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铝式装配建筑以其简单易装,结构轻便且强度高,造型多样且触感较其他金属建筑更为舒适,广泛为大众所接受,且较于传统木屋等装配式建筑更加耐用,具有很好防火、防潮、耐磨、防虫等优越的物理性能。目前,我们所接触的八边形屋顶等异形房屋多数是混凝土倒模或者木结构的,而混凝土安装方式麻烦效率低,粉尘大,而且不可拆卸,不利于材料的重复利用,很难达到自然曲线的建筑形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能够便于安装,提高装配速度,还利于材料的重复使用,达到自然曲线的建筑形态效果。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外框结构和位于外框结构内的内框结构,内框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内拉弯门框、平行间隔布置于两个内拉弯门框之间并呈穹形的多根内主梁、及连接于两个内拉弯门框之间的多根辅梁,每根辅梁均与所有内主梁可拆卸连接、并与每根内主梁垂直布置,内主梁和辅梁配合形成第一穹形屋面,第一穹形屋面的顶部设有屋顶斜面骨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结构和位于所述外框结构内的内框结构,所述内框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内拉弯门框、平行间隔布置于两个所述内拉弯门框之间并呈穹形的多根内主梁、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内拉弯门框之间的多根辅梁,每根所述辅梁均与所有所述内主梁可拆卸连接、并与每根所述内主梁垂直布置,所述内主梁和所述辅梁配合形成第一穹形屋面,所述第一穹形屋面的顶部设有屋顶斜面骨架,所述外框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拉弯门框、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外拉弯门框之间并呈穹形的拉弯主梁,所述拉弯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外拉弯门框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拉弯门框从门框脚到门框头之间连接有多根间隔布置的所述拉弯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结构和位于所述外框结构内的内框结构,所述内框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内拉弯门框、平行间隔布置于两个所述内拉弯门框之间并呈穹形的多根内主梁、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内拉弯门框之间的多根辅梁,每根所述辅梁均与所有所述内主梁可拆卸连接、并与每根所述内主梁垂直布置,所述内主梁和所述辅梁配合形成第一穹形屋面,所述第一穹形屋面的顶部设有屋顶斜面骨架,所述外框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拉弯门框、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外拉弯门框之间并呈穹形的拉弯主梁,所述拉弯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外拉弯门框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拉弯门框从门框脚到门框头之间连接有多根间隔布置的所述拉弯主梁,两个所述外拉弯门框之间布置有多根与所述外拉弯门框平行布置并呈穹形的支撑梁,两个所述内拉弯门框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一根所述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对应的所述内拉弯门框可拆卸连接,每根所述支撑梁均与所有所述拉弯主梁可拆卸连接、并与每根所述拉弯主梁垂直布置,所述拉弯主梁和所述支撑梁配合形成第二穹形屋面,所述第二穹形屋面外罩于整个所述第一穹形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斜面骨架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穹形屋面上方并与所述内主梁垂直布置的主骨、及连接于所述主骨和所述内主梁之间的支撑杆,所述主骨的两侧均设有多根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斜梁,所述斜梁的一端与所述主骨连接,另一端向所述内主梁一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主梁每侧的所述斜梁与所述内主梁一一对应,所述斜梁向所述内主梁一侧倾斜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内主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与所述内主梁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内主梁形状配合的穹形连接面,所述穹形连接面与对应的所述内主梁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雄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玖米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