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湖斌专利>正文

一种带减震的气路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68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3
一种带减震的气路旋转接头,它包括中间旋转轴、上端盖、下端盖、上方形圈、下方形圈、上轴承、下轴承、上V型圈、下V型圈、上V型圈盖板、下V型圈盖板、卡簧和外套筒、上螺栓、下螺栓、减震套、减震垫、销子、减震轴。上方形圈、下方形圈、上轴承、下轴承、上V型圈、下V型圈、上V型圈盖板、下V型圈盖板、卡簧和外套筒都套在中间旋转轴上,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安装在中间旋转轴的两端并通过若干个上螺栓和下螺栓把上述零件都固定在中间旋转轴1的轴向方向。减震套与中间旋转轴1通过焊接的方式刚性连接。减震套两侧有个销孔。减震轴两侧有2个腰型孔。减震套和减震轴通过销子连接。销子穿过减震套上的销孔和减震轴的腰型孔。减震套和减震轴在轴向方向之间有减震垫。减震套上有中间孔,用于通气。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可以传递来自旋转动力头的旋转动力;其次可以在旋转的同时传输高压气体,而连接高压气体的管路可以固定不动;再次,冲击钻孔工作时对减震轴的上下冲击力可以被环形减震垫吸收,从而有效的降低对挖机臂或者起重机的震动冲击,提高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减震的气路旋转接头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减震功能的气路旋转接头,可用于悬挂式气动冲击钻,此接头一端连接高压气体管路,另一端连接旋转动力头,从而为气动冲击钻钻孔提供所需要的高压气体和旋转动力。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电线杆石孔的打孔方式是放炮或者人工使用小型冲击钻,此类方法效率低,需要的人工数量多,成本高且对人身安全也存有较大隐患。为此,悬挂式气动冲击钻应运而生,只要连接在挖机臂或者汽车起重机臂上,再连接一高压气源即可打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悬挂式气动冲击钻的一部分,顶部连接旋转动力头,侧面连接气管,高压气体会通过内部管道通向冲击器;旋转动力会通过中间旋转轴传递到冲击器,从而为冲击钻提供高压气体和旋转动力。它解决了气动冲击钻在钻孔时需要旋转动作,而连接的气管仍可以是固定不动,方便连接;同时带有减震器功能,减小了冲击作业时对挖机臂或起重机臂的冲击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中间旋转轴、上端盖、下端盖、上方形圈、下方形圈、上轴承、下轴承、上V型圈、下V型圈、上V型圈盖板、下V型圈盖板、卡簧和外套筒;中间旋转轴上有设计气道用来通气;中间轴上端是方轴及销孔,可以与旋转动力头刚性连接;上方形圈、下方形圈、上轴承、下轴承、上V型圈、下V型圈、上V型圈盖板、下V型圈盖板和套筒都套在中间旋转轴上;中间旋转轴上的卡簧槽用来安装卡簧。外套筒上有润滑油注油口以及高压气体连接口。当把上端盖和下端盖通过螺栓连接在外套筒上之后,由于中间旋转轴上的台阶以及卡簧的存在,使上端盖、下端盖、上方形圈、下方形圈、上轴承、下轴承、上V型圈、下V型圈、上V型圈盖板、下V型圈盖板、卡簧和外套筒在轴向方向固定在中间旋转轴上。而外套筒与中间旋转轴之间存在相对旋转运动,即中间轴自由旋转,可以传递来自旋转动力头的旋转动力;外套筒固定不转动,方便与气管相连。减震套与中间旋转轴通过焊接方式刚性连接,减震套中间有通孔与中间旋转轴中的气道相通,可以用来通气;减震套侧面有2个销孔;减震轴中间有通孔用来通气;减震轴侧面开有2个腰型孔用于穿销轴;减震套与减震轴通过销轴连接,使减震套与减震轴在旋转时能刚性连接;由于腰型孔的存在,使减震轴能在减震套内轴向方向自由窜动;减震套与减震轴之间有一环形减震垫,用来缓冲轴向方向的震动;减震套下端是螺纹,可与冲击器相连。减震套与中间旋转轴也可通过螺纹方式刚性连接。V型圈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旋转密封圈,如格莱圈;方形圈也可以是O型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可以传递来自旋转动力头的旋转动力,都为刚性连接,传递效率高;其次可以在旋转的同时传输高压气体,而连接高压气体的管路可以固定不动,无需跟着旋转,方便连接且实用,设计的多道密封圈保证高压气体在旋转时不泄漏;再次,冲击钻孔工作时对减震轴的上下冲击力可以被环形减震垫吸收,从而有效的降低对挖机臂或者起重机的震动冲击,提高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此技术包括中间旋转轴1、上端盖9、下端盖8、上方形圈2、下方形圈15、上轴承10、下轴承7、上V型圈5、下V型圈11、上V型圈盖板4、下V型圈盖板12、卡簧13和外套筒6、上螺栓3、下螺栓14、减震套16、减震垫17、销子18、减震轴19。上方形圈2、下方形圈15、上轴承10、下轴承7、上V型圈5、下V型圈11、上V型圈盖板4、下V型圈盖板12、卡簧13和外套筒6都按图1所示套在中间旋转轴1上,上端盖9和下端盖8分别安装在中间旋转轴1的两端并通过若干个上螺栓3和下螺栓14把上述零件都固定在中间旋转轴1的轴向方向。减震套16与中间旋转轴1通过焊接的方式刚性连接。减震套16两侧有2个销孔。减震轴19两侧有2个腰型孔。减震套16和减震轴19通过销子18连接。销子18穿过减震套16上的销孔和减震轴19的腰型孔。减震套16和减震轴19在轴向方向之间有减震垫17。减震套16上有中间孔,用于通气。外套筒6上有润滑油注油口以及高压气体连接口。外套筒6与中间旋转轴1可以相对自由转动。中间旋转轴1中间有L型气道,一端与外套筒6上的高压气体连接口相通,一端与减震套16上的中孔相通。减震垫17为环形减震垫,中间孔用来通气,与减震套16上的中间孔相通。减震垫17用于为减震轴19在上下窜动时减小对减震套16的震动冲击。减震轴19上有中间孔,用于通气,与减震垫17上的中间孔相通。减震轴19上的腰型孔用来使销子18能够有上下自由窜动一定的距离,也就是使减震轴19能够有上下自由窜动一定的距离。减震轴19下端部有螺纹可以与冲击器相连接。销子18使减震套16与减震轴19在旋转时刚性连接。上V型圈5和下V型圈11也可以使用旋转密封圈,如格莱圈代替。上方形圈2和下方形圈15也可以用O型圈来代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减震的气路旋转接头,其特征是:它包括中间旋转轴(1)、上端盖(9)、下端盖(8)、上方形圈(2)、下方形圈(15)、上轴承(10)、下轴承(7)、上V型圈(5)、下V型圈(11)、上V型圈盖板(4)、下V型圈盖板(12)、卡簧(13)和外套筒(6)、上螺栓(3)、下螺栓(14)、减震套(16)、减震垫(17)、销子(18)、减震轴(19);上方形圈(2)、下方形圈(15)、上轴承(10)、下轴承(7)、上V型圈(5)、下V型圈(11)、上V型圈盖板(4)、下V型圈盖板(12)、卡簧(13)和外套筒(6)都套在中间旋转轴1上,上端盖(9)和下端盖(8)分别安装在中间旋转轴1的两端并通过若干个上螺栓(3)和下螺栓(14)把上述零件都固定在中间旋转轴(1)的轴向方向;减震套(16)与中间旋转轴(1)通过焊接的方式刚性连接;减震套(16)两侧有2个销孔;减震轴(19)两侧有2个腰型孔;减震套(16)和减震轴(19)通过销子(18)连接;销子(18)穿过减震套(16)上的销孔和减震轴(19)的腰型孔;减震套(16)和减震轴(19)在轴向方向之间有减震垫(17),减震套(16)上有中间孔,用于通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减震的气路旋转接头,其特征是:它包括中间旋转轴(1)、上端盖(9)、下端盖(8)、上方形圈(2)、下方形圈(15)、上轴承(10)、下轴承(7)、上V型圈(5)、下V型圈(11)、上V型圈盖板(4)、下V型圈盖板(12)、卡簧(13)和外套筒(6)、上螺栓(3)、下螺栓(14)、减震套(16)、减震垫(17)、销子(18)、减震轴(19);上方形圈(2)、下方形圈(15)、上轴承(10)、下轴承(7)、上V型圈(5)、下V型圈(11)、上V型圈盖板(4)、下V型圈盖板(12)、卡簧(13)和外套筒(6)都套在中间旋转轴1上,上端盖(9)和下端盖(8)分别安装在中间旋转轴1的两端并通过若干个上螺栓(3)和下螺栓(14)把上述零件都固定在中间旋转轴(1)的轴向方向;减震套(16)与中间旋转轴(1)通过焊接的方式刚性连接;减震套(16)两侧有2个销孔;减震轴(19)两侧有2个腰型孔;减震套(16)和减震轴(19)通过销子(18)连接;销子(18)穿过减震套(16)上的销孔和减震轴(19)的腰型孔;减震套(16)和减震轴(19)在轴向方向之间有减震垫(17),减震套(16)上有中间孔,用于通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减震的气路旋转接头,其特征是:外套筒(6)上有润滑油注油口以及高压气体连接口;外套筒(6)与中间旋转轴(1)可以相对自由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湖斌
申请(专利权)人:鲁湖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