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丹丹花造型的大体量复杂曲率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37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7
一种山丹丹花造型的大体量复杂曲率钢结构,包括顺次间隔通过嵌补杆件连接固定的外围结构单元一和外围结构单元二,外围结构单元一包括第一主弧形钢柱和位于第一主弧形钢柱两侧的两根第二主弧形钢柱,第二主弧形钢柱与第一主弧形钢柱之间设有次弧形钢柱,第二主弧形钢柱与次弧形钢柱之间、次弧形钢柱与第一主弧形钢柱之间均通过嵌补杆件连接固定,所述外围结构单元二包括第一主弧形钢柱和分别位于第一主弧形钢柱两侧的两根次弧形钢柱;所述第一主弧形钢柱、第二主弧形钢柱和次弧形钢柱均底部均与预埋锚栓固定,顶部与销轴组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大体量钢结构分解为若干单元,减轻吊装时的单体自重,单元构件为拱形钢结构,抗拉及抗压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丹丹花造型的大体量复杂曲率钢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山丹丹花造型的大体量复杂曲率钢结构。
技术介绍
国内大型钢结构吊装及安装应用逐渐推广,但其安装精度一直是施工的重难点。如上海东方体育馆,过程中采用全站仪对钢构件拼装尺寸和间距尺寸进行测量,以此来提升钢结构安装精度。但构件单元体量大,采用方木捆绑弧线型梁,以增加梁的刚度,无法确定吊装过程中形变及自重挠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本技术应用背景为大跨度弧形圆管柱结构,该构件由不同曲率的构件拼接而成,结构高度16m,最大跨度13m,结构材质均为Q345B,总用钢量约270吨,为典型的大体量复杂曲率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丹丹花造型的大体量复杂曲率钢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施工困难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吊装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丹丹花造型的大体量复杂曲率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间隔通过嵌补杆件连接固定的外围结构单元一和外围结构单元二,所述外围结构单元一包括第一主弧形钢柱和位于第一主弧形钢柱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丹丹花造型的大体量复杂曲率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间隔通过嵌补杆件(1)连接固定的外围结构单元一和外围结构单元二,所述外围结构单元一包括第一主弧形钢柱(2)和位于第一主弧形钢柱(2)两侧的两根第二主弧形钢柱(3),所述第二主弧形钢柱(3)与第一主弧形钢柱(2)之间设有次弧形钢柱(4),所述第二主弧形钢柱(3)与次弧形钢柱(4)之间、次弧形钢柱(4)与第一主弧形钢柱(2)之间均通过嵌补杆件(1)连接固定,所述外围结构单元二包括第一主弧形钢柱(2)和分别位于第一主弧形钢柱(2)两侧的两根次弧形钢柱(4);所述第一主弧形钢柱(2)、第二主弧形钢柱(3)和次弧形钢柱(4)均底部均与预埋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丹丹花造型的大体量复杂曲率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间隔通过嵌补杆件(1)连接固定的外围结构单元一和外围结构单元二,所述外围结构单元一包括第一主弧形钢柱(2)和位于第一主弧形钢柱(2)两侧的两根第二主弧形钢柱(3),所述第二主弧形钢柱(3)与第一主弧形钢柱(2)之间设有次弧形钢柱(4),所述第二主弧形钢柱(3)与次弧形钢柱(4)之间、次弧形钢柱(4)与第一主弧形钢柱(2)之间均通过嵌补杆件(1)连接固定,所述外围结构单元二包括第一主弧形钢柱(2)和分别位于第一主弧形钢柱(2)两侧的两根次弧形钢柱(4);所述第一主弧形钢柱(2)、第二主弧形钢柱(3)和次弧形钢柱(4)均底部均与预埋锚栓固定,顶部与销轴组件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丹丹花造型的大体量复杂曲率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组件包括位于上述弧形钢柱端板的钢柱端板(6),焊接固定在钢柱端板(6)的中间耳板(7),预埋在混凝土梁或柱(8)内的预埋钢板组件,焊接固定在预埋钢板(9)上的两侧连接耳板(10),以及用于连接中间耳板(7)和两侧连接耳板(10)的销轴(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丹丹花造型的大体量复杂曲率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板组件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预埋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利勇王国元梅晓丽李广鑫郭建军王冬侯卫东刘浩王江涛刘凯文张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