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88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第二筒体底端面设置有鞍座。第二筒体的两端均设置密封层,第二筒体内部水平设置有一导气管,导气管两端分别贯穿第二筒体两端的密封层,第一筒体通过导气管与第三筒体导通。第一筒内部还设置有若干竖直加强板,若干竖直加强板均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和贯穿的两个连接孔,导气管贯穿安装孔,第一筒内部还设置有两个水平加强杆,水平加强杆分别贯穿两个连接孔,水平加强杆一端和靠近第一筒体的密封层的内壁连接,水平加强杆另一端设置有锁紧螺母。第一筒体上设置有混合气体出气管,第三筒体上设置有混合气体进气管,第二筒体上设置有冷却水输入管和冷却水输出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供暖装置配备有用于实现由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与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从而能够利用被加热的热介质进行供暖或供应热水。热交换器中的管体型热交换器形成为如下结构:配备有使通过燃烧器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流动于内部的多个管道,并且使热介质在管道的外侧流动而实现燃烧气体与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现有热交换器可以应用于低压用锅炉(使用压力:6kg/cm2以下),但是对于热水器及商业用产品、大容量锅炉等使用环境的压力较高的设备而言,管道变形及破损产生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存在无法应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管体型热交换装置,可以适用于热水器及商业用产品、大容量锅炉等使用环境的压力较高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第二筒体设置在第一筒体和第三筒体之间,第二筒体底端面设置有鞍座。第三筒体用于输入高温的混合气体,第二筒体用于实现混合气体与冷却水或热介质的热交换,第三筒体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所述第二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三筒体之间,所述第二筒体底端面设置有鞍座;/n所述第二筒体的两端均设置密封层,所述第二筒体内部水平设置有一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二筒体两端的所述密封层,所述第一筒体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第三筒体导通;/n所述第一筒体内部还设置有若干竖直加强板,若干所述竖直加强板均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和贯穿的两个连接孔,所述导气管贯穿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筒体内部还设置有两个水平加强杆,两个所述水平加强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连接孔,所述水平加强杆一端和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所述密封层的内壁连接,所述水平加强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所述第二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三筒体之间,所述第二筒体底端面设置有鞍座;
所述第二筒体的两端均设置密封层,所述第二筒体内部水平设置有一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二筒体两端的所述密封层,所述第一筒体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第三筒体导通;
所述第一筒体内部还设置有若干竖直加强板,若干所述竖直加强板均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和贯穿的两个连接孔,所述导气管贯穿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筒体内部还设置有两个水平加强杆,两个所述水平加强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连接孔,所述水平加强杆一端和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所述密封层的内壁连接,所述水平加强杆另一端设置有锁紧螺母;
所述第一筒体上设置有混合气体出气管,所述第三筒体上设置有混合气体进气管,所述第二筒体上设置有冷却水输入管和冷却水输出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三筒体靠近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均为开口结构并且均设置有环形块,所述密封层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所述密封层边缘和所述环形块连接。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安吕浩黄福宽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合富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