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合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34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井盖,包括底架,内侧呈一个第一阶梯;环形盖板,嵌入第一阶梯,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两个以上第一滑动卡槽,每个第一滑动卡槽一端设有第一插孔,每个第一插孔延伸至环形盖板内侧顶部;环形组件,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两个以上第二滑动卡槽,每个第二滑动卡槽一端设有第二插孔,每个第二插孔延伸至环形组件内侧顶部;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卡块,每个第一卡块插入每个第一插孔,旋转卡入每个第一滑动卡槽;圆形组件,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第二卡块,每个第二卡块插入每个第二插孔,旋转卡入每个第二滑动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当井盖出现损坏时,只需将损坏部分的组件进行维修或替换,节省材料,减少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组合井盖
本技术涉及井盖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组合井盖。
技术介绍
地面上的各种检查井的井口需要利用井盖覆盖。传统的井口覆盖方法是将一整个井盖直接覆盖在井圈上。井盖和井圈通常由铸铁铸造而成,在车轮碾压或者其他动载荷的作用下,井盖和井圈发生碰撞,经常会导致井盖或者井圈的破裂,且井盖维修时往往需要替换一整个井盖。中国CN107761777A号专利文献公开的组合井盖,是通过采用环形框架和卡嵌于环形框架内的圆心盖板来避免井盖与路面出现错位的现象,因只设置了一个卡嵌凹槽及与其适配的钩型凸起,由于车轮碾压或者其他动载荷的作用,仍会发生井盖板的位移、弹跳现象,甚至会造成井盖损坏,在维修时仍然需要替换掉一整个井盖。中国CN205012370U号专利文献公开的环形隐形井盖,采用内套和外套为一体式的结构来避免井盖易走形的缺陷。在车轮碾压或者其他动载荷作用下,导致井盖破裂的,则需要更换整个一体式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组合井盖,当井盖出现损坏时,只需将井盖损坏部分的组件进行维修、替换,可节省材料,降低维修成本,且组合井盖之间的组件嵌套紧密,具有安全性。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组合井盖,包括:包括:底架,内侧呈一个第一阶梯;环形盖板,嵌入所述第一阶梯,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两个以上第一滑动卡槽,每个所述第一滑动卡槽一端均设有第一插孔,每个所述第一插孔均延伸至所述环形盖板内侧的顶部;环形组件,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两个以上第二滑动卡槽,每个所述第二滑动卡槽一端均设有第二插孔,每个所述第二插孔均延伸至所述环形组件内侧的顶部;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卡块,每个所述第一卡块分别能够插入每个所述第一插孔,并能够通过旋转卡入每个所述第一滑动卡槽;圆形组件,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第二卡块,每个所述第二卡块分别能够插入每个所述第二插孔,并能够通过旋转卡入每个所述第二滑动卡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均为T字型;所述第一滑动卡槽、所述第二滑动卡槽均设有直线型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插孔连接;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连接部能够穿过所述直线型开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盖板、所述环形组件和所述圆形组件安装后表面位于同一水平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盖板内侧设有一个第二阶梯,所述环形组件嵌入所述第二阶梯;所述环形组件内侧设有一个第三阶梯,所述圆形组件嵌入所述第三阶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架内侧还设有两个以上连接孔,所述环形盖板位于所述连接孔上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一根以上铁丝,所述环形盖板设有至少一个“吕”字型通孔,所述“吕”字型通孔的两个所述通孔之间有共用壁,所述铁丝用于穿过所述“吕”字型通孔与所述连接孔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连接孔下方,所述铁丝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过滤网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盖板、所述环形组件和所述圆形组件的顶端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架内侧设有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环形盖板、所述环形组件和所述圆形组件,所述支撑架为十字交叉、井字形或网状交叉中的任意一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架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设有若干个漏孔,所述漏孔为椭圆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新型组合井盖在环形盖板内侧、环形组件内侧沿圆周方向均设置有两个以上滑动卡槽,每个滑动卡槽一端均设置有插孔,每个插孔均延伸至环形盖板内侧或环形组件内侧的顶部;环形组件外侧、圆形组件外侧均设置有两个以上卡块,环形组件外侧的每个卡块能够插入环形盖板内侧的每个插孔,并能够通过旋转卡入每个滑动卡槽;圆形组件外侧的每个卡块能够插入环形组件内侧的每个插孔,并能够通过旋转卡入每个滑动卡槽;从而使环形盖板、环形组件和圆形组件之间相互嵌合,形成一个完整井盖并安装在底架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当井盖出现损坏时,只需将井盖损坏部分的组件进行维修、替换,可节省材料,降低维修成本,且组合井盖之间的组件嵌套紧密,具有安全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组合井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A-A截面的剖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新型组合井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底架与环形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组合井盖,包括:底架100,内侧呈一个第一阶梯110;环形盖板200,嵌入第一阶梯110,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两个以上第一滑动卡槽210,每个第一滑动卡槽210一端均设有第一插孔220,每个第一插孔220均延伸至环形盖板200内侧的顶部;环形组件300,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两个以上第二滑动卡槽310,每个第二滑动卡槽310一端均设有第二插孔320,每个第二插孔320均延伸至环形组件300内侧的顶部;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卡块330,每个第一卡块330分别能够插入每个第一插孔220,并能够通过旋转卡入每个第一滑动卡槽210;圆形组件400,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第二卡块410,每个第二卡块410分别能够插入每个第二插孔320,并能够通过旋转卡入每个第二滑动卡槽31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架,内侧呈一个第一阶梯;/n环形盖板,嵌入所述第一阶梯,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两个以上第一滑动卡槽,每个所述第一滑动卡槽一端均设有第一插孔,每个所述第一插孔均延伸至所述环形盖板内侧的顶部;/n环形组件,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两个以上第二滑动卡槽,每个所述第二滑动卡槽一端均设有第二插孔,每个所述第二插孔均延伸至所述环形组件内侧的顶部;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卡块,每个所述第一卡块分别能够插入每个所述第一插孔,并能够通过旋转卡入每个所述第一滑动卡槽;/n圆形组件,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第二卡块,每个所述第二卡块分别能够插入每个所述第二插孔,并能够通过旋转卡入每个所述第二滑动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内侧呈一个第一阶梯;
环形盖板,嵌入所述第一阶梯,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两个以上第一滑动卡槽,每个所述第一滑动卡槽一端均设有第一插孔,每个所述第一插孔均延伸至所述环形盖板内侧的顶部;
环形组件,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两个以上第二滑动卡槽,每个所述第二滑动卡槽一端均设有第二插孔,每个所述第二插孔均延伸至所述环形组件内侧的顶部;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卡块,每个所述第一卡块分别能够插入每个所述第一插孔,并能够通过旋转卡入每个所述第一滑动卡槽;
圆形组件,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第二卡块,每个所述第二卡块分别能够插入每个所述第二插孔,并能够通过旋转卡入每个所述第二滑动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均为T字型;所述第一滑动卡槽、所述第二滑动卡槽均设有直线型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插孔连接;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连接部能够穿过所述直线型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盖板、所述环形组件和所述圆形组件安装后表面位于同一水平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盖板内侧设有一个第二阶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萍胡选子卓逸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