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胆承压保温水循环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82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6
一种内外胆承压保温水循环罐,属于液体加热保温领域,所述循环罐为内、外双胆结构,其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内设有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所述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包括上耐高压绝缘管板、双层空心电阻套管、下耐高压绝缘管板,双层空心电阻套管间隔平行穿插在上耐高压绝缘管板与下耐高压绝缘管板之间,所述双层空心电阻套管包括空心的内层加热管和环形的外层加热管,两两内层加热管的尾部经电极柔性连接片相连,形成U型回路。该循环罐为外层加热管和内层加热管组成的套管结构,其内部设有加热套管,实现缩短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胆承压保温水循环罐
本技术属于液体加热保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外胆承压保温水循环罐。
技术介绍
现有水循环加热罐,为了实现保温,常在循环容器上缠上保温棉,这种方式既不美观,而且保温效果也不理想。在水加热方面,现有的技术多是加热罐和循环罐为两个单罐体,且二者分开设置。这种设置方式加热速度慢,达不到技术要求,热量损失大,加热管耗能大,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外胆承压保温水循环罐,该循环罐为外层加热管和内层加热管组成的套管结构,其内部设有加热套管,实现缩短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的目的。一种内外胆承压保温水循环罐,所述循环罐的上封头、下封头分别通过上封头密封法兰、下封头密封法兰连接在筒体的上下两端,上封头、下封头的端部分别连接水入口管、水出口管,所述循环罐为内外双胆结构,其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内设有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所述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包括上耐高压绝缘管板、双层空心电阻套管、下耐高压绝缘管板,所述上耐高压绝缘管板和下耐高压绝缘管板相互平行,分别与内壳的内壁上下端垂直连接,双层空心电阻套管间隔平行穿插在上耐高压绝缘管板与下耐高压绝缘管板之间,所述双层空心电阻套管包括空心的内层加热管和环形的外层加热管,所述内层加热管嵌套于外层加热管内部,内层加热管的长度大于外层加热管的长度,两两内层加热管的尾部经电极柔性连接片相连,形成U型回路。进一步地,所述双层空心电阻套管采用换热管型正三角型布置或六边形或同心圆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罐内于入水口处设有入口均流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内、外双胆均为承压容器。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加热管、外层加热管内部设有对应的凸起,二者经凸起搭接相连。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为:(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巧妙,采用了至少两个由外层加热管和内层加热管组成的套管结构,承压部件按压力容器设计,可耐高温高压;(2)采用加热套管,多通道换热,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可满足大功率电加热器要求;(3)配合均流设计,每个套管结构流场均匀,流速快,电热元件表面负荷大;(4)内外胆的设计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5)本技术大大缩短加热时间再结合内外胆的保温效果减少热量的损失。可以增加加热管的使用寿命节约电能;(6)采用了至少两个由外层加热管和内层加热管组成的套管结构,承压部件按压力容器设计,可耐高温高压;(7)配合均流设计,每个套管结构流场均匀,流速快,电热元件表面负荷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内外胆承压保温水循环罐结构示意图;图2为耐高压绝缘管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内、外层加热管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水入口管;2-入口均流装置;3-上封头;4-内壳;5-上封头密封法兰;6-上耐高压绝缘管板;7-双层空心电阻套管;8-筒体;9-下耐高压绝缘管板;10-下封头密封法兰;11-下封头;12-水出口管;13-电极柔性连接片;14-内层加热管;15-外层加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外壳、内胆、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以及电极组件四大部分组成。外壳为承压容器,按压力容器设计,由水入口管1、上封头3、上封头密封法兰5、筒体8、下封头11、下封头密封法兰10以及水出口管12组成。上封头3、下封头11分别通过上封头密封法兰5、下封头密封法兰10连接在筒体8的上下两端,上封头3、下封头11的端部分别连接水入口管1、水出口管12。加热器可以立式或卧式,水进出口可以上进下出。内胆也是承压容器,起导流和保温作用,包括内壳4和入口均流装置2。内壳4安装在由上封头3、筒体8、下封头11所组成的外壳内。所述入口均流装置2的结构可以是具有喷头的有过滤及喷洒的作用的装置,该装置为现有技术,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在上封头3内胆水入口管1的下方。入口均流装置2的作用是使得水被均匀流场后再进入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与被加热的水高效换热,可降低加热器的能耗,并且同时提高了加热器的整体使用寿命。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为装置的核心部分,由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以及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组成。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和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相互平行,分别与内壳4的内壁垂直连接。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为电加热元件,间隔平行穿插在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与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之间,且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和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与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固定连接,通过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和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将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进行固定支撑,保证了整体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每个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由相互嵌套的外层加热管15和内层加热管14组成,如图4所示,外层加热管15和内层加热管14内部制有对应的凸起,二者嵌套后,对应的凸起可搭接在一起,实现二者的固定。内层加热管14的长度大于外层加热管15的长度,这样设计能使水加热更加均匀内外加热管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率。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采用换热管型正三角布置,一方面便于电极三相接线连接,一方面有利于加热均匀性。除了三角形布置以外,也可采用六边形或同心圆布置。电极组件,主要是指电极柔性连接片13。电极的柔性连片的内孔是一个自带弹簧卡可以把加热棒紧密的连接在电极柔性连片上。如图3所示,两两内层加热管14的尾部通过电极柔性连接片13相连,形成U型回路。电极接线一般采用星型连接。加热棒电源的进线方式可以在罐体的适当位置开一个密闭的孔。使外部的电源可以和加热棒的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该管壳式空心套管电阻加热器,是采用加热空心套管结构多通道换热方式的一种液体电阻加热器。经过入口均流装置2均流后,进入通了电的30~120组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通过内层加热管14中间的圆形通道和外层加热管15与内层加热管14之间的环形通道加热后,如图4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为装置的核心部分,由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以及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组成。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和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相互平行,分别与内壳4的内壁垂直焊接连接。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为电加热元件,间隔平行穿插在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与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之间,且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和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与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固定连接,通过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和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将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进行固定支撑,保证了整体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每个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由相互嵌套的外层加热管15和内层加热管14组成,内层加热管14的长度大于外层加热管15的长度。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采用换热管型正三角布置,一方面便于电极三相接线连接,一方面有利于加热均匀性。除了三角形布置以外,也可采用六边形或同心圆布置。图2中的圆圈是两个电极板的连接孔中间是有绝缘柱隔开的。经下封头11的水出口管12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外胆承压保温水循环罐,所述循环罐的上封头(3)、下封头(11)分别通过上封头密封法兰(5)、下封头密封法兰(10)连接在筒体(8)的上下两端,所述循环罐为内、外双胆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封头(3)、下封头(11)的端部分别连接水入口管(1)、水出口管(12),所述循环罐内部设有内壳(4),所述内壳(4)内设有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所述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包括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所述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和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相互平行,分别与内壳(4)的内壁上下端垂直连接,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间隔平行穿插在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与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之间,所述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包括空心的内层加热管(14)和环形的外层加热管(15),所述内层加热管(14)嵌套于外层加热管(15)内部,内层加热管(14)的长度大于外层加热管(15)的长度,两两内层加热管(14)的尾部经电极柔性连接片(13)相连,形成U型回路,所述水循环罐内于入水口处设有入口均流装置(2);所述内、外双胆均为承压容器;所述内层加热管(14)、外层加热管(15)内部设有对应的凸起,二者经凸起搭接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胆承压保温水循环罐,所述循环罐的上封头(3)、下封头(11)分别通过上封头密封法兰(5)、下封头密封法兰(10)连接在筒体(8)的上下两端,所述循环罐为内、外双胆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封头(3)、下封头(11)的端部分别连接水入口管(1)、水出口管(12),所述循环罐内部设有内壳(4),所述内壳(4)内设有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所述空心套管电阻加热组件包括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所述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和下耐高压绝缘管板(9)相互平行,分别与内壳(4)的内壁上下端垂直连接,双层空心电阻套管(7)间隔平行穿插在上耐高压绝缘管板(6)与下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景官刘双卢志利闫继元宋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景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