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液压挺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55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液压挺柱,涉及柴油发动机配气机构技术领域,柱塞固定压装设置在摇臂的内部,柱塞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钢球,单向阀钢球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弹簧,单向阀弹簧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弹簧座,弹簧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挺柱弹簧,柱塞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球头挺柱,球头挺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球窝,柱塞的圆弧部固定开设有润滑油槽,摇臂的内部固定开设有进油孔,球头挺柱的顶部内侧固定开设有防脱槽,能够实现零间隙的初始装配状态,并且在运行中能够自动补偿磨损产生的间隙,减小发动机因配气机构产生的噪音,并且减少发动机装配成本和客户的维修维护成本,提高客户的业务运营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液压挺柱
本技术涉及柴油发动机配气机构
,具体为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液压挺柱。
技术介绍
在柴油发动机配气机构领域,现有的技术,配气机构的摇臂采用的是调整螺栓组件来进行气门间隙调整,它是一种传统的机械方式,为了消除热涨冷缩的影响,在初始状态下需要人工留有特定的气门间隙,由此间隙带来了发动机运行下产生噪音,并且调整螺栓组件产生磨损后,需要重新调整气门间隙。初始状态下的气门间隙调整对发动机是一个很重要的工艺,不管是人工调整还是自动装配线自动调整+人工检测的方式,都对生产产生很大的成本。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磨损重新调整,不仅需要花费维修维护费用,还会浪费业务的运营时间,增加客户的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液压挺柱,解决了为了消除热涨冷缩的影响,在初始状态下需要人工留有特定的气门间隙,由此间隙带来了发动机运行下产生噪音,并且调整螺栓组件产生磨损后,需要重新调整气门间隙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液压挺柱,包括柱塞,所述柱塞固定压装设置在摇臂的内部,所述柱塞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钢球,所述单向阀钢球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弹簧,所述单向阀弹簧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挺柱弹簧,所述柱塞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球头挺柱,所述球头挺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球窝,所述柱塞的圆弧部固定开设有润滑油槽,所述摇臂的内部固定开设有进油孔,所述球头挺柱的顶部内侧固定开设有防脱槽,所述柱塞的顶部内侧位于摇臂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开设有挺柱进油口,所述柱塞的内部且位于单向阀钢球的上方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单向阀进油口,所述球头挺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球头。优选的,所述柱塞的顶部端面以及侧面共同固定开设有润滑油槽,所述润滑油槽为一种“十”字形结构的构件。优选的,所述柱塞的底部外侧与球头挺柱的顶部内侧之间通过限位卡簧和限位卡簧安装槽形成卡合式的固定连接结构,所述限位卡簧安装槽固定设置在柱塞的底部内侧。优选的,所述球头与球窝之间存在的缝隙设置为球头球窝润滑油入口,所述弹簧座与单向阀弹簧之间存在的空间设置为高压腔。优选的,所述单向阀钢球的底部设置在单向阀弹簧的顶端内部,所述弹簧座的最小外径尺寸大于单向阀弹簧的最大外径尺寸。优选的,所述球窝底端内部的几何中心位置固定开设有球窝槽孔。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液压挺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液压挺柱,柱塞固定压装设置在摇臂的内部,柱塞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钢球,单向阀钢球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弹簧,单向阀弹簧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弹簧座,弹簧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挺柱弹簧,柱塞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球头挺柱,球头挺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球窝,柱塞的圆弧部固定开设有润滑油槽,摇臂的内部固定开设有进油孔,球头挺柱的顶部内侧固定开设有防脱槽,柱塞的顶部内侧位于摇臂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开设有挺柱进油口,柱塞的内部且位于单向阀钢球的上方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单向阀进油口,球头挺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球头,能够实现零间隙的初始装配状态,并且在运行中能够自动补偿磨损产生的间隙,减小发动机因配气机构产生的噪音,并且减少发动机装配成本和客户的维修维护成本,提高客户的业务运营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柱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限位卡簧和限位卡簧安装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柱塞;2、球头挺柱;3、限位卡簧;4、单向阀钢球;5、弹簧座;6、单向阀弹簧;7、挺柱弹簧;8、球窝;9、挺柱进油口;10、单向阀进油口;11、防脱槽;12、球头;13、高压腔;14、球头球窝润滑油入口;15、球窝槽孔;16、润滑油槽;17、限位卡簧安装槽;18、摇臂;19、进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液压挺柱,包括柱塞1,柱塞1固定压装设置在摇臂18的内部,柱塞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钢球4,单向阀钢球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弹簧6,单向阀弹簧6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弹簧座5,弹簧座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挺柱弹簧7,柱塞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球头挺柱2,球头挺柱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球窝8,柱塞1的圆弧部固定开设有润滑油槽16,摇臂18的内部固定开设有进油孔19,球头挺柱2的顶部内侧固定开设有防脱槽11,柱塞1的顶部内侧位于摇臂18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开设有挺柱进油口9,柱塞1的内部且位于单向阀钢球4的上方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单向阀进油口10,球头挺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球头12,柱塞1的顶部端面以及侧面共同固定开设有润滑油槽16,润滑油槽16为一种“十”字形结构的构件,柱塞1的底部外侧与球头挺柱2的顶部内侧之间通过限位卡簧3和限位卡簧安装槽17形成卡合式的固定连接结构,限位卡簧安装槽17固定设置在柱塞1的底部内侧,球头12与球窝8之间存在的缝隙设置为球头球窝润滑油入口14,弹簧座5与单向阀弹簧6之间存在的空间设置为高压腔13,单向阀钢球4的底部设置在单向阀弹簧6的顶端内部,弹簧座5的最小外径尺寸大于单向阀弹簧6的最大外径尺寸,球窝8底端内部的几何中心位置固定开设有球窝槽孔15。在使用时,柱塞1柱塞压装到摇臂18中,柱塞1下端装有单向阀钢球4、单向阀钢球4下端安装有单向阀弹簧6,单向阀弹簧6外部安装有弹簧座5、弹簧座5下端设有挺柱弹簧7、柱塞1外部装有球头挺柱2、柱塞1和球头挺柱2之间由限位卡簧3连接,球头挺柱2下端安装有球窝8,结构简单、紧凑、可靠,因为具备自动补偿的功能,能够实现零间隙的初始装配状态,因为设计有球头球窝结构和补充润滑的功能,能够极大的减小与气门桥之间的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并且在运行中能够自动补偿磨损产生的间隙,减小发动机因配气机构产生的噪音,并且减少发动机装配成本和客户的维修维护成本,提高客户的业务运营效益;柱塞1的圆弧上设有补充润滑油槽16,发动机工作时润滑油通过摇臂18的进油孔19进入挺柱进油口9,再进入补充润滑油槽16,沿着球头挺柱2的外壁向下流入球头球窝润滑油入口14,润滑球头球窝的配合面,减小磨损;润滑油再通过球窝8外壁和球窝、气门桥润滑油入口进入球窝与气门桥的配合面进行润滑,减小磨损,同时润滑油通过球头挺柱2的外壁和球窝8外壁的时候,还对整个液压挺柱体进行冷却,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柱塞1与球头挺柱2之间采用限位卡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液压挺柱,包括柱塞(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1)固定压装设置在摇臂(18)的内部,所述柱塞(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钢球(4),所述单向阀钢球(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弹簧(6),所述单向阀弹簧(6)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弹簧座(5),所述弹簧座(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挺柱弹簧(7),所述柱塞(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球头挺柱(2),所述球头挺柱(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球窝(8),所述柱塞(1)的圆弧部固定开设有润滑油槽(16),所述摇臂(18)的内部固定开设有进油孔(19),所述球头挺柱(2)的顶部内侧固定开设有防脱槽(11),所述柱塞(1)的顶部内侧位于摇臂(18)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开设有挺柱进油口(9),所述柱塞(1)的内部且位于单向阀钢球(4)的上方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单向阀进油口(10),所述球头挺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球头(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液压挺柱,包括柱塞(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1)固定压装设置在摇臂(18)的内部,所述柱塞(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钢球(4),所述单向阀钢球(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弹簧(6),所述单向阀弹簧(6)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弹簧座(5),所述弹簧座(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挺柱弹簧(7),所述柱塞(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球头挺柱(2),所述球头挺柱(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球窝(8),所述柱塞(1)的圆弧部固定开设有润滑油槽(16),所述摇臂(18)的内部固定开设有进油孔(19),所述球头挺柱(2)的顶部内侧固定开设有防脱槽(11),所述柱塞(1)的顶部内侧位于摇臂(18)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开设有挺柱进油口(9),所述柱塞(1)的内部且位于单向阀钢球(4)的上方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单向阀进油口(10),所述球头挺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球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1)的顶部端面以及侧面共同固定开设有润滑油槽(16),所述润滑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大成冀金喜裴学宏张晓东胡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襄阳粉末冶金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