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52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爬梯,属于船用辅助工具领域,该种可折叠爬梯包括上梯梁、下梯梁及设于上梯梁及下梯梁之间平行均匀分布的踏杆,所述上梯梁靠近下梯梁端设有对插条,可与下梯梁对插以此折叠爬梯;在折叠处设有连接板,在上梯梁远离对插端设有锁扣条,可在爬梯折叠状态时将上梯梁与下梯梁固定在一起。该种爬梯可折叠,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将其折叠起来,节省空间,不占地方,方便归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爬梯
本技术属于船用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爬梯。
技术介绍
航海大船一般都设有隔板,而相隔两层间一般都需要依靠爬梯来上下移动。爬梯的高度会影响其使用范围,因此一般的爬梯均为具有一定高度的爬梯,但是在船舶上其空间范围有限,爬梯高出一大截会影响船员行走或进行其他活动。而且如果需要将爬梯放置一旁,又因船舶空间范围有限,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归纳爬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爬梯,该种爬梯可折叠,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将其折叠起来放置,节省空间,不占地方,使用较为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折叠爬梯,包括由上梯梁、下梯梁及设于上梯梁及下梯梁之间平行均匀分布的踏杆,所述上梯梁及下梯梁为中间空心的圆柱体结构,所述上梯梁靠近下梯梁端设有对插条,所述对插条外径小于下梯梁内径,所述对插条与上梯梁一体成型,且连接处为弧部过度。通过对插条与下梯梁对插实现折叠功能,在不需要使用时可将爬梯拆成两部分,方便收纳。进一步的,所述对插条的外径比下梯梁内径小5-10mm,所述对插条长5-7cm。采用此种规格方便对插。进一步的,所述下梯梁上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设于与对插条接触部位中间处;所述对插条与下梯梁对插部位设有与圆孔位置相对应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一端与对插条固定,另一端设有活动头部,活动头部与固定部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固定部件及活动头部的尺寸均不超过圆孔直径大小;所述固定部件与活动头部在正常状态下的长度大于对插条与下梯梁间隙,在收缩状态下小于对插条与下梯梁间隙。在对插条与下梯梁对插时,活动头部可在固定部件上进行收缩,活动头部可与经过圆孔后伸长,可增强对插条与下梯梁的固定效果,而且在拆开时不用很费劲,只需按下活动头部,旋转对插条即可,方便拆开。进一步的,所述上梯梁与下梯梁靠近对插处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板一端用螺栓穿过凹槽与上梯梁连接,另一端用螺栓穿过凹槽与下梯梁连接。在上梯梁与下梯梁对插时,可将螺栓拧紧,连接板可进一步固定对插处;在对爬梯进行折叠时,可拧松螺栓,螺栓可沿凹槽移动,配合对插条从下梯梁旋出,连接板将两部分连接一起,方便归纳。进一步的,所述上梯梁远离对插端设有锁扣条,所述锁扣条一端可转动固定于上梯梁外侧,另一端靠近端部处设有半圆形弧部缺口;下梯梁上设有凸起,在爬梯折叠时,所述凸起刚好与锁扣条的弧部缺口形状及位置相适应。在爬梯折叠后,可转动锁扣条,使弧部缺口处刚好卡在凸起处,将上梯梁与下梯梁固定,方便归纳。进一步的,所述下梯梁底部设有第一防滑套,所述第一防滑套底部为平面结构。下梯梁底部设置第一防滑套可防止爬梯打滑,将第一防滑套底部设为平面结构,可增加与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滑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所述上梯梁靠近顶端处设有第二防滑套。增加爬梯上部分与接触面的摩擦力,增强固定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滑套及第二防滑套的材质为表面具有纹理结构的弹性橡胶材质。弹性橡胶材料可使防滑套牢固地套在爬梯上,而表面的纹理结构可增强爬梯与接触面的摩擦力,增强其防滑效果。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爬梯,该种可折叠爬梯可将爬梯的梯梁折叠为上下两部分,而且还设有连接板将折叠处连接起来,在远离折叠端设有锁扣条,可将上梯梁与下梯梁锁扣住,使上梯梁与下梯梁在折叠后固定在一起,方便归纳使用。该种可折叠爬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折叠爬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爬梯折叠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部局部放大图。图中:1上梯梁、11对插条、2下梯梁、3踏杆、4固定部件、41活动头部、5圆孔、6连接板、61凹槽、7第一防滑套、8第二防滑套、9锁扣条、10凸起。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可折叠爬梯,包括由上梯梁1、下梯梁2及设于上梯梁1及下梯梁2之间平行均匀分布的踏杆3,所述上梯梁1及下梯梁2为中间空心的圆柱体结构,所述上梯梁1靠近下梯梁2端设有对插条11,如图3所示,所述对插条11的外径比下梯梁2内径小5-10mm,所述对插条11长5-7cm,所述对插条11与上梯梁1一体成型,且连接处为弧部过度。实施例2如图1-2所示,一种可折叠爬梯,包括由上梯梁1、下梯梁2及设于上梯梁1及下梯梁2之间平行均匀分布的踏杆3,所述上梯梁1及下梯梁2为中间空心的圆柱体结构,所述上梯梁1靠近下梯梁2端设有对插条11,如图3所示,所述对插条11的外径比下梯梁2内径小5-10mm,所述对插条11长5-7cm,所述对插条11与上梯梁1一体成型,且连接处为弧部过度;所述上梯梁1与下梯梁2靠近对插处设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上设有凹槽61,所述连接板6一端用螺栓穿过凹槽61与上梯梁1连接,另一端用螺栓穿过凹槽61与下梯梁2连接。其中,所述下梯梁2上设有圆孔5,所述圆孔5设于与对插条11接触部位中间处;所述对插条11与下梯梁2对插部位设有与圆孔5位置相对应的固定部件4,所述固定部件4一端与对插条11固定,另一端设有活动头部41,活动头部41与固定部件4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固定部件4及活动头部41的尺寸均不超过圆孔5直径大小,所述固定部件4与活动头部41在正常状态下的长度大于对插条11与下梯梁2间隙,在收缩状态下小于对插条11与下梯梁2间隙。另,如图4所示,所述上梯梁1远离对插端设有锁扣条9,所述锁扣条9一端可转动固定于上梯梁1外侧,另一端靠近端部处设有半圆形弧部缺口;下梯梁2上设有凸起10,在爬梯折叠时,所述凸起10刚好与锁扣条9的弧部缺口形状及位置相适应。此外,所述下梯梁2底部设有第一防滑套7,所述第一防滑套7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上梯梁1靠近顶端处设有第二防滑套8;所述第一防滑套7及第二防滑套8的材质为表面具有纹理结构的弹性橡胶材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梯梁(1)、下梯梁(2)及设于上梯梁(1)及下梯梁(2)之间平行均匀分布的踏杆(3),所述上梯梁(1)及下梯梁(2)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上梯梁(1)靠近下梯梁(2)端设有对插条(11),所述对插条(11)外径小于下梯梁(2)内径,所述对插条(11)与上梯梁(1)一体成型,且连接处为弧部过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梯梁(1)、下梯梁(2)及设于上梯梁(1)及下梯梁(2)之间平行均匀分布的踏杆(3),所述上梯梁(1)及下梯梁(2)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上梯梁(1)靠近下梯梁(2)端设有对插条(11),所述对插条(11)外径小于下梯梁(2)内径,所述对插条(11)与上梯梁(1)一体成型,且连接处为弧部过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插条(11)的外径比下梯梁(2)内径小5-10mm,所述对插条(11)长5-7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梯梁(2)上设有圆孔(5),所述圆孔(5)设于与对插条(11)接触部位中间处;所述对插条(11)与下梯梁(2)对插部位设有与圆孔(5)位置相对应的固定部件(4),所述固定部件(4)一端与对插条(11)固定,另一端设有活动头部(41),活动头部(41)与固定部件(4)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固定部件(4)及活动头部(41)的尺寸均不超过圆孔(5)直径大小,所述固定部件(4)与活动头部(41)的长度在正常状态下大于对插条(11)与下梯梁(2)间隙,在收缩状态下小于对插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尚航船舶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