所述拉伸弹簧(19)的上端与挡板(21)的下端固定,拉伸弹簧(19)的下端与传力杆(7)的上端固定,拉伸弹簧(1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L型的弯臂夹具(17),弯臂夹具(17)垂直段的上端与挡板(21)的下端固定,弯臂夹具(17)的水平段朝向传力杆(7)设置,两个弯臂夹具(17)水平段的末端固定有一对异极磁铁(18),异极磁铁(18)与传力杆(7)贴合设置,弯臂夹具(17)上缠绕有线圈(20);
所述的电源(12)与控制系统(11)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系统(11)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4)连接,控制面板(4)通过开关按钮(3)分别与第一伺服电机(5)和第二伺服电机(15)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5)连接有时间控制器(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冲陈美杰张博文保锐周博任攀章庆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