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结构砼反梁模板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434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结构砼反梁模板加固装置,包括二竖档方木、一横档方木、一对拉螺栓以及内撑套管,二所述竖档方木平行设置,所述横档方木固定设置在二所述竖档方木上端,所述对拉螺栓位于横档方木下方并穿设过二所述竖档方木,所述内撑套管套设在对拉螺栓上;二所述竖档方木夹设在两个砼反梁模板的外侧,所述内撑套管抵靠在两个砼反梁模板的内侧;二所述竖档方木从上到下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孔,所述对拉螺栓穿过对应的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固装置可以重复周转使用,安拆方便,经济耐用,稳固不易倾倒,牢固不易爆模,拆模后砼观感良好,省工省料省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结构砼反梁模板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结构砼反梁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中,用水房间(如厨房、卫生间等)或需挡水的位置(如外墙根部、配电房门槛等)常采用砼反梁二次结构,这些需要后浇砼的部位高度一般为200~300mm、宽度同墙厚(根据实际设计图纸确定),砼反梁传统做法通常采用单片简易木模板支设,强度较低,容易爆模,拆模后砼成型观感不好。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98849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简单的砼反边工具式模板加固装置,结构示意图见图1,砼两侧均设有砼反边侧模,所述砼反边侧模远离砼的一侧均匀设有模板加固主梁,每两组模板加固主梁的顶端均连接有钢筋骨架横梁,钢筋骨架横梁与左右两组砼反边侧模相连,且模板下口固定斜撑的顶端与钢筋骨架横梁相连。该现有技术虽采取了加固措施,但是在砼浇筑时高频振动棒的作用下,该装置容易倾倒,若不及时重新安装,其模板上口定位卡容易嵌入砼内。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02509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止水反坎或腰梁的模板加固工具,结构示意图见图2,公开了一种止水反坎或腰梁的模板加固工具,包括定位横杆、两根固定立杆、两只拉力弹簧以及两根限位杆;两根限位杆垂直固定于定位横杆的两端,且两根限位杆相互平行并均位于定位横杆的下侧;两根固定立杆均摆动式安装在定位横杆上,且两根固定立杆摆动后分别与两根限位杆相紧贴;两只拉力弹簧分别安装在两根固定立杆与定位横杆之间。该夹具虽然轻便,但不实用,其材料及构造刚度不够,容易变形,从而导致浇筑振捣砼时,容易爆模漏浆,拆模后砼观感差;同时,该技术仅为模板外部的夹持固定,且拉力弹簧还对两侧模板向内施力,容易使模板向内倾斜,使用不便。所以,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即稳定又牢固不易爆模的模板加固装置,用于二次结构砼反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结构砼反梁模板加固装置,其稳定性强,构造刚度强,牢固不易爆模,且使用方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二次结构砼反梁模板加固装置,包括二竖档方木、一横档方木、一对拉螺栓以及内撑套管,二所述竖档方木平行设置,所述横档方木固定设置在二所述竖档方木上端,所述对拉螺栓位于横档方木下方并穿设过二所述竖档方木,所述内撑套管套设在对拉螺栓上;二所述竖档方木夹设在两个砼反梁模板的外侧,所述内撑套管抵靠在两个砼反梁模板的内侧。进一步地,二所述竖档方木从上到下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孔,所述对拉螺栓穿过对应的螺栓孔。进一步地,两个砼反梁模板的外侧上下两端还固定设置有侧模方木,二所述竖档方木夹设在侧模方木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横档方木两侧还设置有加固条板,两侧所述加固条板的两端延伸至竖档方木处,且与竖档方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砼反梁模板的高度高于二次结构砼反梁,所述内撑套管的下表面的水平位置高于二次结构砼反梁顶面的水平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竖档方木高度比二次结构砼反梁高20~40cm。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的砼反梁模板高度高于二次结构砼反梁,这样浇捣反梁砼时,不易溢浆。竖档方木从上到下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孔,便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高度的螺栓孔穿设对拉螺栓,而对拉螺栓对两端的竖档方木施加向内的力,使竖档方木底部能有效夹紧侧模方木,同时配合横档方木,提高加固装置的整体牢固程度;对拉螺栓外部套设的内撑套管抵靠在两侧的砼反梁模板内侧起到内撑限位的作用,在配合“Π”型整体加固框,外夹内撑双向施力,使得加固装置更加稳固不易倾倒,也使得拆模后砼观感良好方正。总之,本技术加固装置可以重复周转使用,安拆方便,经济耐用,稳固不易倾倒,牢固不易爆模,拆模后砼观感良好,省工省料省时。【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现有技术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二次结构砼反梁模板加固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结构砼反梁模板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10包括二竖档方木101、一横档方木102、一对拉螺栓103以及内撑套管104,二所述竖档方木101平行设置,所述横档方木102固定设置在二所述竖档方木101上端,所述对拉螺栓103位于横档方木102下方并穿设过二所述竖档方木101,所述内撑套管104套设在对拉螺栓103上;二所述竖档方木101夹设在两个砼反梁模板20的外侧,所述内撑套管104抵靠在两个砼反梁模板20的内侧。二所述竖档方木101从上到下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孔105,所述对拉螺栓穿103过对应的螺栓孔105。两个砼反梁模板20的外侧上下两端还固定设置有侧模方木201,二所述竖档方木101夹设在侧模方木201外侧。所述横档方木102两侧还设置有加固条板106,两侧所述加固条板106的两端延伸至竖档方木101处,且与竖档方木101固定连接;使得加固装置10整体更加牢固。所述两个砼反梁模板20的高度高于二次结构砼反梁,所述内撑套管104的下表面的水平位置高于二次结构砼反梁顶面的水平位置。所述竖档方木101高度比二次结构砼反梁高20~40cm。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1、将俩竖档方木101与横档方木102、俩加固条板106钉成一个“Π”型整体加固框;两竖档方木101净距=二次结构砼反梁宽度+2×砼反梁模板20厚度+2×竖档方木101宽度,为便于安拆,竖档方木101高度比二次结构砼反梁高20~40cm。两竖档方木101中部,预留复数个穿对拉螺栓103的螺栓孔105。2、清理干净基层,按建筑施工图在楼面上弹出二次结构砼反梁位置边线,安装两侧砼反梁模板20(应高于二次结构砼反梁,浇捣反梁砼时,不易溢浆),钉好侧模方木201,底部的侧模方木201应贴合楼面;3、将“Π”型整体加固框卡在两侧砼反梁模板20外部的侧模方木201上,两竖档方木101的底部应贴合楼面;取内撑套管104,其长度=二次结构砼反梁宽度,将对拉螺栓103穿过内撑套管104,且两端通过螺母固定在竖档方木101的螺栓孔105上,此时,内撑套管104抵紧两个砼反梁模板20的内侧。在二次结构砼反梁两端、转角及长度方向的砼反梁模板20,每间隔50~100cm,安装加固装置10。4、在二次结构砼反梁模板20的内侧,弹出反梁高度位置线;浇捣反梁砼,表面抹平压实。5、反梁砼达到拆模强度后,旋出一侧螺母,将对拉螺栓103抽出,向上拔出“Π”型整体加固框。6、拆除二次结构砼反梁两侧砼反梁模板,浇水养护反梁砼。本技术的砼反梁模板20高度高于二次结构砼反梁,这样浇捣反梁砼时,不易溢浆。竖档方木101从上到下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孔105,便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高度的螺栓孔105穿设对拉螺栓103,而固定好的对拉螺栓103对两端的竖档方木101施加向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结构砼反梁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竖档方木、一横档方木、一对拉螺栓以及内撑套管,二所述竖档方木平行设置,所述横档方木固定设置在二所述竖档方木上端,所述对拉螺栓位于横档方木下方并穿设过二所述竖档方木,所述内撑套管套设在对拉螺栓上;二所述竖档方木夹设在两个砼反梁模板的外侧,所述内撑套管抵靠在两个砼反梁模板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结构砼反梁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竖档方木、一横档方木、一对拉螺栓以及内撑套管,二所述竖档方木平行设置,所述横档方木固定设置在二所述竖档方木上端,所述对拉螺栓位于横档方木下方并穿设过二所述竖档方木,所述内撑套管套设在对拉螺栓上;二所述竖档方木夹设在两个砼反梁模板的外侧,所述内撑套管抵靠在两个砼反梁模板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砼反梁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所述竖档方木从上到下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孔,所述对拉螺栓穿过对应的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次结构砼反梁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砼反梁模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章凯林万龙曾庆友陈宇郑景昌程彬陈钦林鑫忆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