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防汽蚀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64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防汽蚀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瓣、膜片座、阀盖和膜片等,所述的阀瓣下部增设有筒状的导流套,该导流套下端穿过并滑动接触配合在阀座内,在导流套的外圆周上设有若干个圆周分布的流量控制窗,每个流量控制窗的高度均大于阀座的厚度;故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增大阀门开启高度,在小流量时增加阀门节流面积,尽可能使液体压力不降到液体的蒸发压力,减少蒸汽泡的产生;同时,通过流量控制窗可精确控制流量,阀门开启度小则开口小,阀门开启度大则开口增大,也就是阀门开度高度增大。因此,改进后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具有降噪防汽蚀等使用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防汽蚀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芯结构,具体是指一种降噪防汽蚀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
技术介绍
水力控制阀,尤其是大口径水力控制阀,经常出现末端小流量使用时,主阀开启度小,压差大,流速快,造成阀门的异响,引起管道震动,时间长还会造成阀座的汽蚀问题。而汽蚀产生的原因是:当液体通过阀门节流面时,也就是通过阀瓣与阀座相接触的密封面时,流速增加而液体压力降低至液体的蒸发压力,产生蒸汽泡。在经过节流面后,液流速度降低,压力升高。如果出口压力小于蒸发压力,那么这些汽泡就会继续形成,称为“闪蒸”,如果出口压力大于蒸发压力,那么汽泡就会破裂而产生冲击波,这种冲击波相当于微小的锤子,会冲击在相邻的金属表面上,且由于冲击波的反复冲击会导致金属表面疲劳,并撕裂下金属小块,影响阀门密封性能。因此,只有增大阀门开启高度,在小流量时增加阀门节流面积,尽可能使液体压力不降到液体的蒸发压力,减少蒸汽泡的产生才是最有效的办法。然而,传统结构的阀瓣都是通过阀瓣压板直接固定在阀杆下端的阀瓣座上,也就是阀瓣脱离阀座的开启高度很小,难以有效消除蒸汽泡的产生和破裂,从而也就无法避免噪音和汽蚀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降噪防汽蚀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降噪防汽蚀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包括阀体、阀体内的阀座和阀杆、阀体顶部的膜片座和膜片座顶部的阀盖;所述的膜片座与阀盖之间设有膜片;所述的阀杆上端活动密封穿过膜片座与所述膜片固定,阀杆下端设有与阀座构成密封接触的阀瓣,阀杆外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的阀瓣下部设有筒状的导流套,该导流套下端穿过并滑动接触配合在阀座内,在导流套的外圆周上设有若干个圆周分布的流量控制窗,每个流量控制窗的高度均大于阀座的厚度。所述的流量控制窗是由上部的梯形孔和下部的矩形孔共同构成的组合通孔。所述的阀杆下端设有依次套装并固定的阀瓣座、阀瓣、导流套和阀瓣压板。所述的导流套是一个无底面的圆筒状结构,导流套的顶面设有同圆心的安装孔,所述的阀瓣压板是一个由导流套底面装入并承托住导流套顶面的圆盘板,该阀瓣压板的顶面设有配装所述安装孔的凸台。所述的阀瓣压板上设有若干个依次穿过阀瓣压板、阀瓣而连接在阀瓣座上的螺栓。所述的阀杆下端设有将所述阀瓣座固定在阀杆上的紧固螺母。所述的阀座螺纹旋紧密封安装在阀体的通水孔内,在阀座的内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圆周均布的旋转操作槽。所述的阀座顶面设有与所述阀瓣构成线接触密封的凸环。所述的阀杆与膜片座之间设有铜导套,阀杆与铜导套之间设有双道O型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主要是在阀瓣下部增设有筒状的导流套,该导流套下端穿过并滑动接触配合在阀座内,在导流套的外圆周上设有若干个圆周分布的流量控制窗,每个流量控制窗的高度均大于阀座的厚度;故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增大阀门开启高度,在小流量时增加阀门节流面积,尽可能使液体压力不降到液体的蒸发压力,减少蒸汽泡的产生;同时,通过流量控制窗可精确控制流量,阀门开启度小则开口小,阀门开启度大则开口增大,也就是阀门开度高度增大。因此,改进后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具有降噪防汽蚀等使用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流套的其中一个视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流套的另一个视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1.阀体、2.阀座、21.旋转操作槽、3.导流套、31.安装孔、32.流量控制窗、4.阀瓣压板、5.阀瓣、6.阀瓣座、7.螺栓、8.复位弹簧、9.阀杆、10.膜片座、11.铜导套、12.膜片、13.膜片压板、14.阀盖、15.紧固螺母。一种降噪防汽蚀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阀体1、阀体内的阀座2和阀杆9、阀体1顶部的膜片座10和膜片座顶部的阀盖14等构成。所述的阀座2通过螺纹旋紧的方式安装在阀体1的通水孔内,该通水孔是一个台阶孔,阀座2与台阶相接处设置一道O型密封圈,用于保证阀座2在通水孔内的安装密封性。同时,阀座2如图4所示呈圆环状,其内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圆周均布的旋转操作槽21,该旋转操作槽21可利用专用工具辅助而使阀座2旋紧,从而将阀座2固定安装在通水孔内。所述的阀杆9设置于阀座2上方并可作升降运动;所述的膜片座10密封安装在阀体1顶部,阀盖14密封安装在膜片座10顶部,膜片座10与阀盖14之间设有膜片12,并经该膜片将膜片座10和阀盖14之间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的阀杆9上端穿过膜片座10后,经膜片压板13与膜片12固定,而阀杆9与膜片座10之间设有铜导套11、阀杆9与铜导套11之间设有双道O型圈,可用于构成阀杆9与膜片座10之间的活动密封。所述的阀杆9下端设有依次套装并固定的阀瓣座6、阀瓣5、导流套3和阀瓣压板4,该导流套3和阀座2采用抗汽蚀综合性能较好的304不锈钢材料制成,能减少对汽蚀的影响;所述的阀杆9外套装有复位弹簧8,该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弹性顶推在阀瓣座6与膜片座10上。所述的阀瓣5是与阀座2构成密封接触的,本实施例中的阀座2顶面需设有与阀瓣5构成线接触密封的凸环;阀瓣5下部的导流套3如图2、图3所示是一个无底面的圆筒状结构,导流套3的顶面设有同圆心的安装孔31。所述的导流套3下端穿过并滑动接触配合在阀座2内,在导流套3的外圆周上设有若干个圆周分布的流量控制窗32,每个流量控制窗均是由上部的梯形孔和下部的矩形孔共同构成的组合通孔,每个流量控制窗32的高度均大于阀座2的厚度,能够增大阀门的开启高度,并精确控制流量。所述的阀瓣压板4是一个由导流套3底面装入并承托住导流套顶面的圆盘板,该阀瓣压板4的顶面设有配装安装孔31的凸台,阀瓣压板4上设有若干个依次穿过阀瓣压板4、阀瓣5而连接在阀瓣座6上的螺栓7,阀杆9下端又设有将阀瓣座6固定在阀杆9上的紧固螺母15,故阀瓣压板4、导流套3、阀瓣5和阀瓣座6就能固定在阀杆9下端,并与阀杆作同步升降移动。本技术能够增大阀门开启高度,在小流量时增加阀门节流面积,尽可能使液体压力不降到液体的蒸发压力,减少蒸汽泡的产生;同时,通过流量控制窗可精确控制流量,阀门开启度小则开口小,阀门开启度大则开口增大,也就是阀门开度高度增大,故具有降噪防汽蚀等使用优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等同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防汽蚀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包括阀体(1)、阀体内的阀座(2)和阀杆(9)、阀体(1)顶部的膜片座(10)和膜片座顶部的阀盖(14);所述的膜片座(10)与阀盖(14)之间设有膜片(12);所述的阀杆(9)上端活动密封穿过膜片座(10)与所述膜片(12)固定,阀杆(9)下端设有与阀座(2)构成密封接触的阀瓣(5),阀杆(9)外套装有复位弹簧(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瓣(5)下部设有筒状的导流套(3),该导流套下端穿过并滑动接触配合在阀座(2)内,在导流套(3)的外圆周上设有若干个圆周分布的流量控制窗(32),每个流量控制窗的高度均大于阀座(2)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防汽蚀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包括阀体(1)、阀体内的阀座(2)和阀杆(9)、阀体(1)顶部的膜片座(10)和膜片座顶部的阀盖(14);所述的膜片座(10)与阀盖(14)之间设有膜片(12);所述的阀杆(9)上端活动密封穿过膜片座(10)与所述膜片(12)固定,阀杆(9)下端设有与阀座(2)构成密封接触的阀瓣(5),阀杆(9)外套装有复位弹簧(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瓣(5)下部设有筒状的导流套(3),该导流套下端穿过并滑动接触配合在阀座(2)内,在导流套(3)的外圆周上设有若干个圆周分布的流量控制窗(32),每个流量控制窗的高度均大于阀座(2)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防汽蚀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窗(32)是由上部的梯形孔和下部的矩形孔共同构成的组合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防汽蚀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杆(9)下端设有依次套装并固定的阀瓣座(6)、阀瓣(5)、导流套(3)和阀瓣压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噪防汽蚀的水力控制阀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套(3)是一个无底面的圆筒状结构,导流套(3)的顶面设有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田湖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