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防污围隔软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325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防污围隔软帘,包括帘体,所述帘体的上端设置有浮体,所述浮体的底端面开设有抵槽,所述抵槽内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卡槽,所述浮体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弹簧槽,每个所述弹簧槽内均横向穿插有拉杆,每个所述拉杆的一端贯穿抵槽的内侧壁并抵在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需要将浮体和帘体拆卸分开时,拉动浮体两端的把手,进而带动拉杆上的压板压缩第一弹簧,进而带动拉杆离开卡槽,使得卡槽,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会通过复位板推动卡块离开抵槽,进而便于浮体与卡块之间的分离,进而便于帘体与浮体之间的分离,进而便于帘体的更换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防污围隔软帘
本技术涉及围隔软帘
,尤其涉及一种水体防污围隔软帘。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上一般使用的围隔有两种:1、钢制围隔,其为钢制浮体结构,自重大,造价高,仅限小区域使用,不适合批量加工;2、围油栏,其成本低,适合大面积区域布设,但因其大多产品吃水都在1.5m内,故仅用于拦截油污和藻类,不能在疏浚和水体修复中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435675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体防污围隔软帘,包括浮体、帘体和配重链,所述浮体与所述帘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帘体的下端与配重链通过快速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帘体通过水下抛设锚块进行水下定位。本技术一种水体防污围隔软帘具有以下特点:乘波性、稳定性好,浑浊物不易透过帘体,防污、防浊效果较好;产品密度小,浮力储备大,易拖带布设,可移动性较好;强度高,耐用,可重复使用。然而上述现有的围隔软帘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帘体的表面会粘附有大量的污染物,需要定期的将帘体从水中捞起进行清洗更换,而帘体与浮体之间是固定连接的,浮体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帘体的清洗和更换,增加了帘体的清洗难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防污围隔软帘,包括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帘体(1)的上端设置有浮体(2),所述浮体(2)的底端面开设有抵槽(14),所述抵槽(14)内设置有卡块(4),所述卡块(4)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卡槽(13),所述浮体(2)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弹簧槽(10),每个所述弹簧槽(10)内均横向穿插有拉杆(8),每个所述拉杆(8)的一端贯穿抵槽(14)的内侧壁并抵在卡槽(13)内,每个所述拉杆(8)的另一端贯穿浮体(2)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把手(7),每个所述拉杆(8)均滑动连接在浮体(2)的侧壁内,每个所述拉杆(8)上均固定套接有压板(15),每个所述压板(15)均滑动连接在弹簧槽(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防污围隔软帘,包括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帘体(1)的上端设置有浮体(2),所述浮体(2)的底端面开设有抵槽(14),所述抵槽(14)内设置有卡块(4),所述卡块(4)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卡槽(13),所述浮体(2)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弹簧槽(10),每个所述弹簧槽(10)内均横向穿插有拉杆(8),每个所述拉杆(8)的一端贯穿抵槽(14)的内侧壁并抵在卡槽(13)内,每个所述拉杆(8)的另一端贯穿浮体(2)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把手(7),每个所述拉杆(8)均滑动连接在浮体(2)的侧壁内,每个所述拉杆(8)上均固定套接有压板(15),每个所述压板(15)均滑动连接在弹簧槽(10)内,每个所述压板(15)的一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9),每个所述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弹簧槽(10)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防污围隔软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槽(14)的内滑动连接有复位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京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